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22747002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1cm
- 页数:290页
- 出版时间:2025-03-01
- 条形码:9787522747002 ; 978-7-5227-4700-2
本书特色
从湿润富饶的南太平洋沿岸,到酷寒贫瘠的高山冻原,印加帝国以其辉煌成就和独特魅力,书写了一段没有文字却震撼人心的历史。印加人在南美洲的土地上创造了无数奇迹,马丘比丘古城、库斯科的太阳神庙、以及错综复杂的交通系统,无一不彰显着其文明的高度发达。本书梳理了印加起源和发展的脉络,阐释了印加人独特而深厚的自然崇拜,更深入印加社会的末梢,展现各族群在这个有机整体中的一食一饮、一举一动。本书作者考据了不同文献的来源和背景,让以绳结叙事的印加帝国不再沉默,赋予印加人失落已久的历史回声。
内容简介
在其全盛时期,印加人及其创造的古老文明达到了南美洲文明的顶峰。印加人是杰出的工程师,他们被称为“美洲的罗马人”,他们将安第斯山脉令人目眩、充满挑战的地理环境改造成能够养活数百万人的肥沃地区,并建造了马丘比丘的精美建筑、绳结编织的悬索桥以及纵横交错、绵延数万千米的道路网。
本书是对美洲*伟大的帝国之一——印加的全面介绍。本书探索了印加人的起源和历史,包括其经济、社会、技术和信仰。作者再次审视了前人的理论,重新解释了印加帝国扩张的时间线、其政治组织和女性在印加社会中的角色,同时展示了印加的遗产是如何延续至今的。
目录
【本书目录】
大事年谱001
前 言001
第1章 塔万廷苏尤:印加之地 011
第2章 扩张:神话、历史与考古 039
第3章 权威、信仰与意识形态069
第4章 技术与建筑 091
第5章 养育一个帝国121
第6章 印加帝国的政治权力 153
第7章 危机、疫病及崩溃177
第8章 从现在看过去209
文献综述231
参考文献 243
致谢 267
图片提供鸣谢 270
重要译名对照 273
相关资料
在关于 “失落文明”系列丛书中,我们不得不问自己:印加文明到底是怎样失落的?提出这个问题的原因很简单。许多其他古代文明,如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或古印度文明,在遥远的过去就消失了,但印加文明则是在我们的历史时段内崩溃的。研究表明,现代时期(the modern era)始于15世纪,伴随着欧洲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时代 (the Age of Discovery)的到来,到1492年,欧洲人发现了美洲,迎来了**个真正相互联系的全球化世界,尽管这个世界建立在殖民、剥削和掠夺的基础上。相比之下,印加帝国的*后一个残余政权——比尔卡班巴 (Vilcabamba)———栖息在前印加帝国郁郁葱葱的东部低地雨林中,*终在 1572年被打败。它的*后一个独立的统治者图帕克·阿马鲁 (Tupac Amaru),*后一位萨帕印加 (sapa Inca)———sapa Inca为盖丘亚语,意为 “独一无二的印加” ——在西班牙总督弗朗西斯科·德·托莱多的命令下,同年在库斯科(Cuzco)——曾经的帝国都城——的中心广场被公开斩首。但是,有关印加帝国及其人民的具体知识,在16世纪和17世纪早期的毁灭和混乱之后依然存在。四百多年前,印加帝国消失了;它在这一历史时期的消亡意味着,在这片土地上,仍然可以找到与安第斯山脉过去的文明直接和间接的联系。在秘鲁和玻利维亚——印加帝国的核心地区——尤其如此,原住民仍然占人口的50%以上,印加帝国的两种主要语言——盖丘亚语和艾马拉语(Aymara)仍广泛使用。除了语言,这片土地上的传统、信仰和世界观都可以追溯到欧洲人到来之前的本土文化,并与印加文明联系在一起。在本书中,我们要分析的正是这一点:唤醒印加文明的过去,同时深入研究它对前印加帝国版图,特别是秘鲁的现在和未来的影响。
……
