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0711510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88
  • 出版时间:2025-03-01
  • 条形码:9787510711510 ; 978-7-5107-1151-0

本书特色

★实用主义者的浪漫突围,哲学是*高级的生活技巧

深夜emo时,用“西西弗斯神话”对抗内耗;分手纠结时,用“鳄鱼法则”告别沉没成本。那些曾被束之高阁的哲学概念,在这里成了解决职场纠纷、情感困惑的速效救心丸。书中每个章节都是可实操的认知工具,就连理发师该不该给自己剪发的古老命题,都能成为拆解PUA套路的犀利武器。


★口袋里的智慧棱镜,掌心中的思维革命

掌心小本随身携带,锁线装订实现180°平摊阅读。每章5分钟轻量阅读,奶茶等号时刷完存在主义,火锅上菜前参透虚无主义,厕所摸鱼间隙还能用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怼翻甲方。


★萌趣插画中的哲思漫步,烧脑治愈间的思维火花

50余幅稚趣可爱的手绘插图让哲学秒变聊天表情包,你将在萌趣画面跃然纸上的瞬间,秒懂晦涩哲思,体验烧脑与治愈的冰火交响。每一页哲学诘问都像老友围炉夜话,指尖轻叩书页的脆响是思辨的节奏,眉梢微扬的顿悟是智慧的火花。


★社科院专家的多维解读,权威视角的深度剖析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研究员王幸华博士,她将尼采的语言哲学转化成反道德绑架话术库,让康德的绝对律令成为拒绝996的理论武器。这不仅是学界权威的降维科普,更是一个哲学手艺人把《纯粹理性批判》揉碎了拌进麻辣香锅的跨界实验——每一勺都带着知识分子的清醒与烟火气的温度。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趣味哲学手册,从古希腊悖论到现代思想实验,精选100个经典哲学命题,化繁为简,拆解成五大生活化思考模块。 逻辑训练:20个悖论打破思维惯性 破解困局:21个难题推演人生解法 提升认知:21种视角重构世界真相 个人成长:20种智慧指引心灵成长 思维工具:18把利器切割混沌现实 全书搭配50余幅稚趣可爱的手绘插图,32开掌心小本随身携带,通勤、等餐、睡前随手翻,在零碎时间里完成一场思维瑜伽。

