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777058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B5
- 页数:222
- 出版时间:2023-12-01
- 条形码:9787030777058 ; 978-7-03-077705-8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水泥浆体典型的多尺度、多物相特点,聚焦核心元素——水化产物和孔隙结构,系统开展各级结构特征与性能研究,深入挖掘水泥浆体从分子尺度到宏观性能的传递本质。本书在介绍传统测试技术和现有模型的基础上,整理了目前水泥基材料纳微观尺度结构表征与模拟的热点和前沿问题,并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纳微观尺度先进表征手段和数据驱动的智能分析方法,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水泥浆体多级结构与表征体系。
目录
目录前言第1章 绪论 11.1 研究背景 11.2 C-S-H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 31.2.1 C-S-H结构表征 31.2.2 托贝莫来石和六水硅钙石分子模型 51.3 C-S-H凝胶纳介观结构模型 71.3.1 Powers-Brownyard模型 71.3.2 Feldman-Sereda模型 81.3.3 Munich模型 81.3.4 胶粒模型I 91.3.5 胶粒模型II 101.4 C-S-H凝胶力学性能 111.4.1 力学性能实验研究 111.4.2 力学性能计算模拟 121.5 C-S-H凝胶耐久性能 121.5.1 钙溶蚀 121.5.2 硫酸盐侵蚀 131.5.3 氯离子侵蚀 141.5.4 碳化 141.6 分形理论在水泥基材料中的研究现状 151.6.1 分形理论概述 151.6.2 分形理论评价水泥基材料的研究现状 161.6.3 多重分形理论的发展 171.7 混凝土水化微结构特性 181.7.1 水化微结构数值模拟 181.7.2 微结构力学性能 20参考文献 20第2章 水泥体系C-S-H成核生长机制和空间构型特征.312.1 引言 312.2 实验与模拟方法 322.2.1 样品制备 322.2.2 形貌观察 322.2.3 离子浓度 332.2.4 基于托贝莫来石晶体的表面能计算 332.2.5 ClayFF力场 332.3 C-S-H 凝胶的生成路径 352.3.1 水化热合成中C-S-H的生成路径 352.3.2 水泥水化和水化热合成的体系对比 362.3.3 热力学和动力学所主导的多种生成路径 392.4 基于距水泥颗粒距离的C-S-H生成机制与空间构型 432.4.1 基于距水泥颗粒距离的生成机制转变 432.4.2 生成机制所主导的多类C-S-H空间构型 452.5 基于C-S-H生成机制和空间构型的启示 472.5.1 C-S-H分子层间强度决定水泥拉伸性能阈值 472.5.2 薄箔状C-S-H吸附水泥颗粒所引发的水化诱导期 492.6 本章小结 50参考文献 51第3章 C-S-H凝胶的纳微观结构影响因素及表征技术 543.1 引言 543.2 C-S-H凝胶表征实验方法 553.2.1 C-S-H凝胶 563.2.2 从二维观察到三维观察 583.2.3 从干燥样品到原位样品 593.2.4 样品制备和测试条件控制的发展 603.3 C-S-H 凝胶纳微观结构直接观测 613.3.1 球粒状C-S-H 613.3.2 褶皱状C-S-H 623.3.3 针棒状C-S-H 653.3.4 微观尺度的形态组合 673.4 C-S-H凝胶结构的影响因素 693.4.1 异种元素的掺入 693.4.2 环境相对湿度 713.4.3 环境温度 723.4.4 结构老化 743.4.5 化学外加剂 753.5 本章小结 78参考文献 79第4章 C-S-H凝胶团微结构与胶凝力演变 914.1 引言 914.2 实验与模拟方法 914.2.1 样品制备与处理 914.2.2 实验表征 924.2.3 C-S-H晶粒间相互作用的微观力学计算 924.2.4 C-S-H凝胶团的粗粒化计算 934.3 堆积结构演变特征 954.3.1 堆积结构劣化 954.3.2 晶粒迁移与微结构重组 964.4 水泥基体系中 C-S-H 晶粒间相互作用 974.4.1 晶粒间相互作用演变 974.4.2 晶粒间相互作用表征方法 984.4.3 晶粒间相互作用对微结构的影响 994.5 C-S-H胶凝力的量化 1014.5.1 C-S-H堆积体系拉伸性能 1014.5.2 C-S-H胶凝力衰退 1024.5.3 承载模式 1044.6 C-S-H胶凝力的物理意义和影响因素讨论 1054.6.1 物理意义 1054.6.2 关键影响因素:堆积密度和晶粒间相互作用 1064.7 本章小结 106参考文献 107第5章 