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牧主体:当代女性主义理论中的具身性和性差异

包邮游牧主体:当代女性主义理论中的具身性和性差异

1星价 ¥59.5 (7.6折)
2星价¥59.5 定价¥7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8192621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512
  • 出版时间:2025-01-01
  • 条形码:9787208192621 ; 978-7-208-19262-1

本书特色

※当代女性主义思想名著,至今影响世界思考方向的经典之作
※极具原创性的观点,用跨界知识思考我们的时代,刷新认知
※结合哲学、女性主义理论、政治、生物学以及个人经验的写作试验


内容简介

本书致力于探索当代主体性的构成, 尤其是欧陆哲学和政治理论中的差异概念。作者的创作风格生动地呈现了西方现代性的生产性危机。她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出发, 通过思考女性主义与技术、历史事件和流行文化的关系, 重塑了操演、性差异和复杂性的概念。这本内容包括她对认识论与“女性问题”的关系、女性主义与生物医学伦理学的关系、欧洲女性主义与欧洲政治和哲学之间的可能关系的研究。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她将德勒兹和瓜塔里的“生成少数”概念更深入地融入了当代政治思想, 而关于方法论的一章则详尽解释了作者的方法, 同时与她的批评者进行了交流。

前言

中文版序言
曾被视为激进的论调如今已变得司空见惯,三十年前不可想象的观念现在已成为主流,这些观念变迁的速度可以用来形容任何政治运动的进步,包括女性主义。在这一资本主义高度发达且变化迅速的历史时刻,它的典型标志是精密的技术、残酷的社会断裂和严重的环境危机。游牧主体的概念,由流动性和复杂性定义,不再是颠覆性的概念,而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流动身份也已经在文化方面流行起来,这一事实只是强化了对其矛盾进行严格批判分析的紧迫性。
本书收录的论文来自特殊的历史背景,即20世纪90年代晚期的欧陆哲学。无论是在女性主义还是其他思想领域,这一时期都标志着从强调后现代的流动性转向聚焦于作为一个关键批评概念的后人类游牧主义的过渡。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后现代主义理所当然地批判了同一性和固定的身份,但似乎变成了一种将批判本身视作目的的运动。为了批判而批判并不是我理解女性主义哲学的方式,更不必说批判理论了。仅仅反对一元思维和单一范式是不够的。事实上,这种方法有可能陷入认知相对主义和道德相对主义。另一方面,游牧思想和游牧主体的哲学对一种强大的另类主体性感兴趣,高度强调游牧主义的政治,尤其是其伦理。作为一个在发达资本主义世界对社会正义感兴趣的思想家,我发展了一种关于伦理的游牧主义,它不仅能够挑战霸权主导身份,而且提出一种新的主体观。这种主体性既不是同一性的,也不

目录

中文版序言
致谢
前言
**章 游牧主义作为方法
第二章 背景和时代
第三章 性差异理论
第四章 女性的女性主义主体:从“她-自我”到
“她-他者”
第五章 性差异作为一项游牧政治计划
第六章 无身体的器官
第七章 无想象力的图像
第八章 母亲、怪物和机器
第九章 不连续的生成:德勒兹论哲学中的生成-女人
第十章 嫉妒和忘恩负义:女性主义中的男人
第十一章 结语:激情的几何学——与罗西·布
拉伊多蒂的对话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罗西•布拉伊多蒂(1954-),拥有意大利和澳大利亚双重国籍,索邦大学哲学博士,当代哲学家,女性主义理论家,欧洲女性研究的先驱。1988年以来任荷兰乌得勒支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筹建乌得勒支大学人文研究中心并担任主任至今,后筹建荷兰妇女研究院并担任首任主任(1995-2005),为推动欧洲妇女问题研究,先后建立并担任两个欧洲大学校际网络机构的主任(1994-2005,1997-2005):欧洲妇女研究网络,简称Noise,为欧盟苏格拉底项目一部分;和欧洲妇女研究高级主题网络,简称Athena。个人主要研究方向:西方哲学和后现代女性主义。


赵雅惠,深圳大学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方向为法国哲学、后人类女性主义和精神分析。曾于中国科幻研究中心任青年储备人才。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