- ISBN:9787513290289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420
- 出版时间:2024-12-01
- 条形码:9787513290289 ; 978-7-5132-9028-9
内容简介
顾德华(1816—1868),字鬘云,江苏吴县人。清代道咸间吴中才女,著名女医。生于清·嘉庆二十二年,卒于同治七年。顾德华出生于苏州儒绅世家,为我国著名文字训诂学家南朝顾野王三十九代裔孙。顾氏早年师从韦光黻学习诗文书画,韦氏为嘉庆间“吴门后七子”之一,工诗文,擅书画,博览群书,兼通岐黄。德华天资聪慧,诗文书画俱佳,深得其师赞誉。因体弱多病,兼习医学,后与其夫程文治同入毘陵(今江苏常州)名医李青崖门下,得窥岐黄门径。返苏后,屡愈重症,一时声名鹊起,后因其夫早逝,潜心佛学,著有《花韵楼医案》共五卷,现存这种抄本,藏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苏州中医医院图书馆等单位。1936年裘庆元辑《珍本医书集成》,刊载顾德华《花韵楼医案》一卷,仅为全书五分之一。裘氏曾言:“知医者偶一道及,每有欲求不满之憾!”
顾氏《花韵楼医案》全书共五卷,多为连续诊治,少则数诊,多则数十诊,其中陶姓膈症一案,前后连续诊治三年余,共47诊,为古今医案中少有。书中医案记录详实,对病情辨析精当,论述深入浅出,引用前人方药,多据证化裁,师古而不泥古。部分医案还附述“医嘱”,指导患者调养病体,“怡畅襟怀”,调整饮食,从精神情绪上给患者以疏导和慰藉,以辅助和促进疗效。
顾德华的一生,才华横溢而又孤苦无依,矢志于岐黄,寄情于诗文,托身于佛门,彰显了中医发展史上光辉的一页,反映了封建时代末期,妇女突破封建礼教、宗法观念,追求独立、自新的精神。近年出版的《江苏历代医人志》、《中医大辞典》、《中国医家传录》等著作中,均载有顾德华相关信息,但均语焉不详,或舛误不实,存世著作亦一鳞半爪,缺乏对其真实而详尽的认识,其学术思想也未能得到全面体现。
本次点校以家藏稿本为底本,以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藏本、苏州中医医院图书馆藏本为对校本,《花韵女史医案》为参校本,《蔡竹圃夫人会诊病案》以苏州图书馆抄本为对校本。家藏《花韵楼医案》五卷,末附《蔡竹圃夫人会诊病案》一篇,为先祖父伯寅公于民国年间所抄,底本源于吴县顾允若家藏秘本,顾氏曾误以为顾德华为其先祖顾庭纲之胞妹,故将其医案视为传家之宝,秘不示人,后因先父爱人公为顾允若入室弟子,故而得窥全貌,并经先祖父录而存之。本次整理通过三个版本(四卷本、五卷本、花韵女史医案本)对校,加辑目录,增编《蔡竹圃夫人会诊病案》、《李照致顾鬘云函》及医论二则。因此,拟将书名改作《花韵楼医案全集》,以还原其全貌,并公诸同好。
作者简介
现代著名中医学家、中医药文献学家、本草学家,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本草文献研究,主持编写《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伤寒论释义》、《中药学百科辞典》等学术著作。
-
中医手诊图释
¥9.4¥28.0 -
温疫论
¥2.8¥5.0 -
黄帝内经.灵枢
¥17.6¥52.0 -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4.5¥10.0 -
问中医几度秋凉
¥38.2¥59.0 -
急诊科里的一千零一夜
¥19.6¥58.0 -
中医诊断全书
¥18.7¥59.0 -
彩色图解黄帝内经
¥23.1¥68.0 -
剑桥世界人类疾病史
¥93.6¥260.0 -
医疗再生:日美现场报道
¥16.5¥36.0 -
内外伤辨惑论-局方发挥
¥1.9¥5.0 -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丹溪心法
¥5.2¥12.0 -
黄帝内经素问
¥8.5¥25.0 -
中医入门
¥7.6¥10.0 -
漫画黄帝内经(上)
¥39.3¥89.0 -
漫画黄帝内经.下册
¥35.0¥79.0 -
海上丝绸之路基本文献丛书: 南方草木状·桂海虞衡志·浙東紀游草
¥28.0¥90.0 -
中医学:做自己的中医2
¥23.4¥59.0 -
中医入门必背歌诀
¥14.4¥38.0 -
生理学
¥24.5¥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