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807683377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5-01-01
- 条形码:9787807683377 ; 978-7-80768-337-7
本书特色
? 血与火写就的历史长卷中,每一分钟都有生命消逝。《士兵之死:世界阵亡简史》撕开战争的面纱,直击人性*深处的伤痛。这不是一本歌颂荣耀之书,而是一面探入身躯与灵魂的窥视镜,让我们得以直面那些被尘封的真相。
? 在这部震撼人心的著作中,作者迈克尔·史蒂文森以无比清醒的意识,揭示了战场上*赤裸的真实:没有慷慨激昂的口号,只有年轻生命在恐惧与痛苦中的呐喊;没有波澜壮阔的史诗,只有一个个鲜活个体被暴力碾碎的瞬间。
? 当我们习惯于将战争美化为英雄故事,或简化为冰冷数字时,这本书带给我们*深刻的警醒:在所有关于胜负与策略的叙事之下,战争的本质始终是一场关于死亡的悲剧。它撕碎了我们对战争浪漫化的幻想,将人带回*原始的人性现场。
? 在和平环境里,战争的硝烟虽然在不远处升起,但我们越来越趋向于用轻松的态度谈论战争,在游戏与影视中将其娱乐化。然而,正是这种不以为意,*容易让历史的悲剧重演。《士兵之死:世界阵亡简史》不仅是一部战争史著作,更是一面献给和平年代的警钟,提醒我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 唯有直面过去的真相,我们才能守护未来的希望。这本书值得每一个关心人类命运的读者,用心聆听那些逝去生命留下的箴言。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值得我们敬畏,没有什么比和平更需要我们珍惜。
内容简介
战争从不曾远离,它现身为宏大叙事,接近未尝亲历过它的每个人……除非我们深陷其中,坠入土与血,呼吸*后的呼吸,才有机会近距离一睹它的真实面目—— 从《伊利亚特》中的特洛伊战争,到伯罗奔尼撒半岛的斯巴达战场;从冷兵器时代的长弓,到迸发金属射流的现代爆炸装置;从无可挽回的致命感染,到战场上的紧急血浆输血……其间,消逝的是无以计数的鲜活生命。 本书巡视了古典时代、中世纪、殖民时代的战场,重新走进美国南北战争和两次世界大战,直至进入21世纪初的战事前线。在战争进程和历史叙事之外,目光凝注在士兵生命的*后时刻。 这是一部关于人类冲突和战争的深刻敏感的历史,为观察战争行为本身提供了前所未见的视角。书中呈列了千百年来导致士兵在战斗中死亡的诸多细节,以充分的论述提供了对战斗本质、文化差异以及人类本身不变品质的深入反思。每个士兵的死亡都是一个现场,这不仅仅是与战役相连的冰冷数字,更是那些献出生命的具体的人的故事。它所牵出的,是让他们走向命运终局的心理和文化压力。 如果我们仔细聆听现代战场上的声音,也能清楚地听到远古战场上的回声。 “我敏锐地意识到,写这本书的过程就好比走钢丝。不描述可怕的场景,就无法写出暴力和死亡。但人通常不是在发出高雅的叹息后优雅地倒地死去。他们往往是在一连串尖叫和鲜血中离开人世,被打入另一个世界。如何不在迎合暴力癖好的前提下对此做出公正评价?走钢丝的要求很高。我只能尽己所能慢慢前行。” ——迈克尔?史蒂文森
目录
序 言
**章 **滴血:古代战斗中的死亡与英雄主义
第二章 不要归与人类,要归与上帝:中世纪战场上的杀伤
第三章 可怖的惊雷:黑火药时代的战场致命性
第四章 无上荣耀,无间地狱:美国南北战争
第五章 鲜血投资:殖民战争中的杀戮与报偿
第六章 献祭的高台:**次世界大战中的“西进”
第七章 幽灵公会: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死亡
第八章 泥沼里的钻石:现代战争中的死亡与英雄主义
附 录 发发慈悲:战场医学简史
致 谢
注 释
参考文献
相关资料
