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44888639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5-02-01
- 条形码:9787544888639 ; 978-7-5448-8863-9
本书特色
主题出版重点图书
时代先锋人物 传递红色基因
充满童趣的英雄人物美文故事
帮助青少年读者系好人生**颗纽扣
内容简介
李宏塔的家里挂着一副爷爷李大钊书写的对联——“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李宏塔从小就爱听爷爷的故事,既为爷爷参与领导五四运动、与陈独秀相约建党的伟大事迹感到骄傲,也为爷爷生活清苦,却把高额的收入都拿来资助党的活动、接济贫苦的进步青年而感动。
随着李宏塔的长大,他也渐渐理解了这副对联的意义。安徽省的灾情现场,总能看到李宏塔到处奔走的身影,关心受灾群众吃的米是否新鲜,住的帐篷是否舒适;农村贫困户的院子里,李宏塔拉着老乡的手询问他们的生活情况;在留守儿童的学校里,李宏塔耐心地和孩子们聊天,他在全国两会上提交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提案,体现了学校师生们的真正需求。
二〇二一年,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李宏塔被授予“七一勋章”,对他来说,这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红色家风是爷爷和父亲留给李宏塔的传家宝,他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代的“铁肩担道义”。
前言
写给小读者的话
家风,是指一个家庭或者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家风,以及家族成员长期恪守的家训、家规,是具有鲜明特征的家庭文化,是一个家族*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为了传承弘扬好家风,很多家族都对家族成员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有明确要求,这些一般都是“向内”的,规范本家族成员的言行。
这里,我向大家介绍的李宏塔的家风,除了“向内”,还具有“向外”的特点,那就是家族成员要为人民做些什么。
因为李宏塔的家风是从他爷爷那里传承下来的,是红色的家风。李宏塔的爷爷,就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 ——李大钊。
我在合肥采访了李宏塔。老人家很随和,微笑着给我讲述了他是如何传承红色家风的。我强烈地感受到,发生在李宏塔身上的一个个小故事,他的一言一行,无不体现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体现着一心为民的红色家风。
他当农垦兵,处处当先锋,磨砺自己。
他当工人,却不只是个普通工人,努力自学,钻研技术。
目录
写给小读者的话
一个全新的世界
一块银圆的故事
**次当“官”
两袋葡萄干
出色的农垦兵
“不普通”的普通工人
和自己比赛
青春,在实践中闪光
父亲的教诲
亲爱的自行车
同饮一江水
在地图上奔跑
“查出来”的好干部
老百姓的事就是大事
没有路的地方
孩子们的笑脸
为了可爱的孩子
荣获“七一勋章”
红色家风代代传
相关资料
一块银元的故事
爸爸妈妈讲的爷爷的故事,都是一些琐碎的日常小事,但是,李宏塔从这些小事中看到了爷爷李大钊是怎样做人、做事的,不知不觉受到了感染和教育。
一块银圆的故事,让李宏塔深深震撼。爷爷李大钊和奶奶赵纫兰共生育了六个孩子,除了大姑李钟华早逝外,爷爷奶奶养育了爸爸、二叔、三叔、二姑、三姑等五个孩子。家里人口不少,但是爷爷是北京大学教授,每个月的工资加上发表文章的稿费,收入要在三百块银圆以上。这样的收入在当时是很高的——那时一般职员月收入也就几块银圆,便可以养家——凭爷爷的收入,他们家完全可以过上很富裕的生活。可是,爷爷李大钊对家人的要求非常严格,自己也十分节俭,“黄卷青灯,茹苦食淡,冬一絮衣,夏一布衫”。他没有在北京购置房产,每个月都要拿出八十块银圆作为党的活动经费。他还经常接济贫苦的进步青年,有时手上的钱花没了,就预支自己的工资,甚至出现了家里没有钱买粮的情况。工资很高却生活清苦是爷爷李大钊生活的真实写照,就连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都看不下去了,只好专门让学校的会计每月预先从李大钊的工资中扣下五十块银圆直接交给奶奶赵纫兰。