继 “印加文明到底是怎样失落的?”这一问题后,随之而来的是更深层次的疑问,也是本书的核心:为什么是印加文明?为什么是他们成为南美洲文明的顶峰?什么因素注定了他们的荣耀,而一旦获得了权力,他们又是如何维持的?事实上,许多迷恋过去的旅行者和现在的游客一样,在领略安第斯中部高地极端的气候、海拔和景观时想知道,在这片严酷且贫瘠的土地上,谁能勉强维持生
计,更不用说建立一个帝国了。然而事实是,印加帝国的核心区域曾是瓦里帝国 (Wari)和蒂亚瓦纳科帝国(Tiahuanaco)的所在地,分别位于今天的秘鲁南部和玻利维亚北部,甚至更早的时候,秘鲁北部高地是传播广泛的查文崇拜的发源地。事实上,虽然安第斯山脉中部的沿海地区是同样壮观的前西班牙文明的发源地,如纳斯卡 (Nazaca)、莫切 (Moche)和奇穆(Chimor),但在安第斯山脉向外扩张的帝国始终位于高地地区。沿海文化倾向于停留在海岸地区,只短暂地进入高地;相反地,高地的查文、瓦里、蒂亚瓦纳科和印加诸帝国从沿海地区一直延伸到热带森林。
在关于 “失落文明”系列丛书中,我们不得不问自己:印加文明到底是怎样失落的?提出这个问题的原因很简单。许多其他古代文明,如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或古印度文明,在遥远的过去就消失了,但印加文明则是在我们的历史时段内崩溃的。研究表明,现代时期(the modern era)始于15世纪,伴随着欧洲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时代 (the Age of Discovery)的到来,到1492年,欧洲人发现了美洲,迎来了**个真正相互联系的全球化世界,尽管这个世界建立在殖民、剥削和掠夺的基础上。相比之下,印加帝国的*后一个残余政权——比尔卡班巴 (Vilcabamba)———栖息在前印加帝国郁郁葱葱的东部低地雨林中,*终在 1572年被打败。它的*后一个独立的统治者图帕克·阿马鲁 (Tupac Amaru),*后一位萨帕印加 (sapa Inca)———sapa Inca为盖丘亚语,意为 “独一无二的印加” ——在西班牙总督弗朗西斯科·德·托莱多的命令下,同年在库斯科(Cuzco)——曾经的帝国都城——的中心广场被公开斩首。但是,有关印加帝国及其人民的具体知识,在16世纪和17世纪早期的毁灭和混乱之后依然存在。四百多年前,印加帝国消失了;它在这一历史时期的消亡意味着,在这片土地上,仍然可以找到与安第斯山脉过去的文明直接和间接的联系。在秘鲁和玻利维亚——印加帝国的核心地区——尤其如此,原住民仍然占人口的50%以上,印加帝国的两种主要语言——盖丘亚语和艾马拉语(Aymara)仍广泛使用。除了语言,这片土地上的传统、信仰和世界观都可以追溯到欧洲人到来之前的本土文化,并与印加文明联系在一起。在本书中,我们要分析的正是这一点:唤醒印加文明的过去,同时深入研究它对前印加帝国版图,特别是秘鲁的现在和未来的影响。
……
继 “印加文明到底是怎样失落的?”这一问题后,随之而来的是更深层次的疑问,也是本书的核心:为什么是印加文明?为什么是他们成为南美洲文明的顶峰?什么因素注定了他们的荣耀,而一旦获得了权力,他们又是如何维持的?事实上,许多迷恋过去的旅行者和现在的游客一样,在领略安第斯中部高地极端的气候、海拔和景观时想知道,在这片严酷且贫瘠的土地上,谁能勉强维持生
计,更不用说建立一个帝国了。然而事实是,印加帝国的核心区域曾是瓦里帝国 (Wari)和蒂亚瓦纳科帝国(Tiahuanaco)的所在地,分别位于今天的秘鲁南部和玻利维亚北部,甚至更早的时候,秘鲁北部高地是传播广泛的查文崇拜的发源地。事实上,虽然安第斯山脉中部的沿海地区是同样壮观的前西班牙文明的发源地,如纳斯卡 (Nazaca)、莫切 (Moche)和奇穆(Chimor),但在安第斯山脉向外扩张的帝国始终位于高地地区。沿海文化倾向于停留在海岸地区,只短暂地进入高地;相反地,高地的查文、瓦里、蒂亚瓦纳科和印加诸帝国从沿海地区一直延伸到热带森林。
