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资本错配的缓解作用研究

包邮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资本错配的缓解作用研究

1星价 ¥85.0 (7.2折)
2星价¥85.0 定价¥11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2746470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4-12-01
  • 条形码:9787522746470 ; 978-7-5227-4647-0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背景展开研究,核心是针对城乡资本要素配置存在的诸如农业农村发展资金缺口较大、社会资本参与动力不足以及农村资本市场发育滞后等问题,从数字普惠金融的视角回答如何有效缓解城乡资本错配。本书对数字经济与互联网金融相关理论、金融发展与普惠金融理论、要素报酬与资本配置理论以及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总结,考察了国外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实践经验,构建了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城乡资本错配的理论分析框架,探究了数字普惠金融与城乡资本错配的现状及问题,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城乡资本错配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揭示了以往研究较少涉及的城乡资本错配缓解过程中的金融服务供给机制。在此基础上,系统阐述了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城乡资本错配的总体构想,科学设计了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城乡资本错配的宏观路径和微观路径,并提出了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城乡资本错配的协同政策。

目录

**章 总论

**节 研究的问题与背景

第二节 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内容与资料

第五节 研究的特色及创新

第二章 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城乡资本错配的理论基础

**节 经典理论借鉴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第三节 国外实践经验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城乡资本错配的理论框架

**节 数字普惠金融与城乡资本错配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城乡资本错配的内在机理

第三节 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城乡资本错配的理论模型

第四节 数字普惠金融与城乡资本错配的评估方法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数字普惠金融与城乡资本错配的现状及问题

**节 普惠金融发展与城乡资本配置的演进过程

第二节 数字普惠金融与城乡资本错配的现状分析

第三节 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城乡资本错配的现实模式

第四节 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城乡资本错配的问题诊断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资本错配的影响效应检验

**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第二节 模型、变量与数据说明

第三节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第四节 进一步讨论: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城乡资本错配的经济效应考察

**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第二节 模型、变量与数据说明

第三节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第四节 进一步讨论:门槛效应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城乡资本错配的总体构想

**节 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城乡资本错配的指导思想

第二节 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城乡资本错配的目标定位

第三节 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城乡资本错配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城乡资本错配的宏观路径

**节 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城乡资本错配的制度优化路径

第二节 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城乡资本错配的组织优化路径

第三节 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城乡资本错配的市场优化路径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城乡资本错配的微观路径

**节 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城乡资本错配的产品创新路径

第二节 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城乡资本错配的服务创新路径

第三节 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城乡资本错配的技术创新路径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十章 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城乡资本错配的协同政策

**节 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城乡资本错配的产业政策

第二节 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城乡资本错配的金融政策

第三节 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城乡资本错配的财税政策

第四节 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城乡资本错配的保障政策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李晓龙,经济学博士,贵州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贵州省社科规划课题、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贵州省理论创新课题等科研项目十余项,主研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青年项目和省部级项目十余项。在《经济科学》,Applied Economics等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一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