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公共政策评论:第26卷:Vol.26

包邮中国公共政策评论:第26卷:Vol.26

1星价 ¥57.2 (7.6折)
2星价¥57.2 定价¥7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3236332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229页
  • 出版时间:2024-01-01
  • 条形码:9787543236332 ; 978-7-5432-3633-2

本书特色

本辑刊旨在推广政策科学的概念和理论,以关注中国公共与社会问题的解决为依归,既重视理论发展,又关注实际问题,集学术性、应用性和批判性于一体,探索中国的公共政策理论和规律,推动中国公共政策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提升公共政策的品质和公共治理的质量。

内容简介

本书作为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和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联合创办的《中国公共政策评论》集刊的*新一本,主要关注了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社会福利权保障和公共政策运行这一主题。围绕这一主题,本书收录了12篇论文和1篇研究综述,分别收入六个专题,分别讨论了养老保险和安宁疗护措施的改革发展路径,“村改居”转制社区中基于身份差异的差序福利权的形成及其强化机制,我国社会救助创新的典型模式、共性逻辑、潜在势能、新型挑战及优化进路,当前低保救助对象心理困境的生成机制及解决途径,多源流模型在中国网络社会研究的适用性等问题。研究综述分析了1980—2022年中外政府改革研究领域的热点和概况。

目录

目 录
社会保障研究
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资产负债平衡性研究 彭浩然
专业权力、合作治理与中国安宁疗护服务体系发展路径——基于多案例的比较研究 朱靖琰 肖棣文
制度层叠视角下的差序福利权的形成及其强化:以广州“村改居”转制社区为例
王 虹 管 兵

社会救助研究
中国社会救助实践创新典型模式、逻辑生成与优化进路 张浩淼 谭 洪 刘月
脱“贫”未解“心困”?社会质量视角下低保对象心理困境研究 李 琴

公共政策研究
中国网络社会背景下多源流模型的适用与改进——基于《互联网用户账号信息管理规定》出台过程的分析 朱海龙 邱瀚萱
新发展阶段劳动政策面临的挑战与可能的发展方向 蒋卓余 方 珂

乡村振兴研究
企业全链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涟漪模式及逻辑 李小勇 许文睿

社会治理研究
双轮驱动何以有效?数字政府建设中参与主体的驱动机制分析 陈天祥 袁瑞萍 曾欣
互联网平台治理中的约谈制:特征、效果及优化 徐昌睿 张志安
“角色转换”:应急情境下村干部如何完成动员任务?——基于X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过程的考察 周予洋 胡问世


研究述评
中外政府改革研究述评与展望(1980-2022)——基于SSCI与CSSCI期刊文献的计量分析 郑烨 安贝亚 陈斌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岳经纶,博士,珠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院长,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研究所所长,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山大学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公共政策评论》主编,《公共行政评论》编委。
朱亚鹏,博士,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政治科学系教授;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山大学社会政策与社会保障研究所副所长,《公共行政评论》编辑部主任。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