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向融合——教育变革的17种探索

包邮走向融合——教育变革的17种探索

1星价 ¥48.6 (7.1折)
2星价¥48.6 定价¥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76056099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96
  • 出版时间:2025-03-01
  • 条形码:9787576056099 ; 978-7-5760-5609-9

本书特色

融合育人不只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实践

人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的,教育的使命不能分割为德智体美劳五个向度的独立发展。
教师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何实施跨学科教学?
如何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掘多方面的育人资源?
如何在旧有的框架中实现突破,实现教学方式与育人方式的双重转变?
……
本书展示了17个体现融合育人理念的实践案例,以期为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推进“五育”融通提供参考和启示。

内容简介

融合是指不同事物之间通过交叉与渗透,逐渐生成新事物和新品质的过程。如“五育融合”是德智体美劳五个领域之间界限的破除,素养培育是知识、能力与价值之间的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交融,形成新的育人方式,培养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人。本书由2024年“黄浦杯”长三角城市群“走向融合”征文活动的部分获奖作品结集而成,分为四个篇章:“课程融合:生成新样态”“学科融合:跨出新路径”“主题融合:获得新体验”“评价融合:引领新方向”,呈现一线教师多样的探索智慧。

前言

前言 走向融合
融合育人本来是教育的正常现象,但现实中充斥着割裂式、碎片化的教育,人们对此却已习以为常,基本忘记了教育本来是融合育人的事实。如一个教研员吐槽,他听了一节语文课,上课老师为了凸显学科育人,结果用力过猛,上成了思想品德课,而不是语文课。有的学校为了探索跨学科教学,在遇到需要多门学科解决的综合问题时,就请各学科老师来分别讲授相应的内容,如数学问题就请数学老师讲,化学问题就请化学老师讲,以为这样就是跨学科教学了。这是实践中的真实事例。从宏观层面看,“五育融合”理应是融合进行,但现状是疏德、偏智、弱体、抑美、缺劳,且各育之间彼此分离、相互割裂、互不相关。素养培育理应是融合实施,但现实是重知识点、应试技巧,忽视知识逻辑与知识价值,忽视结构化、系统化知识,忽视用中学、做中学、创中学,忽视学科间及学科与生活间的联系等。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症结可能在于:一是没有把教育当作育人的工作,而是育分的手段,如此,学生充其量只是知识的容器,只要把知识掰开了往里填即可:二是由此带来了原子式、分子式思维,往往割裂式、碎片化地看待教育现象。如在教育改革中,有种情况是强调什么就加什么,而不是从事物本身的体系与机理层面去思考,以致层层加码,大家苦不堪言。

目录

前言 走向融合

**章 课程融合:生成新样态
1. 从“课堂”走向“生活”:跨学科课程“五位一体”融合建构
2. 科学与人文在“水墨与宣纸”教学中的融合——跨学科校本选修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3. “五域”融合:小主人行走课程的“完整”样态
4. 跨界共融 园外资源点亮课程——区域推进“幼儿园内外实践体验活动”的探索

第二章 学科融合:跨出新路径
5. 从“支点”到“融合”:素养导向的初中历史概念教学实践策略探微
6 “五育融合”视域下小学美术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7. 四路共融:小学科学与劳动教育相融合的实践研究
8. 寻“通行证”,达“融合境”——“五育融合”视域下小学语文跨学科主题学习探究
9. 基于课标融合工程教育的跨学科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以初中化学作品制作类跨学科实践活动为例
10. 融合 SDGs的小学科学跨学科主题学习探索与实践——以“节约用水我能行”项目为例

第三章 主题融合:获得新体验
11. 一盘“有戏”的蔬菜沙拉——教育戏剧与多学科融合之间的化学反应
12. 走进田野 走向融合——“五育融合”背景下幼儿园田野研学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13. 亦耕亦读,幼儿园劳动从“浅”体验迈向“深”探究——以大班“四季农场”活动为例
14. “融合”之道的探索与阐发——以“邂逅春天的竹笋”为例

第四章 评价融合:引领新方向
15. 从零散拼凑到融合育人:单元视角下整体设计地理复习作业的探索
16. 画像循证:指向素养“小步进阶”的校本评价融合行动
17. “魅力魔方”小学生综合素养评价的创新研究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汤林春 教育学博士,研究员,上海新优质学校研究所所长,《上海教育科研》杂志主编,教育 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管理专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管理学分会教育效能研究会副理事长,长三角城市群教育科研共同体秘书长,主要从事教育政策、学校发展、教育效能等研究。

“长三角教育科研丛书”,已出版了《智慧教师的50个创意》《教师成长的40个现场》《教育评价的30种新探索》《教改试验的30个样本》《教师读书的30种体验》《教育观念的20种解读》《关键教育事件20例》《教育活力的新视域》《教育现代化的微视角》《温暖的教学》等,深受好评。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