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泽东经典著作研读系列丛书:《实践论》《矛盾论》研读(精装)

包邮毛泽东经典著作研读系列丛书:《实践论》《矛盾论》研读(精装)

1星价 ¥45.2 (6.6折)
2星价¥45.2 定价¥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9916060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4-12-01
  • 条形码:9787519916060 ; 978-7-5199-1606-0

本书特色

理论深度与现实关联:系统解读毛泽东经典著作《实践论》《矛盾论》,结合历史背景与当代价值,深入剖析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辩证法的核心思想,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结构清晰与内容详实:以写作背景、成书过程、结构内容、历史影响和现实意义为脉络,逐层剖析经典著作的哲学内涵,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

批判性与指导性并重:揭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经验,提炼对立统一规律,为当代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提供思想武器和方法论指导。

时代化与普及化结合:通过扩展哲理内涵,突出经典著作的当代价值,助力读者掌握马克思主义原理及中国化进程,推动理论学习与实践创新的结合。

目标读者明确:面向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兼具学术研究与思想教育功能,旨在培养理论思维能力,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

内容简介

《〈实践论〉〈矛盾论〉研读》系我社“毛泽东经典著作研读系列丛书”中的一种。《实践论》《矛盾论》是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代表著作。毛泽东同志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揭露当时中国共产党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主观主义错误;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深刻地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本书以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两部经典原著的写作背景、成书过程、结构内容和观点、历史影响和现实意义为脉络,对《实践论》《矛盾论》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解读,同时对其中暗含的哲理给予了充分扩展,突出了它们的当代价值与时代特色,利于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和意义。

前言

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康沛竹教授和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艾四林教授主编的“毛泽东经典著作研读系列丛书”陆续出版与读者见面了,两位主编是我多年的同事和朋友,让我作序,只能“恭敬不如从命”。借此机会,一方面对新著出版表示热诚的祝贺,一方面谈些想法与大家交流,权作序。
2018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怎么深刻改变了中国?我认为其内涵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马克思的著作、理论、思想、学说,如何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指导思想和意识形态?这里面就有一个重要的转化环节,这个环节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从德国的形态变为中国的形态,从欧洲的形态变为亚洲的形态,从西方的形态变为东方的形态,这就是我们讲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报告《论新阶段》中首次明确地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表现形态,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次飞跃。20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其中的一个关键点就是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强调重视总结历史经验,从学习中走向未来。而毛泽东研究、毛泽东思想研究、毛泽东思想的当代价值与意义研究,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目录

**章

引 论

一、《实践论》《矛盾论》的创作背景  /  006

二、《实践论》《矛盾论》:现代中国革命的哲学 

逻辑  /  021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秘密:坚持理论与

实践、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  029

四、《实践论》《矛盾论》与毛泽东思想  /  037

五、《实践论》《矛盾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开辟  /  046

六、《实践论》《矛盾论》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  /  066

七、《实践论》《矛盾论》的世界影响  /  089


第二章

《实践论》解读

一、《实践论》概说  /  107

二、关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  113

三、关于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和认识的规律  /  123

四、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  132

五、关于真理及其发展的辩证法  /  137

六、《实践论》:作为实践哲学的方法论意义  /  143


第三章

《矛盾论》解读

一、《矛盾论》概说  /  161

二、两种宇宙观  /  192

三、矛盾的普遍性  /  208

四、矛盾的特殊性  /  219

五、主要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  /  248

六、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  256

七、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  280

八、《矛盾论》:作为实践哲学的方法论意义  /  284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刘敬东: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资本-社会历史理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等。独立主持并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著有《理性、自由与实践批判:两个世界的内在张力与历史理念的动力结构》《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中国个案》《马克思资本批判的历史意识与阶级意识:资本、世界历史与共产主义的历史图式》(即出),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60余篇。多部著作和论文获教YU部、北京市和广东省等省部级一等奖、二等奖等荣誉奖励。

张玲玲: 

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YU部人文社科专项1项、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1项。近五年来在《光明日报》《思想政治教育导刊》《思想教育研究》等报纸和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