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循证中医药学理论与实践

包邮循证中医药学理论与实践

1星价 ¥49.8 (7.7折)
2星价¥49.8 定价¥6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7375252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5-03-20
  • 条形码:9787117375252 ; 978-7-117-37525-2

本书特色

疗效是中医药存续和发展的根本。近现代以来,中医药一直积极地在多元自然科学领域寻求新方法,将自身的疗效表达清楚,以期获得更广泛的国际认可,造福人类健康。伴随着循证医学的理念和方法进入我国,循证中医药的发展紧随其后,在中医药领域广泛推行临床研究与系统评价方法,使疗效证据、试验质量的理念深入人心。

内容简介

本书将系统梳理循证中医药学学科发展情况,综合展示20年来研究成果,融入个体化评价方法、医患共建平行病例、核心指标集构建、优先研究领域设置、中西药联用安全性评价等前沿创新方法及应用实例,深入剖析当前研究难点,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具体内容包括:循证中医药学概念、内涵、发展沿革,中医药证据的系统检索与综合分析,介绍中医药临床有效性原始研究及安全性评价研究,涵盖了*新的实效性随机对照试验、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真实世界研究、中成药上市后集中监测、中西药联用“症靶关联”安全性评价方法。第七章介绍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研究,包括中医药特色的证据分级标准和推荐意见形成方法。第八章介绍循证中医药创新方法研究,如个体化评价方法、中医特色报告规范、核心指标集构建、医患共建平行病例、优先研究领域设置方法。第九章介绍中成药上市后再评价研究,循证中医药领域的卫生经济学研究、叙事研究、古籍研究、基础研究。第十章探讨循证中医药学的发展策略及未来前景。

前言

不畏浮云遮望眼
疗效是中医药存续和发展的根本。近现代以来,中医药一直积极地在多元自然科学领域寻求新方法,将自身的疗效表达清楚,以期获得更广泛的国际认可,造福人类健康。伴随着循证医学的理念和方法进入我国,循证中医药的发展紧随其后,在中医药领域广泛推行临床研究与系统评价方法,使疗效证据、试验质量的理念深入人心。
而在1991 年循证医学概念正式提出之前,临床流行病学已然在20 世纪60 年代发展成熟。各类对照性试验方法被使用于临床,在统计学的支持下以验证各种治疗措施的有效性。其中,随机对照试验因其具有随机、盲法、均衡、多中心等设计原则支撑,能*大程度地降低人为干涉、心理作用带来的偏倚风险,提升样本代表性、组间可比性,被确立为验证疗效的“金标准”——时至今日,尚无其他方法能取代其对疗效的验证地位。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循证医学到底有怎样的魔力,使临床疗效的研究水平得以“更上一层楼”?

目录

**章 循证中医药学概述/ 1
**节 循证医学概述/ 1
第二节 循证中医药学的定义与发展沿革/ 2
第三节 循证中医药学的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4
第二章 循证中医药学常用中英文数据库/ 6
**节 循证中医药学常用中文数据库/ 6
第二节 循证中医药学常用英文数据库/ 12
第三章 中医药临床有效性原始研究/ 24
**节 中医药随机对照试验/ 24
第二节 中医药真实世界研究/ 32
第三节 中医药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 47
第四章 中医药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 56
**节 中医药多中心大样本临床试验中的安全性研究/ 56
第二节 中医药临床应用安全性集中监测研究/ 57
第三节 中西药联用临床安全性评价方法/ 60
第五章 中医药临床研究证据的系统评价与Meta 分析/ 65
**节 中医药临床研究的系统评价与Meta 分析/ 65
第二节 中医药临床试验的系统评价与Meta 分析案例解读/ 70
第三节 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 分析的引证分析/ 78
第六章 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研究/ 89
**节 中医药循证临床实践指南的定义/ 89
第二节 制定中医药循证临床实践指南的必要性/ 91
第三节 中医药循证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方法/ 92
第四节 中医药循证临床实践指南证据分级标准及推荐意见的形成方法/ 95
第五节 中医药循证临床实践指南报告规范介绍/ 111
第六节 《中成药治疗成人流行性感冒临床实践指南》实例分析/ 115
第七章 循证中医药的方法学研究/ 120
**节 循证中医药个体化诊疗与评价方法研究/ 120
第二节 中医药临床研究报告规范/ 129
第三节 中医临床研究核心指标集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145
第四节 中医药临床医患共建平行病历研究/ 157
第五节 中医药临床研究优先领域的形成与评价研究/ 166
第八章 循证中医药领域的其他研究/ 172
**节 循证中医药领域的卫生经济学研究/ 172
第二节 循证中医药领域的叙事研究/ 179
第三节 循证中医药领域的古籍经方研究/ 184
第四节 循证中医药领域的基础研究/ 190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医内科学教育 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临床研究分会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上市后再评价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临床科研统计方法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