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72272912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4-06-01
  • 条形码:9787572272912 ; 978-7-5722-7291-2

本书特色

沙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沙漠治理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一项世界性难题。作为世界上受土地沙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十分重视沙地沙漠生态修复治理,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本书是中国沙漠治理的成功经验与技术创新综述,能够为我国的沙漠化防治工作进一步增智赋能,向世界提供沙漠治理的“中国方案”。图书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内容简介

本书从学科发展史、科学传播视角梳理沙漠学科建立、发展和应用的历程,系统总结、深入阐述我国70余年来沙漠治理路径选择与技术创新,展示我国在不同地貌风沙灾害方面所做的科学研究、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典型实践案例,为我国乃至世界沙漠治理和风沙区生态恢复与重建、沙漠科学等相关领域的理论创新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目录

绪 论 中国沙漠与沙漠治理

**部分 科学治沙篇
第1章 以包兰铁路宁夏沙坡头段为代表的沙漠铁路治沙模式
第2章 以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为代表的沙漠公路治沙模式
第3章 以青藏铁路格拉段为代表的高寒地区铁路风沙防治模式
第4章 以敦煌莫高窟为代表的沙漠戈壁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治沙模式
第5章 以华南沿海为代表的海岸风沙危害综合防护体系与防治模式
第6章 以策勒为代表的沙漠绿洲治沙模式:
流动沙漠绿洲防沙体系建设
第7章 以莫索湾为代表的固定半固定沙漠绿洲治沙模式:干旱区近自然人工防沙植被建设
第8章 以临泽为代表的沙漠绿洲治沙模式:干旱荒漠化地区生态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9章 以科尔沁沙地奈曼旗为代表的沙漠化防治和土地利用模式
第10章 以黄淮海平原为代表的沙地改造利用治沙模式
第11章 以库布其沙漠为代表的“产、学、研”结合沙产业开发
治沙模式
第12章 以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为代表的绿洲防护林与沙产业相结合
的防沙治沙模式
第13章 以毛乌素沙地为代表的半干旱地区沙漠化土地治理与开发模式

第二部分 典型案例篇
第14章 兰考县“贴膏药、扎针”沙丘治理
第15章 塞罕坝机械林场植树造林治沙止漠
第16章 山西右玉“六注重”防沙治沙
第17章 宁夏从“治沙”到“用沙”蹚新路
第18章 陕西定边“公司+农户+基地”治沙又致富
第19章 古浪八步沙林场荒漠化防治
第20章 阿克苏柯柯牙大型防风固沙林
第21章 山南市“生态化治沙,产业化扶贫”防沙治沙
第22章 陕北毛乌素沙地飞播造林防沙治沙

结 语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治沙经验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屈建军,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二级),甘肃省风沙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三十多年来坚持风沙灾害防治工作**线,在高寒地区青藏铁路沙害形成机理及防治技术、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风沙危害防治、东南沿海重要设施区海岸风沙危害综合防护体系、鸣沙发声机理的科学发现与修复技术、防沙新材料研制和行业标准制定等方面做出了开创性工作。已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防沙治沙标兵、中科院“科苑名匠”等荣誉称号。曾凡江,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新疆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新疆策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新疆荒漠植物根系生态与植被修复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方向为干旱区植物生态学,目前主要从事荒漠生态系统退化机制及修复技术方面研发工作。承担包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课题)、国家重点研究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新疆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新疆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等科研项目30余项。祝魏玮,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理事、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新闻联络处处长、主任记者。主要研究方向:科学传播、科技新闻传播、传媒经济与创新管理、融媒体创新发展等。长期从事科学传播重大选题的策划与实施、科技政策咨询报告的选题策划与撰写、科学传播理论研究与实践。曾获“全国科技报系统优秀作品奖”“中国科学院科星新闻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