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2册)明季北略(江苏文库精华编)

包邮(全2册)明季北略(江苏文库精华编)

1星价 ¥87.0 (5.8折)
2星价¥87.0 定价¥15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0640528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3-12-01
  • 条形码:9787550640528 ; 978-7-5506-4052-8

本书特色

取材广泛、记事有序,以纪事本末体反映明末北方纷争的史部文献。

内容简介

《明季北略》由清初史学家计六奇编写,是一部记载明万历至崇祯时期北方地区史实的史书。全书共二十四卷,起自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清太祖努尔哈赤兴起东北,止于明崇祯十七年(1644)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分年记事,于崇祯一朝尤详。李自成入京后史事,更是几乎按日排比。每年之中,又以纪事本末体逐事标立名目,内容大多涉及晚明农民战争、阶级矛盾、民族关系等,取材广泛,记事有序。本书成书于康熙初年,上距明亡为时不久,史事大多无误,但也有传闻、迷信不实之处。本书原由中华书局于1984年出版,经其授权,《江苏文库·精华编》编委会审定,并根据《文库》体例,做了相应处理,收入本《文库》。

前言

自古有一代之治,則必有一代之亂;有一代之興,則必有一代之亡。治亂興亡之故,雖曰人事,豈非天命哉!獨怪世之載筆者,每詳於言治,而略於言亂;喜乎言興,而諱乎言亡。如應運弘猷,新王令典,則鋪張揚厲,累楮盈篇;至勝朝軼事,亡國遺聞,則削焉不録。若曰‘當蘇君時,儀何敢言云耳!’愚謂天下可亂可亡,而當時行事,必不可泯。况清世祖章皇帝嘗過先帝之陵而垂泣,爲親製誄文以哀之。即今上登極,亦諭官民之家,有開載啓禎事迹之書,俱着送來,雖有忌諱之語,亦不加罪。是天子且著書與求書矣,草野之士,亦何嫌何忌,使數十年來治亂興亡之事,一筆勾却也哉!予也不揣,漫編一集,上自神宗乙未,下迨思宗甲申,凡五十年,分二十四卷,題曰‘北略’,以志北都時事之大略焉耳。然於國家之興廢,賢奸之用舍,敵寇之始末,兵餉之絀盈,概可見矣。世之覽之者,拱璧唯命,覆瓿亦唯命云。謹序。
康熙十年辛亥季冬八日乙酉,無錫計六奇題於社王氏之書齋。

目录

點校説明一
自序一

卷之一萬曆二十三年乙未始至四十八年庚申止
1 建州之始
2 清朝建元
3 蕭子玉僞稱都督
4 撫順城陷
5 清河城陷
6 劉杜二將軍敗績
7 楊鎬逮治
8 熊廷弼經略遼陽
9 神宗崩
10 紀異
11 光宗貞皇帝
12 附前梃擊青宫一案
13 紅丸一案
14 熹宗登極
15 顧慥論遼事
16 河清
17 兵餉增减
18 楊嗣昌奏歲饑
19 熊廷弼回籍
卷之二天啓元年辛酉始至七年丁卯止
20 瀋陽陷
21 遼陽陷附記遼事
22 袁應泰傳
23 張銓殉節
24 何廷魁投井
25 崔儒秀自縊
26 廣寧潰
27 高邦佐自縊
28 羅一貴自刎
29 五監軍附記經撫
30 熊廷弼傳
31 毛文龍入皮島
32 毛文龍請餉
33 袁崇焕守寧遠
34 毛文龍安州之戰
35 趙率教守錦州
36 魏忠賢濁亂朝政
37 點將録阮大鋮作獻魏奄指爲東林惡黨

