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春风吹动耐寒枝——民国风云人物追寻记

- ISBN:9787108078681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72
- 出版时间:2025-01-01
- 条形码:9787108078681 ; 978-7-108-07868-1
本书特色
面对清末民初的历史转型,九名中层人物有或各从其志或身不由己,都在史册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笔墨。 以大量原始档案、报纸、书信以及当事人事后追忆,率领读者回到历史现场,借由历史进程与人物的互构追问历史与人性的复杂性、进步与保守的界线。 心中有“人民”和“家国”的人,在面对时代与历史的考验时,所做出的选择未必完美,但终能经得起检验。
内容简介
清末民初这段历史,尽显吾国社会文化变迁特有的激烈性、多面性,及惊人的自我调节能力,加之恰逢改天换地的新时代,又被注入了革命这个复杂而微妙的主题,就变得难以准确把握,面对纷纭繁复的人与事,更无从遽下结论。 在与本书这些人物神交过程中,我*大的感受就是:对其中每个人,都很难用一句话甚至一段话准确概括其政治属性及历史评价,必须讲述、解析他们的全部人生经历,才能做出足够符合逻辑的判断,得出接近历史真实的结论。 ——张功臣 围绕杨笃生、刘揆一、徐绍桢、程璧光、李准、唐在礼、张季鸾、林述庆、何海鸣等九个清末民国人物展开。在历史转型时期,他们中间有人以清廷官员身分选择革命,有的在革命和守旧之间摇摆不定,有人参与了北洋阵营,有人坚持反袁到底。张功臣通过对这九名中层人物的书写,率领读者重回历史现场,展现了转型时期历史发展的波云谲诡、拷问出人性的高尚与阴暗并存…… 本书和《复原的画像》(即出)一起,构成了张功臣的晚清民国历史系列。
目录
引言:史海深处真相盛开……………1
暗杀者:杨笃生的炸弹生活……………9
不完美的形象:刘揆一泪洒同盟会……………68
风从今夜急:徐绍桢改换门庭记……………137
政海迷航:程璧光被刺考……………189
消逝的恩仇:李准与广东革命党……………253
一个被时光治愈的病例:唐在礼经历的北洋时代……………311
春风吹动耐寒枝:张季鸾在《大公报》以前……………368
征战金陵有遗篇:林述庆、何海鸣攻守南京旧踪……………432
相关资料
一个被时光治愈的病例:唐在礼经历的北洋时代
*注释略去
袁(世凯)用人与交友,**取其诚实;第二始重才具。……参谋次长唐在礼,才华甚绌,然为人可靠,致密无失,袁故擢为统率办事处总务厅长……——薛观澜
1960年6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章士钊给国务院副总理、曾任上海市长的陈毅写信,告以“有一上海小小人事问题向公烦渎”。信中所言,涉及两个北洋遗老—袁世凯亲信唐在礼、段祺瑞胞侄段宏纲—的生活安置问题。关于唐事,申说如下:
民国初年任袁世凯统率办事处长、煊赫一时的唐在礼,近八十,流离沪渎,饮食衣履,无计周全。查此人赋性笃实,平生无甚政治劣迹,当我政府广搜遗先之际,彼仍属药笼b备之物。又闻乃兄在复宦囊裕如,而市政府照顾有加,律以君子周急不继富之义,似亦须略加调整,此其一。……该二人如经调查,别无意外可怪事迹,即予以如市政府参事等相当名义,俾资学习而够生活之处。
……
充当帝制推手
一个被时光治愈的病例:唐在礼经历的北洋时代
*注释略去
袁(世凯)用人与交友,**取其诚实;第二始重才具。……参谋次长唐在礼,才华甚绌,然为人可靠,致密无失,袁故擢为统率办事处总务厅长……——薛观澜
1960年6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章士钊给国务院副总理、曾任上海市长的陈毅写信,告以“有一上海小小人事问题向公烦渎”。信中所言,涉及两个北洋遗老—袁世凯亲信唐在礼、段祺瑞胞侄段宏纲—的生活安置问题。关于唐事,申说如下:
