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52653908
- 装帧:平装-锁线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1cm
- 页数:361页
- 出版时间:2025-01-01
- 条形码:9787552653908 ; 978-7-5526-5390-8
本书特色
老街、老招牌、老味道、老故事、老人物
把宁波老事体,讲给每一代宁波人听。
从老事体中,触摸宁波的城市文化,传承宁波的城市精神。
一本书,读懂“老宁波”。
内容简介
听老宁波人,讲宁波老事体。
这是一本全方位记录宁波、展现老宁波风貌的人文笔记。
《宁波老事体》由周达章与周娴华父女二人合作完成的一部关于宁波当地历史文化的杂谈。全书涵盖“风土掌故”“饮食文化”“市井名店”“人物逸事”“过眼旧事”“教育文化”“老街追忆”七个方面,共六十余篇文章。所写内容大多为过去鲜有人提及的宁波老事体,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宁波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所蕴含的多层次城市文化。
《宁波老事体》的出版,不仅是对宁波历史文化的记录与传承,也体现了作者对宁波往事挖掘的紧迫感和抢救意识。书中所写虽只是宁波老事体的冰山一角,但为后续的寻访与书写提供了范例和动力,激励着更多人投身于宁波地方文化的传承工作,共同守护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资料
鼓楼沿千年白蛇的传说
作为宁波标志性建筑之一的鼓楼,是一座拱形石构建筑。据说始建于唐长庆元年(821),是子城的南门。元朝末年,鼓楼被一场大火烧毁了。今天的鼓楼,是民国时重修的。这样算来,鼓楼至今有一千余年历史。抬头望去,三重檐牙高啄的城楼,建有长方体的钟楼,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能看到时钟(旧时鼓楼上挂着一只大铜钟,为报时用)。而鼓楼城墙中拱形的门洞,在两旁的绿树映衬下显得深邃难测,此中藏着不少古老传说,“鼓楼沿千年白蛇的传说”就是其中之一。
据说,很久很久以前,鼓楼边头有一家茶坊店。茶坊店边头住了一户人家——在鼓楼打更的吴老头一家。吴老头有个儿子叫吴萌,从小喜欢读书,常常到茶坊店的灶跟间(厨房),对着灶火看书。他平时十分勤快,常常帮着老板娘干些扫扫地、端端茶水等零碎活。老板娘看着心里高兴,就把他当作自己家的儿子一样看待,后来吴萌就拜老板娘为干娘了。
这茶坊每日一开门,就有很多客人来喝早茶,可谓顾客盈门,生意兴隆。有一年春夏之交,黎明前总会有一个穿白袍的青年书生来店里喝茶,但总是不到天亮就离开。只见他每次都坐在角落头,一声不吭,只管闷头喝茶。读书人对着读书人,自然会心生好感,吴萌常常会特意上去,捧上一杯好茶,有讲呒讲地与他攀谈几句。但是这后生总是愁眉苦脸,闷声勿响,辰光一到,必定起身离开。任凭吴萌跟得再快,一出门,后生就不见踪影。但是每当他一来,吴萌还是好生招待,日子一久,后生就对他点点头,眯眯一笑,算是打招呼了。
