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0705212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0-05-02
  • 条形码:9787510705212 ; 978-7-5107-0521-2

本书特色

宗教与心理学的完美整合

全美zui畅销的灵性经典之一

连续58周独霸《纽约时报》排行榜冠军

内容简介

《通往内心安宁之路》作者在融合现代心理学的基础上,回归宗教的本源,拨开信仰的迷障,与我们分享一种更加开放、理性、跨越分歧的新时代观念。这种正信将启发人们找回个人与世界的平衡,令你走出困扰,重获安宁。《通往内心安宁之路》独树一帜地将宗教理想与现代心理学研究有机结合,从精神修习和科学治疗的角度双管齐下,扫清了认为两者水火不容的障碍,为人类获得心灵的宁静指出了一条光明大道。其主旨,在于向读者呈现心理学关于人性的见解精要,并将新的发现与真正的灵性觉醒完美地结合起来。

前言

2008年春天,译者的一名学生在迷茫中结束了自己短暂的生命,让身边所有的人震惊不已。
悲痛过后,是无尽的反思。放眼今天的中国校园,每年各地都有一些大学生因为各种问题走上绝路,不仅终结了自我,还为周围的人带来难以抚平的创伤。而在本该宁静的象牙塔之外,全中国每年自杀人数逼近30万,自杀率是国际平均水平的2.3倍。而那些没有做出如此抉择的人呢?存在精神障碍的人有多少?饱受精神痛苦折磨的人有多少?因为种种原因精神苦闷、忧郁、灰心、沮丧的人又有多少?
物质的极大丰富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但随之而来的却是精神家园的荒芜。中国人从小就生活在压力极大的环境中。甚至连上一个好的幼儿园都需要经过激烈的竞争,更不必说每年高考时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景观,实乃世界罕见。好不容易大学读完,在越来越残酷的劳工市场环境中,繁忙的工作几乎不留给个人的心灵哪怕一丝歇脚的机会。
心灵的宁静!这恐怕是多数人在养家糊口、疲于奔命的生活中根本无暇顾及的话题。
放缓脚步,休息一下吧。

目录

译者序
致读者
章 内心的安宁
节 神的礼物
第二节 宗教与心理学的共同目的

第二章 道德压力下的懦夫
节 人是有道德感和灵魂的造物
第二节 心理分析和忏悔
第三节 良心的掩饰

第三章 勇敢爱自己
节 人们不会天生对自己好
第二节 自我的形成
第三节 因自卑而自毁
第四节 放弃的勇气
第五节 学会接纳自我
第六节 你与众不同,潜力无限

第四章 爱与死的抉择
节 人无法只为自己而活
第二节 仇怨隐于爱中
第三节 为爱奉献一切
第四节 发自内心的宽容
第五节 真正成熟的爱

第五章 摘掉恐怖的面具
节 恐惧机制
第二节 何为神经性恐惧?
第三节 愤怒、侵害和敌对
第四节 经济恐惧--真实与虚幻
第五节 形而上的恐惧

第六章 悲伤使人睿智
节 死亡与忧伤的召见
第二节 你的悲伤可以克服
第三节 难于宣泄的负罪感
第四节 诚实地对待悲伤

第七章 永生的暗示
节 光明与黑暗
第二节 死亡铺陈生命的舞台
第三节 存在即是永生
第四节 活一次足矣

第八章 神啊!你深深地吸引了我
节 万心归主,寰宇太平
第二节 无信仰者
第三节 不可知论者和无能的信徒
第四节 神的法则
第五节"天启"时刻都在发生
第六节 与神为伴

