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玄鸟文丛:月西日东(精装)

包邮玄鸟文丛:月西日东(精装)

1星价 ¥34.8 (6.7折)
2星价¥34.8 定价¥52.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73810380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4-10-01
  • 条形码:9787573810380 ; 978-7-5738-1038-0

本书特色

这本书是王仁湘老师关于公共考古题材的学术随笔汇编,共分为四部分:会议致辞、图书序跋、书评文论、赋闲随想。就像王老师书中所说:“考古人的脚印出现在哪里,未知的历史便从哪里呈现。如今,考古已经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原本只限于象牙塔里的学问有了更多展示的机会,也有了更多更现实的意义。将考古明晰了的古代信息反哺社会,这正是公共考古的宗旨之所在。”这本书既是王老师在公共考古推广过程中形成的一些思考与成果,也是他对既往心路历程的一次梳理。作为编辑,我将此书推荐给喜欢考古的朋友们,你们一定会从中汲取力量,感受到王老师的勤恳与敬业。

内容简介

本书是王仁湘先生关于公共考古题材的学术随笔汇编,共分为四部分:会议致辞、图书序跋、书评文论、赋闲随想。本书既是作者在公共考古推广过程中形成的一些思考与成果,也是作者对既往心路历程的一次梳理。

目录

目  录 ·001· 会议致辞 公共考古:广阔与平易的学问之道 ——2003 年在科学出版社的一次主旨演讲————? 003 贯通古今,连接中外 ——在“边疆民族考古与民族考古学论坛·2011”作的 ?? 总结发言————? 032 考古与公共考古 ——2014 年 4 月 1 日在中国考古学会公共考古专业指导 ?? 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048 致探访古代社会的年轻使者们 ——2014 年 5 月 18 日在第三届李济考古学奖学金颁奖 ?? 仪式上的致辞————? 058 目   录 ·002· 月西日东 共享考古 ——2016 年 10 月 28 日在公共考古荆楚论坛上的致辞 ?? ————? 064 为考古学家树碑立传 ——2019 年 11 月 7 日在中国公共考古桂林论坛开幕式上的 ?? 致辞————? 067 图书序跋 约你穿越到史前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国史前遗址博物馆》丛书序 ?? ————? 077 感受历史的斑斓 ——四川人民出版社《中华文明之旅》丛书总序————? 084 徜徉在文明的长河 ——文物出版社《考古与文明丛书》序————? 086 碎片之谜 ——四川人民出版社《金沙之谜:古蜀王国的文物传奇》序 ?? ————? 089 目  录 ·003· 架起过去与未来的考古长桥 ——巴蜀书社《考古学经典丛书》总序————? 098 我们一起寻根探源 ——四川教育出版社《华夏文明探秘丛书》总序————? 100 天工巧思开万物 ——文物出版社《天工开物丛书》序————? 104 丝路流光 ——三秦出版社《丝路彩陶》丛书总序————? 107 古蜀时代营造的神界 ——巴蜀书社《三星堆青铜器线绘与拓片》序————? 115 巴蜀符号与文字 ——科学出版社《巴蜀符号集成》序————? 134 同世界一起成长 ——写给《果壳阅读·生活习惯简史》系列图书的小读者们 ?? ————? 146 当漫画喜欢上考古 ——上海古籍出版社《考古入坑指南》序————? 149 ·004· 月西日东 叩访古代中国的一位勤谨谦和的学者 ——三秦出版社《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祝贺石兴邦先生 ?? 考古半世纪暨八秩华诞文集》序————? 154 童心塑达人  学问求放心 ——巴蜀书社《清江深居集:近三十年来考古文物的 ?? 研究与札记》序————? 183 抒发考古学家自己的情怀 ——浙江大学出版社《万年行旅:一个考古人的独白》序 ?? ————? 192 楚钟与楚文化 ——人民音乐出版社《楚钟研究》序————? 204 说琮 ——上海人民出版社《方圆一体:玉琮的故事五千年》绪言 ?? ————? 207 君子谦谦,约而束之 ——上海古籍出版社《善自约束:古代带钩与带扣》自序 ?? ————?211 符号、信仰与前文明时代 ——巴蜀书社《符号时代:信仰与早期中国》绪言————? 215 目  录 ·005· 神话的真相 ——南方日报出版社《图说中华文明发生史》序————? 226 书评文论 北京何来 ——读王光镐《人类文明的圣殿——北京》有感————? 235 考古寻根之路 ——读朱乃诚先生《中国文明起源研究》随想————? 248 用一柄手铲解读史前中国 ——读《石兴邦考古论文集》有感————? 257 用热情浇灌的三峡故土 ——《永不逝落的文明:三峡文物抢救纪实》感怀————? 275 中国聚落考古学研究的力作 ——《长江中下游地区史前聚落研究》读后有感————? 280 中西文化大通道上的又一位行者 ——读韩建业教授《新疆的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文化》 ?? 有感————? 288 ·006· 月西日东 解读地书  检校天罡 ——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品评录————? 296 游走在考古学、历史学和民族学之间 ——《考古学民族学的探索与实践》读后有感————? 303 赋闲随想 让往古从往古走来 ————  313 中国考古日:让我们一起去访古————  317 虚拟考古:小众与大众连通的多彩纽带————  322 彩陶:史前人的心灵之约 ——“大河上下:黄河彩陶大展”观展感言————? 327 谁在陶上画个甚 ——读《观陶记》,与老树唠个嗑————? 344 丝路圣城 ——“成都与丝绸之路文物大展”前言————? 358 弥合历史罅隙的智慧之光————  382 目  录 ·007· 走进往古 ——四川大学出版社《20 世纪中国考古大发现》题记 ?? ————? 387 人在从前————  392 后记————  395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了解考古是公众提升自身修养的一个方式,在扩大知识领域的同时,还可能会完善认知能力,提高全面客观理解世界的能力。一个普通人具备考古学素养,他会在形象思维中了解历史,认知人类的过去。他就拥有了一双看透历史的眼睛,有了一个由过去看现在与未来的清醒头脑。对于大众来说,认识考古,接触古物,他们接受的是传统文化的熏陶,是民族精神的洗礼,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大家辛苦的付出,是替代学科反哺社会,也是对学科发展的一份奉献。公共考古要自娱自乐,有本行当的狂欢,但绝不仅仅自娱自乐。自娱自乐除了有相互启发激励作用,也是内部彼此普及,将隔行的大山削平一些。公共考古的设计要面向不同层面的公众,面向关联学科。公共考古其实在致力建立学科新程序、学科新秩序、学者新责任、学术新标准。

作者简介

王仁湘,男,1950年11月出生,祖籍湖北,考古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习史前考古学,1981年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74年以来,长期在野外从事考古发掘工作,主持发掘了若干重要古代遗址。

王仁湘老师长期致力考古学科普工作,任中国考古学公共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获评全国科普先进工作者。他对中国史前考古有较为全面的研究,在饮食文化考古研究方面也有一定建树。主编主撰各类著作一百多种,主要学术著作有《史前中国的艺术浪潮》、《中国史前考古论集》、《半窗意象》、《凡世与神界》、《藏王陵》、《饮食与中国文化》、《往古的滋味》、《束带矜庄》、《大仰韶》、《方圆一体》、《南藩海昏侯》、《至味中国》(2022年度中国好书)、《三星堆》、《符号时代》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