那年七月十五清早,白衣书生来到店中,坐下后,更显得心事重重,一副愁云满面的样子。吴萌见了,心想这位常客不知是遇到什么难事了,就上去问他。一开始,这位白衣客仍然闷声不响。在吴萌一再询问下,他终于开口说:“兄弟,我看你是个热心人,我想求你一件事,勿晓得侬能否答应?”吴萌爽快地说:“侬讲吧,只要我能够办到,就一定替侬去办。”书生就说:“兄弟,今夜三更,你到鼓楼城门西侧第七块城墙砖处,只要看到一股小小的水流出来,你就赶快用红线把它套住,口中连念‘小小,小小’,要边说边跑,一直向东奔到通海的江河处,然后丢掉红线,这就帮了我一个大忙。”吴萌一听,心想这事好办,就满口应承下来。白衣书生还是再三叮嘱:“兄弟,无论发生啥事体,一是你千万勿要慌;二是一定要准时。”吴萌满口应承。
鼓楼沿千年白蛇的传说
作为宁波标志性建筑之一的鼓楼,是一座拱形石构建筑。据说始建于唐长庆元年(821),是子城的南门。元朝末年,鼓楼被一场大火烧毁了。今天的鼓楼,是民国时重修的。这样算来,鼓楼至今有一千余年历史。抬头望去,三重檐牙高啄的城楼,建有长方体的钟楼,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能看到时钟(旧时鼓楼上挂着一只大铜钟,为报时用)。而鼓楼城墙中拱形的门洞,在两旁的绿树映衬下显得深邃难测,此中藏着不少古老传说,“鼓楼沿千年白蛇的传说”就是其中之一。
据说,很久很久以前,鼓楼边头有一家茶坊店。茶坊店边头住了一户人家——在鼓楼打更的吴老头一家。吴老头有个儿子叫吴萌,从小喜欢读书,常常到茶坊店的灶跟间(厨房),对着灶火看书。他平时十分勤快,常常帮着老板娘干些扫扫地、端端茶水等零碎活。老板娘看着心里高兴,就把他当作自己家的儿子一样看待,后来吴萌就拜老板娘为干娘了。
这茶坊每日一开门,就有很多客人来喝早茶,可谓顾客盈门,生意兴隆。有一年春夏之交,黎明前总会有一个穿白袍的青年书生来店里喝茶,但总是不到天亮就离开。只见他每次都坐在角落头,一声不吭,只管闷头喝茶。读书人对着读书人,自然会心生好感,吴萌常常会特意上去,捧上一杯好茶,有讲呒讲地与他攀谈几句。但是这后生总是愁眉苦脸,闷声勿响,辰光一到,必定起身离开。任凭吴萌跟得再快,一出门,后生就不见踪影。但是每当他一来,吴萌还是好生招待,日子一久,后生就对他点点头,眯眯一笑,算是打招呼了。
那年七月十五清早,白衣书生来到店中,坐下后,更显得心事重重,一副愁云满面的样子。吴萌见了,心想这位常客不知是遇到什么难事了,就上去问他。一开始,这位白衣客仍然闷声不响。在吴萌一再询问下,他终于开口说:“兄弟,我看你是个热心人,我想求你一件事,勿晓得侬能否答应?”吴萌爽快地说:“侬讲吧,只要我能够办到,就一定替侬去办。”书生就说:“兄弟,今夜三更,你到鼓楼城门西侧第七块城墙砖处,只要看到一股小小的水流出来,你就赶快用红线把它套住,口中连念‘小小,小小’,要边说边跑,一直向东奔到通海的江河处,然后丢掉红线,这就帮了我一个大忙。”吴萌一听,心想这事好办,就满口应承下来。白衣书生还是再三叮嘱:“兄弟,无论发生啥事体,一是你千万勿要慌;二是一定要准时。”吴萌满口应承。
当日夜里,吴萌提早来到鼓楼西侧第七块城墙砖处等候。果然,三更一到,砖缝处流出来一小股清水。吴萌急忙用红线把它套住,口中连念“小小,小小”, 边念边赶快向东门方向奔去。开始时吴萌奔得飞快,还没什么,但一到东门大街就快不起来了。大热天路边都有人在乘风凉(乘凉),那时的东门大街路面还很狭窄,人一多,吴萌奔跑的速度就慢下来,后面就发出了“哗哗”的水流声。吴萌回头一看,大惊失色,原来后面已经跟着一条两尺多高的水流。但他很快镇定下来,不管三七二十一连忙向东门奔去,后面的水声才渐渐地轻下来。但是当他奔到东渡门时,发现城门紧闭。他连忙又奔到了灵桥门,城门还是紧闭着。*后他奔到了濠河水门,一看这里有河通江,有江通海,就赶快用力把红线丢向水门。只听见“轰”的一声,跟在身后的那股大水把水门冲开一个大洞,翻滚着重重白浪,沿着奉化江向东海方向流去,城里的大水也随之消失了。