目录

第1章 探索思维的边界,挑战逻辑的局限

001 薛定谔的猫 002

002 鳄鱼悖论 005

003 鸡蛋问题 008

004 理发师悖论 011

005 无限酒店悖论 014

006 匹诺曹悖论 017

007 全能悖论 020

008 乌鸦悖论 022

009 阿基里斯悖论 025

010 飞矢不动悖论 028

011 二分法悖论 031

012 白马非马 033

013 濠梁之辩 036

014 彩票悖论 039

015 第二十二条军规 041

016 卢克莱修的矛 044

017 意外考试悖论 046

018 外祖母悖论 049

019 半费之讼 052

020 说谎者悖论 055

021 堂吉诃德悖论 057


第2章 人生是旷野,而非轨道

022 电车难题 062

023 定时炸弹 065

024 康德的斧头 068

025 “先救谁”的问题 070

026 卡涅阿德斯船板 073

027 游叙弗伦困境 076

028 无知之幕 078

029 空船理论 080

030 劳动异化 082

031 乌托邦 085

032 异托邦 088

033 器官移植问题 091

034 液态社会 093

035 兼爱非攻 096

036 隐身戒指 099

037 诺奖得主 102

038 娱乐至死 104

039 无辜的罪犯 106

040 洛克的密室 108

041 自由与选择 111


第3章 这世界没有真相,只有视角

042 倒下的树 116

043 空地上的奶牛 119

044 缸中之脑 122

045 费米悖论 125

046 色盲悖论 127

047 美诺悖论 129

048 庄周梦蝶 131

049 沙堆悖论 134

050 洞穴理论 136

051 洛伦兹的蝴蝶 138

052 中文房间 141

053 黑白玛丽 143

054 内格尔的蝙蝠 146

055 精神助产术 149

056 万物流变 153

057 孪生地球 155

058 关节炎思想实验 157

059 笛卡尔的恶魔 160

060 理性的铁笼 163

061 拉普拉斯妖 166

062 作者之死 169


第4章 先成为自己的山,再去找心里的海

063 忒修斯之船 174

064 西西弗斯 176

065 德尔斐神谕 178

066 上帝已死 181

067 他人即地狱 183

068 荷花效应 186

069 快乐主义 188

070 存在先于本质 191

071 专一的快乐主义 193

072 人的三种绝望 195

073 平庸之恶 198

074 酒神精神 200

075 超级斯巴达人 203

076 单面人 205

077 上帝的计划 208

078 超人哲学 210

079 斯多亚不动心 212

080 幸福体验机 215

081 犬儒主义 217


第5章 决策是瞬间的抉择,而人生是永恒的演绎

082 囚徒困境 222

083 帕斯卡赌注 224

084 车库里的喷火龙 226

085 奥卡姆剃刀原理 229

086 汉隆剃刀 232

087 牛顿的烈焰激光剑 234

088 希钦斯剃刀 237

089 **性原理 239

090 所罗门悖论 242

091 萨根标准 245

092 麦穗理论 247

093 黑天鹅理论 250

094 睡美人问题 253

095冰山理论 256

096 密涅瓦的猫头鹰 258

097 向死而生 260

098 布里丹之驴 262

099 赌徒的谬误 265

100 协和谬误 268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薛定谔的猫
这只猫到底是生是死?
设想在一个封闭的盒子里,放有以下几件物品:一只猫,一个铁锤,一个开关,一个毒药瓶,还有放射性元素。如果放射性元素发生了衰变,就会触发开关,开关打开之后,铁锤就会落下,打破毒药瓶,释放出毒气,猫当场毙命。反之,如果放射性元素没有发生衰变,猫就不会被毒死。
这个实验*大的疑问是,这只猫到底是生是死?因为在盒子被打开之前,我们无法知道放射性元素是否已经衰变,猫的生死似乎成为一个悬而未决的谜。
人们可能会误解为,在盒子未被打开的状态下,猫处于一种“既死又活”的叠加态。这种理解其实是一个误区,在盒子被打开之前,猫的生死虽然尚未确定,但已经在一种确定的状态中,只是我们无法得知这个结果。
我们用通俗易懂的话来形容一下:你手里有一枚硬币,你将它抛出去,是正面还是反
面?如果你不看它,那么硬币的状态就既是正面又是反面;如果你看了结果,那么这种不确定的状态就被打破了,只会出现唯一的状态。这可以用“薛定谔的猫”来形容。
“薛定谔的猫”其实是在讨论一种不确定的、变幻莫测的、难以捉摸的状态。这个状态若没有人观察,就会一直处于不确定中,只要有人观察,它就会转换成唯一的状态。

小贴士
薛定谔的猫不仅是一个物理学概念,更是一种流行的比喻,用来形象地描述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事件。就像换季时的天气,可以晴空万里又突然大雨倾盆,可以同时艳阳高照和冷风呼啸。这不也是“薛定谔的天气”吗?


002鳄鱼悖论 薛定谔的猫

这只猫到底是生是死?

设想在一个封闭的盒子里,放有以下几件物品:一只猫,一个铁锤,一个开关,一个毒药瓶,还有放射性元素。如果放射性元素发生了衰变,就会触发开关,开关打开之后,铁锤就会落下,打破毒药瓶,释放出毒气,猫当场毙命。反之,如果放射性元素没有发生衰变,猫就不会被毒死。

这个实验*大的疑问是,这只猫到底是生是死?因为在盒子被打开之前,我们无法知道放射性元素是否已经衰变,猫的生死似乎成为一个悬而未决的谜。

人们可能会误解为,在盒子未被打开的状态下,猫处于一种“既死又活”的叠加态。这种理解其实是一个误区,在盒子被打开之前,猫的生死虽然尚未确定,但已经在一种确定的状态中,只是我们无法得知这个结果。

我们用通俗易懂的话来形容一下:你手里有一枚硬币,你将它抛出去,是正面还是反

面?如果你不看它,那么硬币的状态就既是正面又是反面;如果你看了结果,那么这种不确定的状态就被打破了,只会出现唯一的状态。这可以用“薛定谔的猫”来形容。

“薛定谔的猫”其实是在讨论一种不确定的、变幻莫测的、难以捉摸的状态。这个状态若没有人观察,就会一直处于不确定中,只要有人观察,它就会转换成唯一的状态。


小贴士

薛定谔的猫不仅是一个物理学概念,更是一种流行的比喻,用来形象地描述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事件。就像换季时的天气,可以晴空万里又突然大雨倾盆,可以同时艳阳高照和冷风呼啸。这不也是“薛定谔的天气”吗?



002鳄鱼悖论

我会不会吃掉你的小孩?

据说,在古希腊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条鳄鱼抢走了一个小孩,它对孩子的母亲说:“我会不会吃掉你的小孩?答对了,孩子还给你;答错了,我就吃了他。”孩子的母亲回答:“你会吃了他吧。”鳄鱼听了非常得意,就对这位母亲说:“你猜对了,我就是要吃掉你的孩子。”这时母亲急忙阻止道:“既然我说对了,你就应该放过我的孩子,请你把孩子还给我。”鳄鱼瞬间愣住了,心想:“对呀,如果我吃了这孩子,她就答对了,这样我就要把孩子还给她;可是,如果我把孩子还给她,她不就答错了吗?这样我就可以吃掉孩子了吧,但如果我吃掉孩子,不是证明她答对了吗?还是不能吃。”

鳄鱼之所以会陷入悖论,是因为它的思维出现了混乱。鳄鱼正确的思维过程应当是:我现在有一种欲望,想吃掉或不想吃掉这个孩子,你要猜出是哪一种。如果你答对了,我就把孩子还给你。如果你答错了,我就把孩子吃掉。你要么答对,要么答错,所以,我要么把孩子还给你,要么把孩子吃掉。

它本来应当按照自己提问前的欲望来判断孩子母亲的回答是否正确,但却把孩子母亲的选择导致的后果当成了判断其回答是否正确的标准,于是把一个清楚明确的问题,弄成了一个纠缠不清的“悖论”。


小贴士

“鳄鱼悖论”提醒我们,在做出承诺或制定规则时,要仔细考虑其可能带来的后果和逻辑上的自洽性,以避免陷入类似的悖论困境。


作者简介

王幸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美国田纳西大学诺克斯维尔分校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伦理学、政治哲学。注重哲学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结合,对当代哲学的研究产生了积极影响。代表作品有《自尊的伦理学》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