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研究(1949-1979)

包邮新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研究(1949-1979)

1星价 ¥51.2 (5.8折)
2星价¥51.2 定价¥8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5414935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80
  • 出版时间:2024-11-01
  • 条形码:9787515414935 ; 978-7-5154-1493-5

内容简介

本书梳理了1949—1979年我国环境工作的发展历程,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思想渊源、理念创新等各方面进行了历史考查,以期为新时代中国环境保护事业提供借鉴。
随着新中国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并形成了中国特有的资源综合利用思想,创造了一套适合当时中国国情的工业“三废”综合利用办法。1971年,我国开展了全国性“三废”污染调查。1972年,出席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针对全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提出了中国主张,贡献了中国智慧。1973年,**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确定了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三十二字方针”,各级环境保护机构陆续建立,开展环境保护监测和污染治理工作。
回顾历史,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中,党和政府始终是中国环境事业的推动者和领导者,人民利益是党和政府推动环境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前言



前 言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攻坚克难,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现了重大突破,生态文明建设的“四梁八柱”基本建立,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稳中改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样的背景下,当代中国环境史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部通史性专著——《中国环境史·现代卷》和**部地方性环境通史著作——《当代上海生态建设研究》得以出版,从事当代中国环境史研究的学者不断增加,研究活跃。但就学科发展、党和国家需要而言,当代中国环境史研究仍亟待加强。

目录

目  录



前 言 / 001

**章 资源综合利用思想的初步探索 / 001

**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环境卫生工作 / 002

第二节 毛泽东资源综合利用思想的形成 / 006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以水资源为中心的综合利用 / 007

二、毛泽东与“煤的综合利用”的提出 / 009

三、毛泽东综合利用的“麻将说” / 011

第三节 综合利用思想的初步实践 / 015

第二章 全国性工业污染调查的开展 / 019

**节 战备高潮下污染问题的加剧 / 020

一、20 世纪70 年代初环境污染问题的集中爆发 / 023

二、“三废”治理问题提上议事日程 / 031

第二节 全国性“三废”污染调查的全面展开 / 033

一、全国性“三废”污染调查的开始 / 034

二、全国工业“三废”污染调查经验交流学习班 / 036

三、《一九七二年工业“三废”卫生工作计划》 / 039

四、《关于工业“三废”污染情况和建议的报告》 / 040

五、《关于转发工业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协作方案的通知》 / 043

第三节 全国“三废”污染调查反映的污染情况 / 044

一、长江水质污染状况调查 / 044

二、黄河水系工业“三废”污染调查情况 / 046

三、海洋污染状况的调查 / 050

第三章 战略格局调整下环境保护理念的进入 / 053

**节 党中央对国外环境保护运动的关注 / 054

一、国外八大公害事件的出现 / 054

二、现代环境保护运动的勃兴 / 057

三、尼克松政府对环境议题的强调 / 061

第二节 国际格局转化下中国环境话语的转变 / 065

一、日本记者的公害讲座 / 067

二、中国环境话语的转变 / 070

三、美方力邀中国参加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 / 076

四、中美缓和中的环境议题 / 079

第三节 出席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反思 / 085

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邀请 / 085

二、出席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筹备工作 / 087

三、出席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 091


第四章 国内外环境治理经验的借鉴与初步总结 / 099

**节 中国科学家四国访问团 / 100

第二节 官厅水库水污染治理模式的初步形成 / 105

一、成立跨行政区的流域保护领导机关 / 105

二、严谨的科学调查 / 107

三、充分发动群众 / 108

四、抓住重点分批推进 / 110

五、开展全国科研大协作 / 113

第三节 北京的“三废”治理经验 / 116

一、北京“三废”污染调查的开始 / 116

二、1972 年:北京市空气污染治理的起步 / 118

三、北京市环境保护大会的召开 / 121

四、北京市环境监测机构的组建 / 126

五、《北京市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情况报告》 / 128

第五章 环境觉醒:1973 年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 131

**节 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的提出 / 132

第二节 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的筹备 / 136

一、《关于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几点意见(讨论稿)》 / 137

二、《全国环境保护两年(1974—1975 年)规划要点》 / 143

三、《关于城市环境保护的情况和今后的意见(征求意见稿)》 / 149

四、《关于加强全国环境监测工作的意见(讨论稿)》 / 154

五、《关于防止企业有毒有害物质危害的规划(讨论稿)》 / 156

六、《关于〈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修订中的说明》 / 159

七、《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讨论稿)》 / 161

第三节 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的召开 / 163

一、会议的基本议程 / 163

二、大会主题报告 / 165

三、关于环境保护工作方针的讨论 / 169

四、关于农药残留的介绍 / 171

五、万人大会 / 175

第六章 1973 年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的深远影响 / 179

**节 新中国**份环境保护法规性文件的颁布 / 180

一、《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的颁布 / 180

二、会议精神的传达 / 184

第二节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的初步构建 / 186

一、各级环境保护工作领导机构的建立 / 186

二、各流域领导小组的成立 / 188

三、环境监测机构的建立 / 189

四、环境保护法制体系的初步构建 / 193

第三节 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步觉醒 / 198

一、环境保护宣传 / 198

二、环境保护人才的培养 / 200

三、环境学会的成立 / 201

第四节 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 206

一、官厅水系水源保护研究 / 206

二、北京西郊地区环境污染调查与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 207

三、天津蓟运河污染调查 / 209

四、河北白洋淀污染调查和湖北鸭儿湖污染治理 / 211

五、南黄海北部海域石油污染调查 / 213

六、北京市的空气污染治理 / 216

结语:历史的反思 / 224

参考文献 / 228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徐轶杰,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社会史研究室助理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长期从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环境史、国际关系史研究,2020年译作《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获第十五届文津图书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