此后,吴萌就再没见白衣书生来喝茶,一直到第二年二月初二龙抬头那天,白衣书生一大清早又来了茶坊店。吴萌一见,连忙让座,倒茶。白衣书生入座后,贴耳小声地对吴萌说:“恩公,今天我特意前来感谢您的再造之恩。请你不要害怕,我本是一条千年白蛇,在镇明岭上修道,因造了鼓楼,又被压在城下几百年,眼见我已经有能力去东海跳龙门,但只怕冲毁城墙,涂炭生灵,犯下天条,前功尽弃,所以要找一个忠诚之人为我边叫‘小小、小小’随时提醒我变小些,再变小些,边给我引路入江海。恩公您不负所托,替我办成了这件事情。我现在已被委派去奉化江铜盆浦,管理那儿的水域。今天特地来与恩公一别,以后必当重谢。”说后像一条白绸子,飘忽而去,一会儿就杳无踪影了。
又过了一年,店里来了对卖唱的祖孙。吴萌看着这个老头有点儿面熟,再一看,老头还在向他眨眼睛呢。原来老头就是那白蛇所化!他低声对吴萌说:“这小娘(小女子)本是渔家女,因水怪掀翻渔船,父母溺水而死。是我将她救进龙宫。但她又不能长住水中,我看她生得一脸福相,所以送来与恩公结为秦晋之好。”吴萌家里一贫如洗,他见小娘生得水灵秀美,心里也蛮喜欢,嘴上却说不出口。小白龙一见,知他已是心许,就约定三日后迎亲。
老板娘一听说干儿子三日后就要娶亲,真是满心欢喜。那日她停业一天,把店堂布置成结婚场地。吉时一到,只见从镇明路那边浩浩荡荡来了一行人,敲锣打鼓,鸣炮焚香,抬过来一杠杠嫁妆,围观的人连声感叹从没见过这么多金银财物、珍珠宝贝。千年白蛇终于兑现了自己的诺言,用这种方式重谢了恩公。这美丽的传说不知道流传了多少年,悠悠诉说着知恩图报的道理。
作者简介
周娴华 宁波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副研究员,宁波市第十六届政协委员,浙江省妇联十五届执委。曾编撰《走进学生的心灵 —— 班主任工作安全新编》《宁波书院文化》《宁波商街文化》等著作。
周达章 1941 年生。宁波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学高级教师,拥有数学与中文双学历。任教四十年,退休后被返聘十五年,专注教科研,获 32 项奖项。致力于地方文化研究,编著《宁波老事体》及“宁波地方文化通俗读本”系列十册。在德育与作文教学领域亦有建树,编著有《走进学生心灵》《中学生传统美德读本》《初中生活作文导写》等 20 余部教育专著。
-
寻味中国
¥14.7¥38.0 -
我所不理解的生活-纪念珍藏版
¥10.5¥29.8 -
树荫的温柔-亘古人类激情之源
¥15.0¥39.0 -
门外文谈
¥13.2¥38.0 -
解密富春山居图-国宝背后的秘密
¥8.3¥22.0 -
茶经(黑白版)
¥11.1¥48.0 -
经典常谈
¥6.2¥14.8 -
柏杨作品-劣根:国民灵魂的桎梏
¥13.8¥26.0 -
溥仪偷运国宝
¥7.7¥26.0 -
吾国与吾民-精装典藏新善本
¥14.4¥28.0 -
瓢箪鲶闲话
¥10.7¥36.0 -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8.5¥25.0 -
士当何为:徐复观先生谈思录
¥24.8¥68.0 -
古代家训精华:文白对照
¥8.5¥18.0 -
中国古代技术文化
¥25.2¥42.0 -
中国古代官制
¥14.5¥25.0 -
漫谈中国文化(金融·企业·国学)
¥8.8¥26.0 -
经典常谈
¥16.7¥39.8 -
黄河上的古都
¥14.8¥46.0 -
氍毹留痕-典藏本
¥29.7¥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