民国初年任袁世凯统率办事处长、煊赫一时的唐在礼,近八十,流离沪渎,饮食衣履,无计周全。查此人赋性笃实,平生无甚政治劣迹,当我政府广搜遗先之际,彼仍属药笼b备之物。又闻乃兄在复宦囊裕如,而市政府照顾有加,律以君子周急不继富之义,似亦须略加调整,此其一。……该二人如经调查,别无意外可怪事迹,即予以如市政府参事等相当名义,俾资学习而够生活之处。
……
充当帝制推手
时间一晃,民初*让人眼花缭乱的时代将要过去,唐在礼万万没有想到,他在袁世凯手下叱咤风云的好日子,到民国四年(1915)快结束时,就有了日落西山的迹象。袁氏的*后垮台,当然起于他的帝制自为。这年8月筹安会酝酿成立后,包括组织请愿团、各省投票表决、筹备国民代表大会等种种把戏,都在紧锣密鼓推进之中,唐在礼作为军界代表人物,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自然也非同寻常。
按照袁世凯的旨意,帝制重建分作明暗两步进行:明的方面是成立一个“办理国民会议事务局”,作为听取民意、决定国体的总机关,专事宣传、组织选举及刊发文告等,目的是让帝制运动表面上看起来合法化;暗的方面则由主持国体变更事务的朱启钤等十人操纵,随时向各省将军、巡按使发出密电,传示袁氏命令,以保证实际的选举工作按照内定步骤推展。唐在礼所参与的就是这部分密机。
据唐在礼在回忆文章中披露,在帝制运动火热进行中,包括他在内的“十人组”向各省当权者频发密电时,每封电报都“详细指示一套实际的做法,要求各省今后一切行动,必须遵照这一密电所指示的原则办理,并必须严守秘密”。1当转年帝制运动失败后,北京报纸也曾刊文揭发这种地下工作的具体运作方式,其中一篇文章说:
此次选举,中央授意各省区监督[,]对于选举事宜,隐用其欺骗诱迫之手段,其后独立省将当时之秘密电文发表,秘密遂完全暴露。其电文有用办理国民事务局名义者,有由朱启钤、周自齐、梁士诒、张镇芳、阮忠枢、唐在礼、袁乃宽、张士钰、雷震春、吴炳湘十人署名者,有由朱、周、张、唐、袁、张、雷、吴八人署名者,有由朱启钤、孙毓筠、顾鳌、段芝贵、陆建章个人署名者;综其大要,无非密示机宜,互相商榷,对于选举法则讲求运用之方,对于选举人则暗施操纵之术。
可见,在以各种名义所发的这些“密示机宜,互相商榷”的指导电文中,唐在礼是个活跃、重要的角色。
该报道没有提及的是,当时对军队条线,为了在筹备帝制期间防止内乱,还由唐在礼领衔发出了一系列密电,频频通告进展、指示机宜。如9月5日电嘱冀南镇守使署:“此时*当注意,即在严防内乱;若肆扰乱,转碍进行,尤与外交上不无影响。务希共体此意,加倍严防为荷。”9月7日,在袁世凯派代表赴参政院发表一番掩人耳目的演说后,唐在礼受命再次电告近畿各部队,万万不可按那些官样文章所说的假戏真做:“各报载大总统派员到参政院发表意见,所言各节,别有用意,请勿误会,我辈主张君主宗旨,仍照旧一力进行,万勿松懈。
这两封标明“华密”的电报具名处,唐在礼以下,还有傅良佐、陈光远、张士钰、蒋作宾、蔡锷、蒋尊簋、蓝天蔚、王廷桢、雷震春等,都是京师军界大亨,不少人还位居将军府之中,他们跻身其中,可说是顺理成章,但里面又夹着个革命党人蔡锷,就显得格外怪异。这又牵出蔡锷逃出北京,由天津转赴云南打响护国讨袁**枪之前,与唐在礼的一段交集。
……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接受帝位,称“洪宪皇帝”,并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但他宝座未暖,厄运已至,仅过了十几天,就传来蔡锷到日本不久,即转由香港赴滇,在云南揭竿而起的消息。随后东南各省相继响应,宣布独立,袁氏匆匆建立起来的王朝,屈指算来也只有短短八十三天,便在一片讨伐声中悄然倾塌了。
袁世凯倒台,对唐在礼是一个沉重打击。在此之前,即便丢掉了统率办事处的专职,他仍是帝制运动的受益者之一,比如在帝制告成后,对有功人员封爵授勋时,唐在礼被封为男爵,并授二等文虎章,也算赏赉优渥、内外蒙恩了。在当时来说,这些固然是莫大的荣耀,但随着袁氏王朝分崩离析,转瞬之间,唐作为帝制推手之一所做的一切,又成了其为虎作伥的标签,亦可悲矣!
