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景图说中国文明:我们的汉字(彩图版)

包邮全景图说中国文明:我们的汉字(彩图版)

1星价 ¥28.0 (6.2折)
2星价¥28.0 定价¥4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8451456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2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5-03-01
  • 条形码:9787518451456 ; 978-7-5184-5145-6

本书特色

穿越五千年,解锁汉字里的中国密码!
小小的汉字里,藏着大大的中国!
你想知道吗?
从甲骨文到简体字,汉字如何见证中华文明的辉煌?
横竖撇捺间,藏着怎样的历史风云?
汉字背后,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和文化密码?
这本书,为你揭晓答案!


内容简介

《全景图说中国文明:我们的汉字》讲述了中国文字的起源和发展演变的历程。从甲骨文、金文的原始古朴之美,到大篆、小篆的规范统一,再到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各具特色的多样形态,记录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沧桑巨变与辉煌成就。书中不仅深入剖析了汉字的造字智慧——六书,让小朋友们知道汉字构造的奥秘与精妙,还详细阐述了宋体字这一印刷字体的诞生对文化传播的深远影响,展现了汉字由繁入简、不断适应时代需求的变革历程。同时,汉字漂洋过海,影响深远。汉语拼音的引入,使得学汉字就不难了,更多人可以来感受汉字之美。此外,书中还展示了现代艺术字的创意,激发了小朋友们对未来汉字发展的无限遐想。

目录

导读
结绳记事,*早的文字密码
汉字究竟是谁发明的
它们是契刻符号,也是“汉字”
甲骨文是现代汉字的鼻祖
青铜器上的金文
大篆是方块字的鼻祖
秦朝统一文字:小篆
隶书,有点儿现代汉字的模样了
连笔草书,书写更快速
楷书,现代汉字手写体的标杆
楷书和草书共同孕育出行书
神奇的造字法:六书
宋体字:专为印刷而生的字体
汉字化繁为简,脱颖而出
漂洋过海的汉字
汉语拼音,帮你认识更多的汉字
各式各样的现代艺术字
这些有趣的汉字,你认识吗
未来的汉字会如何呢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结绳记事,*早的文字密码
在真正的文字诞生之前,人们为了记住发生过的重大事件,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记事方法,其中使用较多的就是结绳记事。
结绳记事来了
结绳记事相当于*早的文字密码。人们使用粗细不同的绳子,根据事件的性质、规模或数量等,在绳子上打成不同间距、大小和样式的结。这些结通常由部落首领或指定的记录者,遵循既定的规则来记录和解读,以此传递信息。
结绳有规律可循
人们用柔软、有韧性的树皮搓成细绳,然后将这些细绳整齐地排列并悬挂起来,开始打结。大事打大结,小事打小结。人们还利用植物染料,把细绳染成不同的颜色,每一种颜色代表一类事物。
好玩儿的记事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在中国的一些少数民族中,仍然保留着结绳记事的传统。独龙族在出远门时,每走一天就打一个绳结,以此来记录经过的天数。亲友间约定相聚,则用两根细绳,打上相等的结,各保存一根,每过一天或走了一天,就解一个结,等全部绳结解完,双方会准时出现在约定的地点。
结绳上的“字”你认识吗
人们在绳索或类似物件上打结以表达某种意思,用来传达信息、处理事件,这种做法留下了不少生动的“象形字”的影子。下面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傈僳(lìsù)族用结绳法来记账。
云南的哈尼族,借债时会用同样长的两根绳子打同样的结,双方各执一根作为凭证。
不只在中国,国外也有结绳 记事的传统。古秘鲁的印加印第安人会在绳子上打许多结头,结头离棒越近,表明事情越紧急。绳结的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含义:?结代表死亡,白结代表和平,红结代表战争。
结绳的新身份

