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迷狂与真实之间 从荷马到朗吉努斯的希腊诗学诠释

包邮迷狂与真实之间 从荷马到朗吉努斯的希腊诗学诠释

1星价 ¥70.8 (6.0折)
2星价¥70.8 定价¥11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2207643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492
  • 出版时间:2024-12-01
  • 条形码:9787522207643 ; 978-7-5222-0764-3

本书特色

诗歌为何让我们心醉神迷?本书带我们深入探讨诗歌体验的本质。尤其是把诗歌体验跟心理学分析结合的地方,很有意思。

内容简介

认识西方的古典学为的是应对我们自己所面临的现代文教问题,即能否化解、如何化解西方现代文明的挑战。
本丛编旨在译介西方古典学的基本文献,凡学科建设、古典学史发微乃至具体的古典研究成果,一概统而编之。
诗歌如何改变聆听和阅读它的人?它的影响是否只限于阻断日常生活,形成一个特别的延续性时刻,将读者带入一种强烈的专注和入迷状态?抑或不止于此,它还能持久地改变人们的信仰、观念、情感乃至生活?
迷狂与真实之间——从荷马到朗吉努斯的希腊诗学诠释。
古希腊文化不仅孕育了诗歌传统,还产生了一个诗歌理论和批评的大传统。希腊人如何用概念来表达诗歌体验?又如何以辩论来探究诗歌体验的价值?
《迷狂与真实之间》详细而富于创见地解释了古希腊诗学史上的重要作者及其文本,从中呈现出古希腊诗歌观念中一个反复出现的辩证法:诗歌既是一种扣人心弦的体验、一种狂喜,又是传递真实从而深刻影响读者世界观的媒介。

前言

序言(节选)
诗歌旨在何物?它会给那些听到或读到它的人的生活带来什么不同?它的影响是否主要限于其体验自身的持续期间(在此期间形成了一个阻断日常生活的延续性的特别时刻,而听者或读者在这一时刻被带入了一种强烈的专注和入迷的状态)之内?奥登(Auden)——对古希腊思想的熟悉显然影响了他对诗歌的看法——(在某一首诗中)说,“诗歌并不会让任何事情发生”,它仅仅是“一种事情发生的方式”(尽管这种方式会永远“存活”且不断重演),他说得是否正确呢?
或者诗歌的影响还不止于此?它是否不仅仅是能给人们提供一种暂时的心理逃避手段,而且也能在人们的信仰、观念和情感倾向上留下持久的印记并有助于改变他们的生活?如果诗歌能够产生这种更深远的影响,那么它必然且总是积极的(一种有益的启蒙)吗?还是说诗歌有时可能会是有害的,即也许会催生虚假、伤感或不切实际的念头,从而让整个生命的需求变得更难而非更易承受?诗歌能否告知我们或向我们呈现真实?可话又说回来,我们是否想要诗歌这样做呢——或者如尼采所言,“我们之所以拥有艺术,是为了不被真实所毁灭”?

目录

前 言
读者须知

**章 背景介绍:希腊文化中诗歌价值诸问题
一 迷狂与真实:古希腊诗学的价值范式
二 真实与虚构:诗歌与纪史之争
三 全书结构与各章内容概要

第二章 荷马笔下是否存在诗学?
一 荷马诗歌形象的语境、影响和欲求
二 缪斯女神的神圣视角:化苦难为优美
三 奥德修斯的眼泪和对诗歌的矛盾需求

第三章 阿里斯托芬的《蛙》与批评的失败
一 肃剧诗学中的一场谐剧课?
二 欧里庇得斯、“文本细读”和《蛙》的观众
三 分析、评价与不可比性
四 热爱者兼批评者的狄奥尼索斯:诗学问题的呈现

第四章 是否要放逐?柏拉图关于诗歌的未解之问
一 诘问诗歌的意义:《申辩》与《伊翁》
二 哲学式的诗歌(前)爱好者

第五章 亚里士多德与肃剧的情感体验
一 《诗术》中的情感理解
二 catharsis的审美心理学与道德心理学
三 附论:《诗术》中提到catharsis的从句是篡插的吗?

第六章 散文式的诗歌:高尔吉亚、伊索克拉底、菲洛德穆
一 高尔吉亚与逻各斯的诱惑力
二 伊索克拉底与一位实用主义者的狭隘视野
三 菲洛德穆与诗歌价值之谜

第七章 心灵的无限性:朗吉努斯与崇高心理学
一 霹雳与回声:崇高的迷狂
二 形而上学、实在论、想象力:崇高的复杂真实

参考文献
引文出处索引
希腊文术语索引
综合索引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