38 天鑒録崔呈秀作獻逆奄指東林黨

.........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明季北略卷之一
萬曆二十三年乙未始
1 建州之始
□□〔一〕金之後裔也。元滅金,以其地置軍民萬户府。明初,分爲三種:曰建州,即□□祖地;〔二〕曰海西;曰野人。而建州實居中雄長,地*要害。永樂元年,野人酋長來朝。已而,建州、海西悉境歸附,設建州等衛百八十,置都司二,一曰奴兒干以統之,官其酋,自都督至鎮撫有差。惟野人以絶遠,貢無常期;其建州、海西,定每歲以十月驗放入貢,仍設馬市開原城。是時,建州衛指揮阿答哈出及子釋家奴,皆以有功賜姓名。〔三〕而釋家奴弟猛哥不花亦以内附,俾領毛憐衛,累都督同知,父子兄弟光耀於時,此建州之始大也。正統初,建州衛都督猛可帖木耳爲七姓野人所殺,弟凡察、子童倉逃之朝鮮,並失亡其印,於是稍衰矣。時童倉弟童山嗣爲建州衛。〔四〕亡何,凡察、童倉歸建,朝廷詔更與印。比得故印,凡察藏更給者,乃分建州左右衛,剖二印,令童山領左,凡察領右,自此益熾,輒引北魯入邊不絶,〔五〕殺掠遼東吏民無算。景泰中,巡撫王翱遣使詔諭,稍歸所掠,復款關。然七姓之亂,諸□多死,〔六〕子孫失其賜敕,不得官,以舍人入貢,賞賜大减,益失望,童山合毛憐、海西諸彝,入邊無虚月。成化二年,遣都督武忠往諭,檄致童山,即□□之祖,〔七〕先羈廣寧,尋殺之,命靖魯將軍趙輔督師三道,入搗其巢,斬首過當。築撫順、清和、靉陽諸堡,邊備日嚴,彝稍創,乞款貢,而朝廷亦欲與之休息,令童山、凡察後皆得襲,諸從者視先世遞貶一官。彝雖復貢,然時時以報童山爲辭,往來患苦塞上。會大璫汪直方倖功用事,巡撫陳越揣其意,疏言建□連結海西,〔八〕名雖屏蔽,實懷異心,宜大發兵創之。乃以撫寧侯朱永爲帥,副直行襲破之,頗有斬獲。而□益憤怨,〔九〕深入焚掠,慘於往時,開原、廣寧之間,騷然煩動矣。居久之,其□完者秃貢馬,〔一○〕乞入謝,許之,諸□復奉貢請襲如故,〔一一〕迄正、嘉間,塞上得息。嘉靖二十一年,建州李撒赤哈等入邊,巡撫孫繪禦之,失亡多。亡何,撫臣於敖坐减賞物,彝人嘩,更詐殺嘩者,由此忿怒,數入邊,殺掠如成化時,遼之東西幾困。已,復稍輯。