水泥浆体微结构 1105.1 引言 1105.2 微结构表征方法介绍1115.2.1 MIP实验 1115.2.2 三维X射线衍射仪法 1115.2.3 背散射电子成像 1125.3 MIP实验下水泥浆体孔结构分形类型 1125.3.1 水泥浆体孔结构特征 1135.3.2 基于MIP实验的水泥浆体孔结构分形类型 1165.3.3 水泥基材料的孔结构建模 1275.4 基于X-CT的多重分形理论及水泥净浆非均质性研究 1295.4.1 分形理论 1305.4.2 多重分形理论 1305.4.3 X-CT图像重构的水泥净浆结构的非均质性 1335.5 基于BSE的水泥净浆高分辨率可视化分析 1395.5.1 样品制备与处理 1395.5.2 微结构可视化 1405.5.3 孔结构物理特征分析 1415.5.4 孔结构空间分布研究 1435.6 本章小结 145参考文献 146第6章 水泥浆体微结构与性能数值模拟 1486.1 引言.1486.2 微结构重构 1486.2.1 初始微结构 1486.2.2 分相后微结构 1506.2.3 水化微结构 1526.3 水化模拟结果验证 1556.3.1 水泥矿物相含量验证 1566.3.2 氢氧化钙含量验证 1586.3.3 粉煤灰、硅灰水化程度验证 1606.3.4 孔隙率验证 1656.4 水泥浆体力学性能数值模拟 1676.4.1 拉伸力学性能实体单元数值模拟 1676.4.2 压缩力学性能实体单元数值模拟 1696.5 本章小结 170参考文献 171第7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水泥净浆微结构表征 (上) 1747.1 引言 1747.2 深度学习与人工神经网络 1757.2.1 神经网络基础构造 1757.2.2 反向传播与梯度下降 1777.2.3 卷积神经网络 1807.3 基于深度学习的水泥浆体代表性体积单元计算 1827.3.1 方法概述与假设 1827.3.2 数据获取和预处理 1837.3.3 代表性体积单元结果比较 1847.4 基于深度学习可视化的水泥浆体关键特征识别 1867.4.1 遮挡敏感度法分析 1867.4.2 基于敏感度法的关键特征分析 1877.5 本章小结 188参考文献 189第8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水泥净浆微结构表征 (下) 1928.1 引言 1928.2 深度学习应用假设与方法 1928.2.1 方法概述与假设 1928.2.2 数据获取和预处理 1938.2.3 深度学习框架设计与模型结构 1948.2.4 模型预测准确性评判标准 1968.3 基于深度学习的水泥浆体空间相关性分析 1968.3.1 空间相关性的范围及强度 1968.3.2 空间相关性的分形性 1988.4 空间相关性分布特征1998.4.1 空间相关性的分布初步识别 1998.4.2 与孔隙特征关联机制 2008.4.3 与物相分布关联机制 2028.4.4 不同空间相关性下的孔相特征 2038.5 表征与重构潜在应用的见解 2058.5.1 空间相关性方程 2058.5.2 水泥微结构空间相关性可视化 2068.5.3 水泥微结构图像重构 2078.6 本章小结 208参考文献 208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庭院造园艺术——浙江传统民居
¥18.7¥59.0 -
为建筑看相
¥17.6¥45.0 -
小户型空间放大术
¥19.6¥58.0 -
营造法式
¥54.9¥98.0 -
古拙-梁思成笔下的古建之美
¥58.2¥88.0 -
北京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乡土漫谈(精)/大家小书
¥15.8¥39.0 -
陕西传统民居雕刻文化研究:中:砖雕集
¥284.2¥980.0 -
城市化-城市地理学导论-(原书第3版)
¥35.2¥90.0 -
重新设计城市-原理.实践.实施
¥20.7¥58.0 -
现代建筑
¥40.9¥114.0 -
寻找城市-一名建筑师的欧洲旅行笔记
¥20.7¥58.0 -
饰物 寓意-家装中的吉祥元素
¥7.3¥25.0 -
居家风水
¥23.0¥68.8 -
艺苑畅游丛书-锦彩纹饰
¥21.9¥58.0 -
水利工程地基处理技术
¥36.6¥54.0 -
材料与空间:设计美学
¥40.4¥68.0 -
重庆市智能建造(建筑机器人)消耗量标准:1.0版
¥29.1¥39.0 -
中国人居印象75年(1949-2024)
¥44.5¥58.0 -
T/CSOTE 0006-2024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及周边地下空间详细规划编制导
¥24.7¥30.0 -
未来人居:深圳市保障性租赁住房小户型设计竞赛作品精选集
¥118.5¥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