强烈、具体、扣人心弦……那些逝者的经历细节震撼到令人无可回避,由此产生的同情和理解让我们对他们充满敬意。此书永远都不是逃避现实的读物,它对历史细节的执着和对原始勇气的颂扬让人难以抗拒。——珍妮特·马斯林(Janet Maslin),《纽约时报》 毫无疑问,这是我在过去四分之一个世纪里遇到的*重要的军事史著作之一——全面、可读、专注对人性的分析和研究,感人至深,充满启示,足以令人铭记。——蒂姆·奥布莱恩(Tim O'Brien),《士兵的重负》(The Things They Carry)和《追寻艾西托卡》(Going After Cacciato)作者序言
(节选)
纪念可以使我们免于遗忘,这种想法可能只是历史学家们炮制出来的假象,但回忆和纪念的行为也确实会唤起一种与人类历史一样古老的魔力。这是一种与先人的和解:纪念是给无法安息的死者的礼物。这与著名军医、诗人约翰·麦克雷(John McCrae,1918年死于佛兰德斯)在**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写下的名句不谋而合:“如果你背弃了与逝者的约定,我们将永不安眠。”麦克雷的本意在于号召年轻人团结在共同的旗帜下。对我来说,这名言却有着一种完全不同但同样强大的吸引力。
本书描述了士兵们如何死于战争。这一对战争核心事实的探索既承认战争的罪恶,也试图尊敬履行战争义务的行为。但需要澄清的是,对死于战场的勇士报以敬意,并不意味着对军国主义的推崇和宣扬(好战分子的叫嚣和苍鹰的尖叫一样,永远响亮而清晰)。同时也不代表我们认为每个死于战场的人都是英雄——英雄这个词早已被我们的小丑政客及其帮凶媒体用滥了,早已失去了原有的荣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牺牲于 1944 年的战争诗人阿伦·刘易斯(Alun Lewis)曾这样形容:“聒噪的政客,激励我们杀戮。”事实上,我希望通过尽可能忠实地还原战争中的死亡,并在我绵薄的能力范围之内尽力考虑其复杂性——换句话说,尽可能用人道的方式来对待这个血腥的苦业——来向战死的人致敬,使他们免受愤世嫉俗者和沙文主义者的诋毁。
古老的战争在被封存于历史的福尔马林中之前,曾经是真实的。它们混乱而血腥,令人震惊的直接,乃至语言难以表述。阅读战争和死亡与亲身经历它们完全是两码事。当鲜血干涸、痛苦消退时,战争就会褪变出一种讨喜的形态,就像嶙峋的岩石在海浪持续的冲刷下被打磨得光滑那样。远远望去,它们变得浪漫了,那些被杀死的士兵——我们的怀旧感,魔术般地将他们从粉碎撕裂他们的暴力中剥离出来——沐浴在“*伟大一代”或诸如此类的高尚词汇的金色光环中。恶臭和尖叫让位于振奋人心的画面。死亡的痛苦在战争纪念馆和电影中令人鼓舞的英雄姿态的映照下冰雪消融,被人们遗忘。我们就这样被历史的温馨和笃信包裹着。
纳粹德国国防军步兵盖伊·萨耶(Guy Sajer)写下了他在二战欧洲东线战场上的战斗经历,他在自己的回忆录《被遗忘的士兵》(Forgotten Soldier, 1967)中这样写道:
序言
(节选)
纪念可以使我们免于遗忘,这种想法可能只是历史学家们炮制出来的假象,但回忆和纪念的行为也确实会唤起一种与人类历史一样古老的魔力。这是一种与先人的和解:纪念是给无法安息的死者的礼物。这与著名军医、诗人约翰·麦克雷(John McCrae,1918年死于佛兰德斯)在**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写下的名句不谋而合:“如果你背弃了与逝者的约定,我们将永不安眠。”麦克雷的本意在于号召年轻人团结在共同的旗帜下。对我来说,这名言却有着一种完全不同但同样强大的吸引力。
本书描述了士兵们如何死于战争。这一对战争核心事实的探索既承认战争的罪恶,也试图尊敬履行战争义务的行为。但需要澄清的是,对死于战场的勇士报以敬意,并不意味着对军国主义的推崇和宣扬(好战分子的叫嚣和苍鹰的尖叫一样,永远响亮而清晰)。同时也不代表我们认为每个死于战场的人都是英雄——英雄这个词早已被我们的小丑政客及其帮凶媒体用滥了,早已失去了原有的荣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牺牲于 1944 年的战争诗人阿伦·刘易斯(Alun Lewis)曾这样形容:“聒噪的政客,激励我们杀戮。”事实上,我希望通过尽可能忠实地还原战争中的死亡,并在我绵薄的能力范围之内尽力考虑其复杂性——换句话说,尽可能用人道的方式来对待这个血腥的苦业——来向战死的人致敬,使他们免受愤世嫉俗者和沙文主义者的诋毁。