明季北略卷之一
萬曆二十三年乙未始
1 建州之始
□□〔一〕金之後裔也。元滅金,以其地置軍民萬户府。明初,分爲三種:曰建州,即□□祖地;〔二〕曰海西;曰野人。而建州實居中雄長,地*要害。永樂元年,野人酋長來朝。已而,建州、海西悉境歸附,設建州等衛百八十,置都司二,一曰奴兒干以統之,官其酋,自都督至鎮撫有差。惟野人以絶遠,貢無常期;其建州、海西,定每歲以十月驗放入貢,仍設馬市開原城。是時,建州衛指揮阿答哈出及子釋家奴,皆以有功賜姓名。〔三〕而釋家奴弟猛哥不花亦以内附,俾領毛憐衛,累都督同知,父子兄弟光耀於時,此建州之始大也。正統初,建州衛都督猛可帖木耳爲七姓野人所殺,弟凡察、子童倉逃之朝鮮,並失亡其印,於是稍衰矣。時童倉弟童山嗣爲建州衛。〔四〕亡何,凡察、童倉歸建,朝廷詔更與印。比得故印,凡察藏更給者,乃分建州左右衛,剖二印,令童山領左,凡察領右,自此益熾,輒引北魯入邊不絶,〔五〕殺掠遼東吏民無算。景泰中,巡撫王翱遣使詔諭,稍歸所掠,復款關。然七姓之亂,諸□多死,〔六〕子孫失其賜敕,不得官,以舍人入貢,賞賜大减,益失望,童山合毛憐、海西諸彝,入邊無虚月。成化二年,遣都督武忠往諭,檄致童山,即□□之祖,〔七〕先羈廣寧,尋殺之,命靖魯將軍趙輔督師三道,入搗其巢,斬首過當。築撫順、清和、靉陽諸堡,邊備日嚴,彝稍創,乞款貢,而朝廷亦欲與之休息,令童山、凡察後皆得襲,諸從者視先世遞貶一官。彝雖復貢,然時時以報童山爲辭,往來患苦塞上。會大璫汪直方倖功用事,巡撫陳越揣其意,疏言建□連結海西,〔八〕名雖屏蔽,實懷異心,宜大發兵創之。乃以撫寧侯朱永爲帥,副直行襲破之,頗有斬獲。而□益憤怨,〔九〕深入焚掠,慘於往時,開原、廣寧之間,騷然煩動矣。居久之,其□完者秃貢馬,〔一○〕乞入謝,許之,諸□復奉貢請襲如故,〔一一〕迄正、嘉間,塞上得息。嘉靖二十一年,建州李撒赤哈等入邊,巡撫孫繪禦之,失亡多。亡何,撫臣於敖坐减賞物,彝人嘩,更詐殺嘩者,由此忿怒,數入邊,殺掠如成化時,遼之東西幾困。已,復稍輯。
萬曆二十三年乙未,加奴兒哈赤龍虎將軍。□□□□佟姓,〔一二〕故建州枝部也,批云:枝部,猶籓王也。其祖叫場,父塔失,〔一三〕有膽略,爲建州督王杲部將。杲屢爲邊患。時李寧遠爲總鎮,誘降□父,〔一四〕爲寧遠鄉導討杲,出奇兵,往返八日而擒杲。□父既負不賞之功,〔一五〕寧遠相其爲人有異狀,惎之,以火攻,陰設反機以焚之,死時□□□□甫四歲。〔一六〕寧遠不能掩其功,哭之盡哀,撫□□□□與其弟速兒哈赤如子。〔一七〕□□稍長,〔一八〕讀書識字,好看三國、水滸二傳,自謂有謀略。十六歲始出之建地,故其兵端,動以報復祖、父仇爲辭,日與其弟勵兵秣馬,設險擺塘,自雄東方。後時時於撫順諸堡送所掠人口,自結於漢。萬曆十七年,有部彝克五十等掠柴河堡,因斬克五十以獻,乞陞賞,與都督指揮,使督制東夷,時九月也。□□既得名號,〔一九〕勢益強,有控弦數萬。旋以保塞功,至是乙未,復加龍虎將軍之秩。初,□一兄一弟,〔二○〕皆以驍勇雄部落中。兄弟始登壠而議,既則建臺,策定而下,無一人聞者。兄死,弟私三都督,□疑弟二心,〔二一〕佯營壯**區,落成,置酒招弟會飲,入於寢室,鎯璫之,注鐵鍵其户,惟容二穴,通酒食,出便液。弟有二名裨,以勇聞,□恨其佐弟,〔二二〕假弟令召入,入宅腰斬之。長子數諫:‘而殺弟,且勿負中國。’□亦困之。〔二三〕然□有氣而孝,〔二四〕未嘗一日忘父仇也。洪巴兔兒,□之長子,〔二五〕曾言罷兵,即囚之獄。二十九年辛丑秋,□□□□襲殺猛骨孛羅,〔二六〕其勢益強。南關猛骨孛羅與北關那林孛羅俱海西部落,與□□三家俱封龍虎將軍。〔二七〕□或入邊,〔二八〕猛輒預報,得爲備,諸□皆心惡之,〔二九〕□□尤甚。〔三○〕會猛與那相仇殺,猛力不支,請救於邊吏,願爲乘障扞一圉,不許,遂求援□□。〔三一〕時□□潜有併海西意,〔三二〕乃悉起以援爲名,襲執猛骨孛羅置寨中,盡掠其貲。時邊臣遣使請救,□□乃陽以女許猛長子吾兒忽答,〔三三〕送次女歸内地,以苟塞前講説。邊臣亦因循不敢與較。□□自是有輕中國之心。〔三四〕而吾兒忽答外若撫養,旋羈建州寨,南關不絶如綫。北關那林孛羅、白羊骨乃約婚西魯宰賽自托,□□益旁嚙朝鮮及黑龍江上諸夷矣。〔三五〕
三十四年丙午秋,□□入貢,〔三六〕以勒索車糧爲名,辭甚強。邊吏始倉皇請兵設防,而朝鮮亦報警,海夷、回波諸部落俱苦之。兵科宋一韓以棄地劾李成梁。〔三七〕自後□遂不復貢,〔三八〕時擁衆要挾,憑陵開原,邊臣噤悸,莫可誰何。原□□之寨在寧宫塔舊趾,〔三九〕三面臨河,一面阻山。其城係磚包砌重圍,□居内城,〔四○〕隨住彝人三百餘家,皆親黨心腹。外城住彝約萬餘家,皆挑選精壯者。其遠近環寨散處之彝,約數十萬家。其地界,南鄰朝鮮義州,横江爲界,離江千餘里。江外有十四道灣,係忽喇户故趾,今爲□併。〔四一〕又有王兀堂、王嚀、古鐵等夷,皆爲□所併。〔四二〕西鄰長奠、永奠、大奠、寬奠、新奠、靉陽、孤山、咸陽、一堵墻、清河、散羊唂、馬根單、撫順、三坌兒口、白家衝、撫安、柴河、松山、靖安、威遠、鎮北關。北有混同江、烏龍江、白石江,江内先有灰扒、伯答里等夷,皆被□□襲殺,〔四三〕掠部夷八千餘衆,悉入□地。〔四四〕另設置建彝千餘家,屯種此地。又有海西南關舊趾大黑山地方,亦併入□□,〔四五〕近屯兵二千餘家,在此住牧。九邊俱不毛,惟建州産珠及參與貂。*下赤松子,界鴨緑江而居。珠,江出也;其魚*肥。又東北數千里爲生魯,中國徒知其幅員三千里,不知東北數千里,戰敗渡河可居。東多茂松,貂巢其上,張弓焚巢,則貂墮於羅。取山澤魚鹽之産,易中國之財,故□日富云。〔四六〕【校記】
〔一〕〔二〕原空缺,據文意當爲‘滿洲’二字,指建州女真。

.....

作者简介

原作者(清)计六奇(1622年-约1687年), 字用宾,号天节子,别号九峰居士,无锡人,明末清初历史学家。著有《明季北略》《明季南略》。

校点者:魏得良、任道斌。

魏得良,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从事历史文献学的教学与古籍整理工作。

任道斌,男,浙江杭州人。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并在 中国社会科学院从事中国历史与文化研究。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