李大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一家人树立了忠于信仰、严守节操、清正勤谨、恭德慎行的家风。
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八日,爷爷李大钊被反动军阀残忍杀害。他的遗产,竟然只有一块银圆。
爸爸说,爷爷牺牲的时候,他还不满十八岁。当时,家里几乎没有什么家具,不多的生活用品全是旧的,只能勉强使用。他和弟弟妹妹们的衣服也都是旧的,很少添置新衣服。
一块银圆的故事,当年的《晨报》和《京报》都做了报道。很多人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然而,这是真实地发生在爷爷李大钊身上的故事。
爸爸给李宏塔讲述一块银圆的故事,讲得自然平静,没觉得这有什么不正常,他认为这是一名中共党员应该具有的品行。
因为没有钱,无法安葬爷爷,他的遗体先是放在宣武门外长椿寺,后又转到浙寺,一放就是六年。这六年,奶奶带着孩子们艰难度日,吃了上顿没下顿。章士钊、鲁迅等爷爷的生前好友得知情况后,纷纷解囊相助,才让一家人不至于挨饿。
六年后,奶奶感到自己的身体很差,时日不多了,便请求李大钊生前的同仁出面将爷爷李大钊妥善安葬。于是,蒋梦麟、周作人等十三人联合发起了社会募捐活动,决定为爷爷李大钊举行公葬。募捐活动获得捐款两千三百多块银圆。一九三三年四月二十三日,河北革命互济会举办了公葬活动,虽然反动当局重重阻挠,派军警到现场抓人,但是仍然有七百多人参加,爷爷李大钊的棺木得以安葬。
一块银圆,生动地反映了爷爷李大钊舍小家、顾大家,为党的事业倾其所有的高尚品德。
一块银元的故事
关于爷爷李大钊,李宏塔经常听爸爸妈妈说起,他们在闲暇时也会给孩子们讲爷爷李大钊的故事。李宏塔上学后,识字了,在书中看到了李大钊的事迹,对未曾见过面的爷爷有了更多的认识。在李宏塔的心里,爷爷一点儿也不陌生,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
爸爸妈妈讲的爷爷的故事,都是一些琐碎的日常小事,但是,李宏塔从这些小事中看到了爷爷李大钊是怎样做人、做事的,不知不觉受到了感染和教育。
一块银圆的故事,让李宏塔深深震撼。爷爷李大钊和奶奶赵纫兰共生育了六个孩子,除了大姑李钟华早逝外,爷爷奶奶养育了爸爸、二叔、三叔、二姑、三姑等五个孩子。家里人口不少,但是爷爷是北京大学教授,每个月的工资加上发表文章的稿费,收入要在三百块银圆以上。这样的收入在当时是很高的——那时一般职员月收入也就几块银圆,便可以养家——凭爷爷的收入,他们家完全可以过上很富裕的生活。可是,爷爷李大钊对家人的要求非常严格,自己也十分节俭,“黄卷青灯,茹苦食淡,冬一絮衣,夏一布衫”。他没有在北京购置房产,每个月都要拿出八十块银圆作为党的活动经费。他还经常接济贫苦的进步青年,有时手上的钱花没了,就预支自己的工资,甚至出现了家里没有钱买粮的情况。工资很高却生活清苦是爷爷李大钊生活的真实写照,就连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都看不下去了,只好专门让学校的会计每月预先从李大钊的工资中扣下五十块银圆直接交给奶奶赵纫兰。
李大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一家人树立了忠于信仰、严守节操、清正勤谨、恭德慎行的家风。
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八日,爷爷李大钊被反动军阀残忍杀害。他的遗产,竟然只有一块银圆。
爸爸说,爷爷牺牲的时候,他还不满十八岁。当时,家里几乎没有什么家具,不多的生活用品全是旧的,只能勉强使用。他和弟弟妹妹们的衣服也都是旧的,很少添置新衣服。
一块银圆的故事,当年的《晨报》和《京报》都做了报道。很多人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然而,这是真实地发生在爷爷李大钊身上的故事。
爸爸给李宏塔讲述一块银圆的故事,讲得自然平静,没觉得这有什么不正常,他认为这是一名中共党员应该具有的品行。
因为没有钱,无法安葬爷爷,他的遗体先是放在宣武门外长椿寺,后又转到浙寺,一放就是六年。这六年,奶奶带着孩子们艰难度日,吃了上顿没下顿。章士钊、鲁迅等爷爷的生前好友得知情况后,纷纷解囊相助,才让一家人不至于挨饿。
六年后,奶奶感到自己的身体很差,时日不多了,便请求李大钊生前的同仁出面将爷爷李大钊妥善安葬。于是,蒋梦麟、周作人等十三人联合发起了社会募捐活动,决定为爷爷李大钊举行公葬。募捐活动获得捐款两千三百多块银圆。一九三三年四月二十三日,河北革命互济会举办了公葬活动,虽然反动当局重重阻挠,派军警到现场抓人,但是仍然有七百多人参加,爷爷李大钊的棺木得以安葬。