结绳记事,*早的文字密码
在真正的文字诞生之前,人们为了记住发生过的重大事件,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记事方法,其中使用较多的就是结绳记事。
结绳记事来了
结绳记事相当于*早的文字密码。人们使用粗细不同的绳子,根据事件的性质、规模或数量等,在绳子上打成不同间距、大小和样式的结。这些结通常由部落首领或指定的记录者,遵循既定的规则来记录和解读,以此传递信息。
结绳有规律可循
人们用柔软、有韧性的树皮搓成细绳,然后将这些细绳整齐地排列并悬挂起来,开始打结。大事打大结,小事打小结。人们还利用植物染料,把细绳染成不同的颜色,每一种颜色代表一类事物。
好玩儿的记事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在中国的一些少数民族中,仍然保留着结绳记事的传统。独龙族在出远门时,每走一天就打一个绳结,以此来记录经过的天数。亲友间约定相聚,则用两根细绳,打上相等的结,各保存一根,每过一天或走了一天,就解一个结,等全部绳结解完,双方会准时出现在约定的地点。
结绳上的“字”你认识吗
人们在绳索或类似物件上打结以表达某种意思,用来传达信息、处理事件,这种做法留下了不少生动的“象形字”的影子。下面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傈僳(lìsù)族用结绳法来记账。
云南的哈尼族,借债时会用同样长的两根绳子打同样的结,双方各执一根作为凭证。
不只在中国,国外也有结绳 记事的传统。古秘鲁的印加印第安人会在绳子上打许多结头,结头离棒越近,表明事情越紧急。绳结的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含义:?结代表死亡,白结代表和平,红结代表战争。
结绳的新身份
文字产生以后,结绳仍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存在,只是它的意义发生了改变。其中,“米”“十”“S”形的绳结,都被赋予了各种情感和愿望。“同心”结更是成为爱情的信物。
汉字究竟是谁发明的
关于汉字的起源有很多传说,其中*有代表性的是仓颉造字。仓颉是中国古代传说中汉字的创造者,关于他的传说有很多,有人认为他是黄帝的史官,黄帝因结绳记事的方式不够准确,命仓颉造字。当然,也有一些其他的看法。但无论哪种传说,都彰显了古人对造字的伟大智慧。
仓颉是如何造字的
1.传说仓颉长相奇特,四只眼睛炯炯有神,特别擅长观察天上的星象、地上的鸟兽。由于他十分聪明,所以黄帝命他造字。
2.仓颉为了专心造字,在一座高台上修建了一所大房子。他苦思冥想,却没有想出好办法。
3.有一天,一只凤凰飞来,嘴里叼着的东西正好掉在仓颉面前。仓颉拾起来,看到上面有一个脚印,可他看不出,这是什么动物的脚印。
4.他问走过来的猎人。
5.仓颉听了猎人的话很受启发:世界上的任何东西,只要根据它的特征,画出图像,大家不就都能认识并记住它了吗?从此,仓颉开始仔细观察各种事物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创造出了“文”,后来又对“文”进行了规范,造就了“字”。
伏羲造字的传说
《史记·补三皇本纪》中有记载,伏羲是先于黄帝和神农氏的君主,他创造了书契,取代了原始的结绳记事。他用八卦记录占卜结果,这些八卦可以被视为*简单的文字或画符,算是文字的开始。那么,伏羲是如何创造出八卦的呢?
相传,在伏羲继位之后,人们经常因结绳记事的账目不清或账目被毁而发生争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伏羲心里十分着急,他日夜苦思冥想,想找到解决办法。终于有一天,他发现黄河里出现了一匹龙马,身上背着河图。伏羲根据这张河图,*终创作出了八卦。
尽管仓颉造字与伏羲发明书契的故事流传甚广,但它们均属于传说 ,尚未得到确凿史料的证实。文字的发明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不可能单独归功于某一个人。不过 , 这些古老传说中蕴含的古人对于文字创造的探索精神与不懈追求 , 值得我们学习。
它们是契刻符号,也是“汉字”
契刻与结绳记事类似,都是文字正式出现前的一种记事方式。契刻是以符号的方式,被古人刻在竹片、木片、陶器、兽骨上,用来记录当时发生的重要事件或数据。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古人是如何利用契刻符号,进行日常交流的。
符号被刻在竹片、木片上
古时候人们签订“契约”时,数目*重要。于是,人们就用契刻的方法,将数目用一定的线条作为符号,刻在竹片或木片上。然后,人们把这份契约从中间分开,一分为二,双方各执一半,两份完全吻合为凭证。
符号被刻在石壁上
契刻这一记事方式*初只是用来帮助记忆数目,类似债务凭证。后来,人们想到用图画代表某种具体的事物,于是开始在悬崖、峭壁、洞窟等地方刻画。人们在坚硬的石壁上雕凿图画,不单单是为了欣赏,更多是用来记事。
考古大发现
在内蒙古的阴山,有一个长约 300 千米的超大岩壁,上面凿刻了成千上万幅岩画。其中就有一些只用线条刻画出来的简单壁画。四个身上系着长长尾饰的舞者,手牵着手,正在欢快地跳舞,他们双臂挥舞,周围站满了人和动物。
符号被刻在陶罐上
随着火被人类发现和运用,人们掌握了烧陶的技术,在陶器上刻画花纹和图案。奇幻多变的几何图样、活泼奔放的飞鸟、神秘的人面鱼、生动的舞蹈人等,这些花纹和图案都代表着某种含义,和文字有着一定的关系。
距今 8000 年的裴李岗文化贾湖刻画符号
贾湖遗址位于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贾湖村。贾湖刻画符号是人类目前发现的*古老的契刻符号,它的发现表明,在距今 8000—9000 年的新石器时代,中原大地已出现了原始文字符号。
距今 7300 年的蚌埠双墩遗址刻画符号
双墩遗址出土了633件带有刻画符号的陶器,刻画内容主要和狩猎、捕鱼、网鸟、养蚕、种植等生活相关。
距今 8000—5000 年的大地湾刻画符号
大地湾遗址是中国彩陶的起源地。考古学家在大地湾遗址出土的陶片上发现了20多种刻画符号。这些发现丰富了我们对古代文字起源的认识。
距今 7000—5000 年的仰韶文化彩陶刻画符号
仰韶文化是分布在黄河中游的新石器文化,彩陶上的纹饰不仅有几何图形和线条,也有写实写意的图像,如鱼、猪、蛙、羊、人头之类;还有简单的刻纹及画纹,起到记号的作用。
距今 5000 多年的良渚文化刻画符号
良渚文化距今约 5300—4300 年,是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代表性考古学文化。据统计,目前在500余件良渚文化陶器上发现了总数超过 600个的刻符。
距今 5000 多年的大汶口陶尊刻画符号
在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发现的陶器中,不少刻有陶文符号。从陶文中能看出,文字大多以象形为基础,再经图画符号演变而来,*后加工成表意文字,其中的象形元素主要包括日、月、山、树等。
被刻在兽骨上的符号
随着人类文明的推进,人们也会把符号或者图形刻在兽骨上,用来表达某种含义。

作者简介

赵娜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馆员,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博士。
参与郑州博物馆新馆、殷墟博物馆新馆、大河村仰韶文化博物馆等基本陈列与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10余个原创性临时展览策划与实施。
获“国家文物局100个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和“2019年度四川省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