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0247474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5-03-01
  • 条形码:9787100247474 ; 978-7-100-24747-4

本书特色

作为古代世界*宏伟的地理学著作,本书在学术上具有的水恒价值是难以估量的。本书引用了许多古代地理资料,无意之中保存了许多已经失传的上古地理著作,现代学者正是借助于本书,把许多已经失传的古籍钩沉出来。在书中,斯特拉博留下了许多有关历史自然地理、历史经济地理和历史人文地理的珍贵资料。如各地的气候、植被、海岸、沙漠、河流的变迁等;各地的农业、作物、工矿、商业和人口的分布与变迁,交通路线的开辟和城市的兴衰等;各个民族的分布与迁移、不同语言、宗教和风俗习惯区域的形成、文化艺术、名胜古迹、知名人物、科技教育等。这些东西过去曾经被认为没有什么价值,甚至被认为冲淡了地理学的内容,实际上,这些因素构成了地理学的必要组成部分,反映出大千世界丰富多彩的地理特点和社会生活。无论从事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研究,都可以从这部宏伟的著作之中找到有趣的资料。从这一点上来说,本书可以说是一部研究古代世界社会、经济、文化和地理学的百科全书。

内容简介

全书共有17卷,除**、二卷是绪论之外,其余全是对当时希腊人所知的、有人居住世界的描述。斯特拉博提出地理学的研究范围和用途,地球、纬度、大洋、阿那克西曼德和赫卡泰奥斯的理论、关于对跖问题、自然地理、政治地理、三大洲的划分原则地理研究的数学方法和有人居住世界的看法,等等。全书大体上按照自西向东的布局,详细地介绍了罗马帝国、希腊、古代中亚地区、小亚细亚地区、非洲等地的历史、地理、经济及外贸等情况,是一部范围*广、内容*全面的、真正的古代地理学著作。作为古代世界*宏伟的地理学著作,本书在学术上具有的水恒价值是难以估量的。本书引用了许多古代地理资料,无意之中保存了许多已经失传的上古地理著作,现代学者正是借助于本书,把许多已经失传的古籍钩沉出来。

前言

一、关于斯特拉博  
斯特拉博是古希腊历史学家、地理学家。关于斯特拉博的生平事迹,我们知道得很少。这是因为斯特拉博的同时代人几乎没有留下任何有关他的记载,在他去世之后,离他时间*近的著名学者普林尼、托勒密没有提到《斯特拉博地理学》,而稍后的约瑟夫斯·弗拉维乌斯、普鲁塔克和雅典尼乌斯开始使用他的著作。公元6世纪,拜占庭学者斯特芬开始把他称为地理学权威。在整个中世纪,斯特拉博一直默默无闻,很少有人提起。一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斯特拉博地理学》才被重新发现,他的名声也就从此开始显赫,被称为著名的地理学家。因此,有关斯特拉博的生平事迹,主要依据他著作中的自述和后世学者考证的结果。  
一般认为,斯特拉博大约生活在公元前64/63-公元23/24年之间,他的故乡是小亚细亚地区本都王国的阿马西亚城。根据斯特拉博所说,在他出生之前不久罗马人占领了比希尼亚,而公元前64年本都国王自杀,由此推断他出生的时间是在公元前64/63年。至于他的去世时间,是根据他在著作之中提到公元23年莫卢西亚国王(即毛里塔尼亚)朱巴二世“*近”去世的事情,有人猜测“*近”意味着“在一年之内”,此后他没有再写作新的作品。因此,学者们推断他去世的时间大概是在公元23/24年,享年87岁。  

目录

上 册

前言
**卷 绪论
**章 地理学研究的范围和用处、地球、纬度、大洋、阿那克西曼德和赫卡泰奥斯的理论、关于对跖问题等等
第二章 罗马人和帕提亚人对地理学的看法、对荷马和厄拉多塞的评论
第三章 自然地理:潮汛、火山、地震、海洋形成理论、民族迁移、关于希佩尔波里人问题
第四章 政治地理:经纬度对各民族性格和风俗习惯的影响、三大洲——欧罗巴、亚细亚和利比亚的概况
第二卷 地理研究的数学方法、对有人居住世界的看法
**章 对于厄拉多塞和喜帕恰斯等前辈的评价
第二章 对于波塞多尼奥斯的评价(上)
第三章 对于波塞多尼奥斯的评价(下)
第四章 对于波利比奥斯的评价
第五章 对有人居住的世界的看法
第三卷 伊比利亚
**章 伊比利亚(一)
第二章 伊比利亚(二)
第三章 伊比利亚(三)
第四章 伊比利亚(四)
第五章 伊比利亚诸岛:巴利雷斯群岛、卡西特里德斯群岛和加德斯群岛
第四卷 凯尔特、不列颠、阿尔卑斯
**章 山北高卢:纳伯尼西斯
第二章 山北高卢:阿奎塔尼亚
第三章 山北高卢:卢格杜尼西斯
第四章 山北高卢:西卢格杜尼西斯和贝尔吉卡
第五章 不列颠:爱尔兰和极北地区
第六章 山南高卢(意大利北部)
第五卷 意大利
**章 意大利北部
第二章 第勒尼亚和翁布里亚
第三章 萨宾地区和拉丁姆
第四章 皮塞努姆和坎帕尼亚
第六卷 意大利南部、西西里
**章 意大利南部
第二章 西西里
第三章 雅皮吉亚
第四章 意大利和罗马扩张的扼要总结
第七卷 伊斯特河、日耳曼尼亚、托罗斯山区、西徐亚、残篇
中 册