一块银圆,生动地反映了爷爷李大钊舍小家、顾大家,为党的事业倾其所有的高尚品德。
李宏塔在书中读到了爷爷李大钊在创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伟业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一九一七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看到了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和中国人民求得解放的希望,他断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爆发,李大钊热情投入并参与领导了这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提出了建立中国共产党的主张。一九二○年二月,他积极营救被捕入狱的陈独秀,护送陈独秀出京,一路上两个人就建党的问题充分交换了意见,这就是“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开始。
李大钊是中国*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的探索者之一。对于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李大钊是他们心目中的精神领袖。陈独秀曾自谦地说:“‘南陈’徒有虚名,‘北李’确如北斗。”
一九四九年三月,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从河北西柏坡进京,望到北平的城墙时,他感慨地说:“三十年前我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而奔波。还不错,吃了点苦头,在北平遇到了一个大好人,就是李大钊同志。可惜呀,李大钊同志已经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是我真正的老师呀!没有他的指点和教导,我今天还不知道在哪里呢!”
通过爸爸妈妈讲述爷爷李大钊的故事,从书中读到爷爷李大钊的事迹,李宏塔开始了思索。他想起爸爸几乎没有给他讲过大道理,也没有规定他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而是用实际行动给他做表率。渐渐地,从爷爷的故事中,从爸爸的一言一行中,李宏塔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共产党人的革命传统和艰苦朴素、严于律己、一心为民的优良作风,在他的心里逐渐扎根,这也是他对于传承李家优良家风的深刻总结。
多年后,李宏塔曾说,我可以从父亲的身上看到我爷爷的样子,父亲跟着爷爷学,我就跟着父亲学。优良的家风就像传家宝,一代一代往下传。
作者简介
闫耀明, 儿童文学作家,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全委会委员,辽宁省儿童文学学会理事。在《儿童文学》《东方少年》等期刊发表作品百余万字。主要作品有长篇儿童小说《白星星》《天蓝得像一页童话》,短篇小说集《太阳花》《天使的声音》等。作品曾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等。
-
妖怪书店
¥10.9¥39.8 -
格列佛游记/世界经典童话绘本
¥6.3¥15.0 -
山海经
¥18.7¥68.0 -
写给孩子的趣味逻辑学
¥10.5¥38.0 -
爱的表白书:永远/小小暖房子
¥6.4¥13.8 -
大世界,小世界
¥10.4¥34.8 -
趣味物理学
¥18.7¥46.0 -
小狗钱钱 珍藏纪念版
¥23.7¥39.8 -
海豚绘本花园:萝卜逃跑啦
¥6.3¥15.0 -
(精)万物由来科学绘本
¥14.4¥42.0 -
父与子
¥12.3¥29.8 -
流浪狗之家(八品)
¥8.8¥21.5 -
大力水手-永远的珍藏-影响过我们的漫画
¥13.1¥29.8 -
小王子-中法英彩色珍藏版
¥9.9¥29.8 -
金鸭帝国
¥8.9¥24.0 -
小王子
¥7.0¥20.0 -
阿拉丁与神灯/世界经典童话绘本
¥6.3¥15.0 -
画给孩子的中国传统节日(四色)
¥9.9¥29.8 -
小学生全脑开发系列《一分钟破案》
¥16.8¥25.8 -
窗边的小豆豆
¥25.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