从当年的一篇新闻报道中可看出,1916年6月5日下午1点后,袁世凯进入病危状态,中南海居仁堂内一片忙乱,徐世昌、段祺瑞、阮忠枢、荫昌、王士珍、周自齐、梁士诒、王揖唐、刘冠雄等要人纷纷入府探望。此时,身为参谋次长的唐在礼仍是维持朝中事务的主要人物。报道说:
至(晚上)十一点余,由唐在礼、拱卫军司令范某以自动车恭迓黎大总统入府,即至袁逆榻前,握手互相唏嘘。袁逆只云:“我病恐不能望好,宋卿(按黎元洪字)好自为之,我都可放心。”至于死之前三十余分,特召徐世昌、段祺瑞、王士珍至榻前,业已气短神昏,只勉强数语。
袁世凯于次日凌晨三点长逝,正应了“树倒猢狲散”这句老话,他死后,其身边宠信除了段祺瑞、冯国璋诸人还在台上,其他攀龙附凤之辈纷纷失势。各省致电中央,要求追究帝制祸首,甚至有将朱启钤、段芝贵、雷震春、袁乃宽等“帝制推手”即日明正典刑以谢天下之请。唐在礼虽未被明确点名,但他在国体问题酝酿之初,以朱启钤为首的“十人组”与各省密电往来中,亦多次具衔列名,为天下尽知,故而在这段时间内惶惶不可终日。所幸的是,在风云变幻中能居庙堂之高位者,如段祺瑞、黎元洪,皆以慈悲为怀,到终了,帝制祸首们一个也未被追究。
如此,唐在礼在袁世凯时代经历的*后一幕,从云谲波诡很快恢复到风平浪静。
作者简介
张功臣,祖籍河南,1960年生于新疆,大学毕业后在《新疆日报》从事新闻工作十一年,1994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攻读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在某企业任职。著有《白色夏季》《书谭独酌》《名著的诞生》《外国记者与近代中国》《僧格林沁传奇》《洋人旧事》《春风吹动耐寒枝》《复原的画像》等作品十余种。
-
中国近代史
¥15.5¥39.8 -
书架上的近代中国:一个人的阅读史
¥15.7¥49.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5.7¥49.0 -
人类酷刑简史
¥21.1¥59.0 -
汉朝其实很有趣
¥12.5¥38.0 -
安史之乱
¥24.1¥68.0 -
正说明朝十六帝
¥17.9¥49.8 -
天人合一:中国古代科技简史
¥9.0¥25.0 -
1688年的全球史
¥28.3¥78.0 -
生命之种:从亚里士多德到达.芬奇.从鲨鱼牙齿到青蛙短裤.宝宝到底从哪里来
¥16.6¥52.0 -
中国历史常识
¥16.9¥49.8 -
发明里的中国(平装)
¥10.3¥25.0 -
无泪而泣 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的特别工作队
¥24.1¥68.0 -
宋朝文人的朋友圈
¥21.1¥59.0 -
从三十项发明阅读世界史
¥12.7¥39.0 -
公主之死: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法律史
¥28.4¥49.8 -
大家小书-笔祸史谈丛
¥7.3¥18.0 -
历史的沸点-两晋十六国的二十张面孔-第二卷
¥16.8¥48.0 -
清朝穿越指南
¥15.4¥45.0 -
万历十五年
¥14.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