第八卷 伯罗奔尼撒
第九卷 阿提卡、迈加拉、福基斯、洛克里斯、色萨利
第十卷 埃维亚、埃托利亚、阿卡纳尼亚和克里特岛
第十一卷 高加索、希尔卡尼亚、帕提亚、巴克特里亚、米底、亚美尼亚
第十二卷 小亚细亚、卡帕多西亚、本都、比希尼亚、加拉提亚、阿卡迪亚
第十三卷 小亚细亚、特罗阿德、莱斯沃斯、帕加马
下 册

第十四卷 爱奥尼亚、卡里亚、潘菲利亚、西里西亚
第十五卷 印度、阿里亚纳、波斯
第十六卷 亚述、巴比伦、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腓尼基、犹太、阿拉伯
第十七卷 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亚
《斯特拉博地理学》早期的抄本和译本
古代希腊、罗马、波斯等国度量衡和货币单位

参考文献
专用名词一览表
附录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4. 波利比奥斯继续修正厄拉多塞的错误,有时他做得正确,有时他自己还陷入了比厄拉多塞更严重的错误之中。例如,厄拉多塞认为从伊萨卡岛到克基拉岛的距离是300斯塔德,波利比奥斯认为它超过900斯塔德;厄拉多塞认为从埃皮达姆努斯到塞萨洛尼卡的距离是900斯塔德,波利比奥斯认为超过2000斯塔德;在上述几个例子中,波利比奥斯是正确的。但是,厄拉多塞认为从马萨利亚到赫拉克勒斯石柱的距离是7000斯塔德,从比利牛斯山脉到赫拉克勒斯石柱是6000斯塔德。波利比奥斯犯了一个大错误,他认为从马萨利亚的距离超过9000斯塔德,从比利牛斯山脉的距离不足8000斯塔德。在这里,厄拉多塞的估计是比较接近事实的。实际上,现代权威一致认为,如果扣除各条道路的弯曲部分,整个伊比利亚从比利牛斯山脉到它的*西边,总长度不超过6000斯塔德;波利比奥斯确定塔古斯河(Tagus)从河源到河口长度为8000斯塔德——当然没有考虑这是一条弯曲的河(因为这与地理学无关)——而是按照直线距离来估计的。而塔古斯河的源头离开比利牛斯山脉的距离超过1000斯塔德。另一方面,波利比奥斯认为厄拉多塞对伊比利亚的地理一无所知是正确的。因为这个原因,他有时会发表互相矛盾的意见。例如,他在说过伊比利亚直到加德斯的外海岸居住着高卢人之后——如果他们真的控制了欧罗巴到加德斯的西部地区——他又忘记了这种说法,在自己对伊比利亚的记载中也从来没有提到高卢人。
5. 还有,当波利比奥斯在确定了欧罗巴的长度不及利比亚和亚细亚的总长度时,他进行了一个不恰当的比较。他说:“赫拉克勒斯石柱的出口位于二分点西方,塔奈斯河从夏天日出之处流出;因此,欧罗巴的长度不及利比亚和亚细亚总长度,是在夏天日出之处与二分点日出之处的距离;因为亚细亚声称对这个半圆的北部空间具有优先权,它正对着二分点日出之处。”确实,除了他在讨论问题时把一些容易解释的事情搞得深奥难懂之外,他认为塔奈斯河从夏天日出之处流出的说法是虚构的;因为所有熟悉这个地区的人都认为塔奈斯河是从北方流人梅奥提斯湖的。同样,塔奈斯河口、梅奥提斯湖口和塔奈斯河本身,都已经勘探过了,它们都在同一条子午线上。
6. 不值一提的是,有些作家认为塔奈斯河起源于伊斯特河地区,从西方流出;不过,他们没有考虑到提拉斯河、波里斯提尼斯河、海帕尼斯河都是大河,它们在这两条河流之间,流人攸克辛海。其中一条平行于伊斯特河,其他的平行于塔奈斯河。由于无论是提拉斯河的发源地,还是波里斯提尼斯河、海帕尼斯河的发源地都没有人考察过,与这些地区相比,更加偏北的地区就更是不甚了了。所以,那些认为塔奈斯河穿过上述地区,然后再拐弯流人梅奥提斯湖(因为塔奈斯河口在这个湖的*北部清晰可见,它也是这个湖的*东部地区)的理论,我认为是虚构的,难以令人信服的。同样难以令人信服的理论还有,塔奈斯河穿过高加索向北流去,然后再拐弯流人梅奥提斯湖;连这样的理论都敢说出来。但是,没有人提过塔奈斯河从东方流过来;因为如果它是从东方流过来,即使是*有教养的地理学家也不认为它会流向相反的方向,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正好对着尼罗河的方向,似乎这两条河流在同一根子午线上,或者在彼此挨着的子午线上。  

