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11585042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4-10-01
- 条形码:9787511585042 ; 978-7-5115-8504-2
本书特色
编辑推荐
本书以智能虚拟助手、社交机器人为例,从人机关系的视角来剖析人机互动与人机共生关系。随着人工智能在社会生活领域的广泛应用,智能传播成为当前传播学及相关社会科学领域广泛关注的研究主题。机器的发展从其进化历程来看有较为漫长的演化史,但就商业应用而言,依然处于早期的发展阶段,未来人机传播如何实现人机共生也将呈现更加多层次化的发展。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作者博士学位论文修改而成。作者借助传播学的研究视角和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对智能机器的用户行为及互动关系进行探索性研究,顺着人机传播研究的脉络进一步探讨其对人机共生关系、媒介环境及社会生活的影响。
前言
序
人类社会正处在一场深刻的变革之中。在这个前所未有的智能时代,人与技术的关系不再局限于工具的使用,而是逐渐形成了互动、协作甚至伙伴的复杂关系。我们见证了技术嵌入与社会文化变迁交织的过程,这个趋势带来了诸多值得探讨的研究议题,而我指导的博士——本书的作者,以她敏锐的洞察力捕捉到了这一变迁中的深层脉络,为我们提供了对新型人机关系的系统研究。
智能社会的兴起并非简单的技术革新,而是一场社会重构的过程。自工业革命以来,技术进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升,带来了社会组织形式、经济结构和文化观念的深刻变迁。今天的智能技术正逐步嵌入到人类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制度之中,并在多维度上重塑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智能虚拟助手、聊天机器人、虚拟主播等“拟人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在挑战着传统社会认同的边界。与过去不同,今天的技术角色被赋予了拟人化的特征,甚至逐渐融入到日常生活的各个场景中,成为人类情感联结的对象,从而重塑人类的自我认同。
在此背景下,本书作者试图将智能传播和人机关系放置在智能社会的宏大背景中,从社会互动论及媒介环境学的理论视角透视人机关系的复杂性。
目录
目录
**章 绪 论 001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背景 002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005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007
1.4 研究创新点 011
1.5 研究思路与章节安排 012
第二章 文献综述 015
2.1 符号互动论 018
2.2 媒介环境学 023
2.3 媒介技术发展与社会变迁 026
2.4 数字信息技术与媒介融合 036
2.5 新型技术媒介重塑个体社会化过程 039
2.6 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人机互动迈上新台阶 043
2.7 人机共创构建人机共生关系 056
第三章 智能机器人的演进与发展 067
3.1 智能机器人的演进与发展 068
3.2 智能虚拟助手在媒体报道中的新闻主题框架 073
3.3 智能虚拟助手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080
3.4 智能虚拟助手的分类方式 085
3.5 本章小结 088
第四章 人工智能产品的用户画像 091
4.1 研究设计与问卷基本情况 092
4.2 人工智能产品的使用情况与用户画像 095
4.3 本章小结 111
第五章 智能虚拟助手的用户画像与使用情况 115
5.1 智能虚拟助手的用户群像 116
5.2 智能虚拟助手的使用情况及用户反馈 129
5.3 本章小结 133
第六章 机器替代人:职业风险前瞻与用户感知偏好 135
6.1 职业风险前瞻 136
6.2 用户对人工智能技术的风险、兴趣感知 152
6.3 用户对人工智能产品的接受意愿偏好 159
6.4 职业风险下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路径 162
6.5 本章小结 165
第七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人机互动行为及社会交往过程 167
7.1 质性研究与研究对象的选取 168
7.2 访谈提纲的设计和访谈的实施 170
7.3 扎根理论的方法与编码方式 172
7.4 实施扎根理论的研究过程及概念框架 176
7.5 本章小结 183
第八章 青少年、青年人用户与智能虚拟助手的社交互动行为的比较
研究 185
8.1 新媒介语境下青少年使用智能虚拟助手的行为 186
8.2 青少年与智能虚拟助手的“伙伴”关系 199
8.3 青少年对智能虚拟助手的情感依赖 205
8.4 媒介环境下的青年人智能虚拟助手使用行为 211
8.5 充当“工具人”的智能虚拟助手 215
8.6 青年人对智能虚拟助手的工具依赖 221
8.7 本章小结 224
第九章 智能虚拟助手对用户社会化及日常人际交往的社会影响 227
9.1 智能虚拟助手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228
9.2 智能、信任与亲密关系 233
9.3 虚构故事对个体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 235
9.4 本章小结 236
第十章 人机互动对共生关系及社会变迁的影响 239
10.1 人机互动对共生关系的影响 240
10.2 人机互动对媒介融合效果的影响与作用 246
10.3 人机互动对社会变迁趋势的影响 249
10.4 本章小结 251
第十一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253
11.1 迈进日常生活的智能机器人 254
11.2 年轻人将引领智能虚拟助手新风尚 255
11.3 是“伙伴”,也是“工具人”的随机波动身份 257
11.4 建立新型社会关系——“混合关系” 260
11.5 超越人机协作,走向人机共生 261
11.6 本研究的局限性 262
11.7 未来研究展望 263
作者简介
作者介绍
王袁欣,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智能传播系讲师,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博士(直博)、美国西北大学传播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研究兴趣为智能传播、计算传播、营销传播等方向。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及多项中央民族大学校级项目,发表CSSCI、SSCI等中英文学术论文十余篇,多篇学术论文在ICA、IAMCR、NCA等高水平传播学国际会议上进行宣讲,出版教材1部。
-
发电厂电气部分
¥34.6¥58.0 -
植物进化的故事
¥19.9¥59.0 -
赶往火星:红色星球定居计划
¥44.5¥58.0 -
数控车工
¥5.9¥11.5 -
低空无人机集群反制技术
¥82.6¥118.0 -
数据驱动的剩余寿命预测与维护决策技术
¥63.4¥79.0 -
手术机器人导航与控制
¥127.4¥169.8 -
射频干扰袖珍手册
¥18.4¥29.0 -
汽车车身构造与修复
¥30.7¥45.0 -
群目标分辨雷达初速测量技术
¥42.4¥69.0 -
秸秆挤压膨化技术及膨化腔流道仿真研究
¥40.6¥55.0 -
NVH前沿科技与工程应用
¥109.7¥159.0 -
电力系统分析
¥23.8¥38.0 -
继电保护原理
¥30.4¥49.0 -
不确定条件下装备剩余寿命预测方法及应用
¥60.4¥99.0 -
船舶分段装配
¥58.6¥80.0 -
基于深度学习的复杂退化系统剩余寿命智能预测技术
¥54.4¥89.0 -
火星探测器轨道动力学与控制
¥59.8¥98.0 -
美军联合作战弹药保障
¥35.8¥58.0 -
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系列丛书 工程结算与决算 第2版
¥37.4¥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