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19895877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96
- 出版时间:2025-01-01
- 条形码:9787519895877 ; 978-7-5198-9587-7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一个从业40 多年的文物保护工作者的视角,立足其热爱的文物保护事业,讲述了作者在承德文物局工作的15 年间,为避暑山庄及外八庙的维修保护工作所做的努力。书中介绍了喀喇河屯行宫、热河行宫的由来,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营造及维修保护工程沿革,避暑山庄及外八庙的复建和维修保护历程,避暑山庄皇家园林的叠石,避暑山庄山区古建筑遗址和水系的历史和保护等内容。
前言
自序从2020 年春节到2023 年初,北京一直处在一段漫长而又特殊的时期。对于我这个已经退休15 年的人,也给了我一个认真思考和回忆曾经工作与生活的时间。虽然退休了,我仍然经常参与全国各地的文物保护规划、方案的评审和咨询。其实,这一切都是为了我热爱的工作,有时也感到累,毕竟我也是七十八岁的人了。但是作为一个从业四十多年的文物保护专业工作者,文物保护事业已经成为我的终生追求。一直想整理一下我在承德文物局工作期间的资料,留给后人了解他们不曾知道的一些时代碎片。这可能是年纪老了,也许是自作多情,但工作的往事及对与我一起为避暑山庄及外八庙维修保护贡献全部心血的老匠人、老领导、老同事、老朋友的怀念,还是能够留给后人对往事的一些真实了解。几代人以后,社会的变化,人的情感思想的变化,有多少人还能记得上四五代人和单位的往事。现在把我曾经工作了15 年的避暑山庄和外八庙这个大家庭的一些史料信息、工作往事真实记录下来,以及鲜为人知的一些内情记录下来,集成本书留给后人,起名《家的记忆》,作为可能对后人时代情感的启迪。
目录
序一
序二
自序
**章 家的记忆 我的家乡及喀喇河屯行宫、热河行宫的由来
我的家乡及喀喇河屯行宫、热河行宫的由来往事 / 2
第二章 盛世华章 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的营造
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的营造 / 8
避暑山庄的营造 / 10
外八庙的营建 / 19
第三章 浴火重生 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维修保护工程沿革
两个“十年规划”出台 / 87
**个十年整修规划 / 88
第二个十年整修规划 / 106
第三个十年整修规划 / 120
第四章 辉煌再现 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的复建
绮望楼一组的复建 / 133
金山一组的复建 / 135
沧浪屿一组的复建 / 138
环碧的复建 / 140
文园狮子林的复建 / 141
清枫绿屿一组的复建 / 144
外八庙复建的古建筑 / 153
外八庙金瓦殿金瓦屋面的维修保护 / 157
避暑山庄自筹资金自行复建的古建筑 / 163
第五章 清风遗韵 山区古建筑遗址
因山构室 相地造园 / 175
组群营造 野趣自然 / 179
山区古建筑旧影 / 187
山野的精灵——避暑山庄生物环境景观的史料 / 196
第六章 水心山骨 避暑山庄的叠山理水
以山为名 趣实在水 / 202
避暑山庄的叠石 / 206
薪火相传 / 210
第七章 奋楫笃行 工作中的点滴努力
1992 年前承德文物局的经济管理实况 / 220
查阅档案,清理文物藏品家底,落实岗位责任制 / 221
军分区是怎样迁出避暑山庄的 / 226
避暑山庄万树园新建筑的拆除 / 228
进口重要彩画颜料洋绿的采购 / 229
避暑山庄博物馆正宫区及如意洲殿堂复原展览 / 229
康熙铜像的建造 / 233
第八章 永恒记忆 铭记于心的往事
朱家溍先生兄弟捐赠文物 / 244
我的两位恩师——张生同和王世仁 / 252
我心中的古建队 / 254
我心中的热河画院 / 260
外八庙名称的由来及在北京的驻班喇嘛下处 / 266
纪念避暑山庄肇建的三次重要学术研讨会 / 268
领导的关切 / 274
后记 / 277
附录一 避暑山庄七十二景总表 / 280
附录二 避暑山庄营造大事年表 / 281
作者简介
付清远(富察介山)、满族。1946年出生于承德市,中共党员,研究员。1968年毕业于现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后在河北大城县插队,1970年再分配到县委宣传部。1973年调承德市委党校。1978年至1992年调承德市文物局,先后任规划科副科长、古建队长、副局长、代局长、局长、总工程师。主持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第二个十年维修保护规划(国务院批准)的编制、设计及工程的实施。1992年调国家文物局计财处、修缮处。1998年调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任总工程师,主持了西夏王陵、黑龙江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新疆交河故城(世界文化遗产)、五女山城(世界文化遗产)、吉林集安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世界文化遗产)本体、青海塔尔寺等多项保护规划的编制。曾担任中国援助柬埔寨吴哥周萨神庙保护工程、西藏布达拉宫二期工程项目专家组长。两次获建设部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2005年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2007年12月退休。现任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规划与设计方案评审专家、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罗哲文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曾任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副理事长。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25.0¥39.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24.4¥49.8 -
见字如面
¥23.4¥49.8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2.8¥28.8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0.7¥29.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茶,汤和好天气
¥8.6¥28.0 -
一个人生活
¥21.2¥45.0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 -
梅子熟时栀子香
¥27.4¥49.8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8.6¥32.0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38.4¥68.0 -
到山中去
¥9.1¥30.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8.6¥28.0 -
当你老了
¥16.3¥30.0 -
西南联大古文课
¥25.9¥58.0 -
我在史铁生
¥22.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