4. 波利比奥斯继续修正厄拉多塞的错误,有时他做得正确,有时他自己还陷入了比厄拉多塞更严重的错误之中。例如,厄拉多塞认为从伊萨卡岛到克基拉岛的距离是300斯塔德,波利比奥斯认为它超过900斯塔德;厄拉多塞认为从埃皮达姆努斯到塞萨洛尼卡的距离是900斯塔德,波利比奥斯认为超过2000斯塔德;在上述几个例子中,波利比奥斯是正确的。但是,厄拉多塞认为从马萨利亚到赫拉克勒斯石柱的距离是7000斯塔德,从比利牛斯山脉到赫拉克勒斯石柱是6000斯塔德。波利比奥斯犯了一个大错误,他认为从马萨利亚的距离超过9000斯塔德,从比利牛斯山脉的距离不足8000斯塔德。在这里,厄拉多塞的估计是比较接近事实的。实际上,现代权威一致认为,如果扣除各条道路的弯曲部分,整个伊比利亚从比利牛斯山脉到它的*西边,总长度不超过6000斯塔德;波利比奥斯确定塔古斯河(Tagus)从河源到河口长度为8000斯塔德——当然没有考虑这是一条弯曲的河(因为这与地理学无关)——而是按照直线距离来估计的。而塔古斯河的源头离开比利牛斯山脉的距离超过1000斯塔德。另一方面,波利比奥斯认为厄拉多塞对伊比利亚的地理一无所知是正确的。因为这个原因,他有时会发表互相矛盾的意见。例如,他在说过伊比利亚直到加德斯的外海岸居住着高卢人之后——如果他们真的控制了欧罗巴到加德斯的西部地区——他又忘记了这种说法,在自己对伊比利亚的记载中也从来没有提到高卢人。

5. 还有,当波利比奥斯在确定了欧罗巴的长度不及利比亚和亚细亚的总长度时,他进行了一个不恰当的比较。他说:“赫拉克勒斯石柱的出口位于二分点西方,塔奈斯河从夏天日出之处流出;因此,欧罗巴的长度不及利比亚和亚细亚总长度,是在夏天日出之处与二分点日出之处的距离;因为亚细亚声称对这个半圆的北部空间具有优先权,它正对着二分点日出之处。”确实,除了他在讨论问题时把一些容易解释的事情搞得深奥难懂之外,他认为塔奈斯河从夏天日出之处流出的说法是虚构的;因为所有熟悉这个地区的人都认为塔奈斯河是从北方流人梅奥提斯湖的。同样,塔奈斯河口、梅奥提斯湖口和塔奈斯河本身,都已经勘探过了,它们都在同一条子午线上。

6. 不值一提的是,有些作家认为塔奈斯河起源于伊斯特河地区,从西方流出;不过,他们没有考虑到提拉斯河、波里斯提尼斯河、海帕尼斯河都是大河,它们在这两条河流之间,流人攸克辛海。其中一条平行于伊斯特河,其他的平行于塔奈斯河。由于无论是提拉斯河的发源地,还是波里斯提尼斯河、海帕尼斯河的发源地都没有人考察过,与这些地区相比,更加偏北的地区就更是不甚了了。所以,那些认为塔奈斯河穿过上述地区,然后再拐弯流人梅奥提斯湖(因为塔奈斯河口在这个湖的*北部清晰可见,它也是这个湖的*东部地区)的理论,我认为是虚构的,难以令人信服的。同样难以令人信服的理论还有,塔奈斯河穿过高加索向北流去,然后再拐弯流人梅奥提斯湖;连这样的理论都敢说出来。但是,没有人提过塔奈斯河从东方流过来;因为如果它是从东方流过来,即使是*有教养的地理学家也不认为它会流向相反的方向,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正好对着尼罗河的方向,似乎这两条河流在同一根子午线上,或者在彼此挨着的子午线上。  