在现代安第斯高原看到荒凉和贫困的旅行者及游客没有意识到这一地区蕴藏着无限的财富和巨大的潜力。它的活力和多样性基于从海岸到高地、从山间峡谷到亚马孙丛林边缘的不同生态环境的丰厚的经济资源 (在某些地区,不到 250千米就能从太平洋沿岸直达亚马孙河流域)。这些构成了美洲有史以来*大的本土帝国的生产支柱。在鼎盛时期,印加帝国沿着海岸和安第斯山脉的中央山脊,从哥伦比亚南部一直延伸到智利和阿根廷西北部,向东延伸到亚马孙盆地 (Amazon Basin)。帝国人口可能超过 1500万,帝国内遍布城市、道路、庙宇,有贵族和行政人员,专业的常备军队也开始出现,这个青铜时代帝国的复杂性和规模令人难以置信。
印加帝国起源于秘鲁南部高地的库斯科地区,面积超过200万平方千米。然而在其存在的时间里,它几乎因丛林、山脉和南太平洋而与其他主要文化隔绝,以至于印加文明,甚至南美洲文明,很大程度上独立于外界的影响———类似于中美洲地区———而发生,从而发展出了一种独特的南美洲世界观和行为方式。例如,印加人的特点是从他们以奇普为基础的 “书写”,延伸到几乎完全没有流通货币,以及高度信奉万物有灵论的地方和国家宗教。在本书中,我们要在南美洲的生态和地理框架内探索印加文化、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以及印加帝国是如何在15世纪崛起并统治南美洲西部的。我们将关注他们的神话、历史和信仰,以及即使在帝国崩溃之后,有关他们的记忆如何激励了16世纪到21世纪的几代人。*后,我们要思考印加文明的持续影响:这种影响对整个安第斯地区的人们仍然非常重要。
作者简介
凯文·莱恩(Kevin Lane)
阿根廷国家科学技术研究委员会高级研究员,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文化研究所成员。在南美考古学、历史学和文化方面有大量著作发表。
译者简介:唐建清
南京大学文学院退休教师,主要译著有《夜色温柔》《一九八四》《在中国屏风上》《独抒己见》《安托南·阿尔托》《大转向: 世界如何步入现代》《丑陋的文艺复兴》《马基雅维利: 他的生活与时代》《亲爱的温斯顿:丘吉尔首相与母亲四十年的通信》《文学批评的革命者:五位改变我们阅读方式的批评家》《天才群星闪耀:1922,现代主义元年》等。
审校人简介:龙啸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山东大学考古学博士,哈佛燕京学社2016—2017年度访问研究员(Visiting Fellow)。主要研究方向为聚落考古、中美洲考古等。
-
人类酷刑简史
¥33.0¥59.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22.1¥49.0 -
安史之乱
¥24.1¥68.0 -
书架上的近代中国:一个人的阅读史
¥22.8¥49.0 -
华戎交汇在敦煌
¥20.3¥58.0 -
正说明朝十六帝
¥27.9¥49.8 -
敦煌学新论(增订本)
¥41.8¥68.0 -
中国近代史
¥13.7¥39.8 -
1956:觉醒的世界
¥19.6¥58.0 -
中国历史常识
¥16.9¥49.8 -
汉朝其实很有趣
¥10.5¥38.0 -
生命之种:从亚里士多德到达.芬奇.从鲨鱼牙齿到青蛙短裤.宝宝到底从哪里来
¥16.6¥52.0 -
天人合一:中国古代科技简史
¥7.8¥25.0 -
无泪而泣 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的特别工作队
¥24.1¥68.0 -
1688年的全球史
¥44.5¥78.0 -
法国大革命
¥20.0¥56.0 -
大家小书-笔祸史谈丛
¥7.3¥18.0 -
宋朝文人的朋友圈
¥19.9¥59.0 -
历史的沸点-两晋十六国的二十张面孔-第二卷
¥16.8¥48.0 -
清朝穿越指南
¥15.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