古老的战争在被封存于历史的福尔马林中之前,曾经是真实的。它们混乱而血腥,令人震惊的直接,乃至语言难以表述。阅读战争和死亡与亲身经历它们完全是两码事。当鲜血干涸、痛苦消退时,战争就会褪变出一种讨喜的形态,就像嶙峋的岩石在海浪持续的冲刷下被打磨得光滑那样。远远望去,它们变得浪漫了,那些被杀死的士兵——我们的怀旧感,魔术般地将他们从粉碎撕裂他们的暴力中剥离出来——沐浴在“*伟大一代”或诸如此类的高尚词汇的金色光环中。恶臭和尖叫让位于振奋人心的画面。死亡的痛苦在战争纪念馆和电影中令人鼓舞的英雄姿态的映照下冰雪消融,被人们遗忘。我们就这样被历史的温馨和笃信包裹着。
纳粹德国国防军步兵盖伊·萨耶(Guy Sajer)写下了他在二战欧洲东线战场上的战斗经历,他在自己的回忆录《被遗忘的士兵》(Forgotten Soldier, 1967)中这样写道:
太多人在了解战争的时候心态太过轻松。他们坐在舒适的扶手椅上,双脚放在火炉边,随意浏览着凡尔登或斯大林格勒的消息——心里说不定还在想着第二天的工作。一个人真的应该在被迫的、不舒服的情况下阅读这种消息,一边读一边庆幸不是自己在泥洞里写下这样一封信,描述那些可怕的事。人们应该在*糟糕的环境中阅读有关战争的内容,在一切都糟糕到极点的环境中,和平时期的痛苦是如此微不足道,不值平添白发。在安宁的生活中没有什么是真正了不得的事。人们应该在疲惫时,在深夜,站立着阅读关于战争的内容,就像此刻我写下这篇文章的黎明时分……
萨耶在沙地上划下了界线,只有那些经历过战争的人才能越过它。其他人至多不过是诚实的观察者,甚至可能是*令人不齿的偷窥者——正如反战诗人西格夫里·萨松指控的那样,“听得兴奋,因肮脏和危险的故事而激动”。正如我在写这本书时所敏锐意识到的,命运的眷顾让我免受战争摧残。就像轮盘赌游戏里的幸运一转,我出生的时间和地点让我的小命得以保存。这是一个我既不能感到骄傲也并不觉得抱歉的事实。那些像萨耶一样的人则活在界线的另一边,他们可以被人观察,但没人可以加入。
作者简介
迈克尔·史蒂文森(Michael Stephenson) 美国作家,国家地理杂志《战场:地理与战争史》编辑,军事读书俱乐部编辑。长期关注军事出版,除本书外,著有《爱国者之战:独立战争中的战斗》(Patriot Battles:How the War of Independence was Fought)。现居纽约市。
-
民众政府
¥9.5¥25.0 -
毛泽东选集(1-4)
¥80.0¥97.5 -
(平装)二战战史
¥17.1¥45.0 -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13.0¥28.0 -
行省制度研究
¥11.2¥30.0 -
毛泽东选集(全四册)普及本
¥72.9¥81.0 -
国共两党关系概论
¥5.5¥13.0 -
毛泽东自述(增订本)
¥41.6¥58.0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36.0¥48.0 -
冲动的美国
¥27.2¥69.0 -
(平)邓小平时代
¥58.2¥88.0 -
布朗基文选
¥12.9¥17.0 -
共产党宣言
¥7.3¥19.8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雪莱政治论文选/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8.2¥20.0 -
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
¥11.5¥35.0 -
公众舆论与北洋外交
¥18.6¥55.0 -
中华民国外交史(1911-1921)
¥18.4¥58.0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海军战略
¥26.2¥42.0 -
新政治科学
¥10.1¥26.0 -
解密档案中的张国焘
¥19.6¥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