7. 测量有人居住世界的长度必须沿着平行于赤道的直线进行,因为有人居住的世界在长度方面,以赤道延伸的方式同样延伸;所以,我们必须认为每个洲的长度就是两条子午线之间的空间。还有,测量长度使用的度量单位是斯塔德;无论是经由陆地或与其平行的海路,我们力图走遍各个大洲,搞清斯塔德的总数。但是,波利比奥斯抛弃这种方式,采用了某种新的方法,即把位于夏天日出之处和二分时日出之处之间北部半圆某个地区的距离作为度量单位。但是,没有人使用这些度量单位,对于那些不变的物质而言,这些单位是可变的,也不会有人用来测量那些与位置有关,或者绝对不变的东西。同时,“长度”是一个不变的绝对概念;而“二分时日出之处”、“日落之处”同样还有“夏季日出之处”、“冬季日出之处”则不是绝对概念,而是一个相对的、取决于我们个人位置的概念;如果我们变换不同的位置,那么,日落和日出,还有二分点和至点的位置都将会不同,而洲的长度仍然是同样的。因此,如果把塔奈斯河与尼罗河视为洲的边界是恰当的,为此目的使用“夏季的”,或“二分点日出之处的”这些新玩意则是闻所未闻的事情。  

8. 由于欧罗巴伸出了许多海角,波利比奥斯对它们的记载比厄拉多塞的记载详细得多。不过,这些记载仍然是不充分的。例如,厄拉多塞只说到了三个海角。**个海角正在赫拉克勒斯石柱之前,伊比利亚就在这里。第二个海角在西西里海峡之前,意大利就在这里。第三个海角结束于马莱角,居住在亚得里亚海、攸克辛海和塔奈斯河之间的所有民族都在这里。波利比奥斯对前两个海角的记载,与厄拉多塞的一样;他认为第三个海角结束于马莱角和苏尼乌姆角,在苏尼乌姆角有整个的希腊、伊利里亚和色雷斯某些地区。第四个海角是色雷斯的切尔松尼斯半岛,塞斯图斯城和阿拜多斯城之间海峡在那里;当地住的是色雷斯人。第五个海角在辛梅里安的博斯普鲁斯和梅奥提斯湖口;我们必须认可波利比奥斯对前两个海角的记载,因为它们被两个普通的海湾所环绕;其中一个是位于卡尔佩、圣角之间的海湾(加德斯位于这个海湾),还有一部分是赫拉克勒斯石柱和西西里海峡之间的海洋,另一个则沐浴在上述海洋与亚得里亚海之间——当然,由于雅皮吉亚角插入大海,形成了意大利的两座高山,提出了某种与我的观点相矛盾的说法。但是,剩下的三个海角显然更复杂、更分散,需要作进一步的划分。例如,欧罗巴划分为六部分引起了类似的公开反对,因为它是依据海角来划分的。无论如何,在我的详细叙述中,我不仅将对这些错误,而且还将对波利比奥斯在欧罗巴问题和利比亚旅行中所有其他严重错误,进行适当的纠正。总而言之,我对于前辈学者的批评已经足够了,我认为其中许多人都足以作为见证人,证明我所从事工作与他们一样是正确的,也需要进行大量的修改和补充。

……

作者简介

斯特拉博,古希腊地理学家、历史学家。斯特拉博生活在公元前1世纪,希腊化晚期和罗马帝国初期。一生有两部著作:未能留存于世的《历史》和《斯特拉博地理学》,后者是**部古典世界保存至今的*全面地理学著作。

译者简介:

李铁匠,北京大学历史系世界史专业毕业。先后任江西大学、南昌大学、常熟理工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伊朗研究所兼职教授、中国世界古代史学会副理事长。李铁匠教授长期从事世界上古史、中古史等基础课程教学、研究工作。科研方向先为俄国史,后改为西亚史、伊朗史。著有《长河落日——巴比伦文明探秘》、《大漠风流——古波斯文明探秘》、《伊朗现代史》。译有《波斯帝国史》、《伊朗史》、《古代波斯诸帝国》、《剑桥古代史》第三卷。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