第九章 宗教和心理学的整合
节 相信什么?
第二节 精神的多元化
第三节 英雄的感召
第四节 大胆承认你的情感
第五节 宗教与心理学的联合
鸣谢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这本书的观点让我喜欢:你可以逃离自己的罪错,只要你直面自己内心的冲突,认识你自己的欲望,而且,爱自己!心灵的平静不是多么难做到的事情。“爱自己”,成为重要的前提。不爱自己,能让人做出恐怖的事情。爱自己的人是无法成为恐怖分子的,要成为恐怖分子的第1条命令就是在心里“杀”掉自己,放弃爱自己的本能。   ——著名作家 连岳     李普曼先生是一位有学问的拉比。他在《通往内心安宁之路》的“勇敢爱自己”一章中指出,除非你充分爱你自己,否则你根本不可能切实地去爱其他人。很多人因为没有适当地去爱自己,而落入情绪化宿命主义的深渊中。因此,每个人都有责任去切实地关心自己,找出自己被造的意义和目的。一旦发现自己的使命,便应当竭尽所能、全力以赴,就好像全能的上帝正呼召他去做一样。   ——美国黑人领袖 马丁·路德·金节 神的礼物
想当年,在我还是个小伙子的时候,满脑子都充斥着稀奇古怪的想法。
有一天突发奇想,便着手列了一份单子,自认囊括了世人公认的人生“快事”。有的时候,人们会把自己所拥有或渴望拥有的财富列成一个单子,我的这份清单也是出于同样的道理。不过,我列在纸上的,是种种红尘世俗的欲望:健康、爱情、美貌、才能、权力、财富、声望,以及其他另外一些我认为是幸福人生必不可少的因素。
单子写好后,我感觉十分自豪,匆忙拿给我青年时代的导师过目。他是一位睿智的长者,也是我青年时代的精神楷模。我之所以这么积极的想拿给他看,是想给他留下个好印象,让他觉得我这个人兴趣广泛且聪明智慧。单子交给他后,我满怀信心地说:“这些就是一个普通人渴望追求的一切。只要能拥有这一切,就会像神仙一样逍遥自在了。”
从这位老朋友的眼角里,能看出他由初的饶有兴致很快转至思索状态,好在他还是坚持看了下去。“这份单子列得还不错”他若有所思地说道,“每一项都很重要,先后排列的顺序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年轻人,我觉得你漏掉了人生中重要的一样东西。如果没有它,你所拥有的一切都会成为痛苦的源泉。这样一来,我认为这张单子将会成为你生命中无法承受的一种负担。”
“那,”我非常不安地问:“单子上到底少了什么东西呢?”
只见他拿了一杆笔,在单子上打了一个大大的叉,把我的青春梦想一笔勾销了。随后写上了几个字:内心的安宁。
“这是神赐予他心爱子民的一份特殊的礼物。”他说,“神确实把才能和美貌赐予了许多人。而财富到底要多少才能算多呢?名声其实又有什么可贵的呢?但是,内心的安宁却是他赞许的奖赏,这是神仁爱的体现。神把内心的安宁赐予凡人的时候是很小心的,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无福享受,而其他人则穷尽一生都在等待这份礼物的从天而降,却等到头发都白了,也看不到半点影子。”
他似乎从我紧锁的眉头中看到了疑虑,继续道:“这并不是我的创见,”他解释说,“我只不过是把《圣经》的赞美诗马可·奥勒留a 和道家老子的看法用简单易懂的道理说出来罢了。‘神啊,宇宙的主宰者,’每一位圣哲都曾感叹道,‘把凡夫俗子梦寐以求的东西全部堆积在愚人的脚边吧。但求您将平和的甘露洒在我的头上。请您赐予我一份心灵的礼物,让我永远拥有宁静的心灵。’”

节 神的礼物


想当年,在我还是个小伙子的时候,满脑子都充斥着稀奇古怪的想法。


有一天突发奇想,便着手列了一份单子,自认囊括了世人公认的人生“快事”。有的时候,人们会把自己所拥有或渴望拥有的财富列成一个单子,我的这份清单也是出于同样的道理。不过,我列在纸上的,是种种红尘世俗的欲望:健康、爱情、美貌、才能、权力、财富、声望,以及其他另外一些我认为是幸福人生必不可少的因素。


单子写好后,我感觉十分自豪,匆忙拿给我青年时代的导师过目。他是一位睿智的长者,也是我青年时代的精神楷模。我之所以这么积极的想拿给他看,是想给他留下个好印象,让他觉得我这个人兴趣广泛且聪明智慧。单子交给他后,我满怀信心地说:“这些就是一个普通人渴望追求的一切。只要能拥有这一切,就会像神仙一样逍遥自在了。”


从这位老朋友的眼角里,能看出他由初的饶有兴致很快转至思索状态,好在他还是坚持看了下去。“这份单子列得还不错”他若有所思地说道,“每一项都很重要,先后排列的顺序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年轻人,我觉得你漏掉了人生中重要的一样东西。如果没有它,你所拥有的一切都会成为痛苦的源泉。这样一来,我认为这张单子将会成为你生命中无法承受的一种负担。”


“那,”我非常不安地问:“单子上到底少了什么东西呢?”


只见他拿了一杆笔,在单子上打了一个大大的叉,把我的青春梦想一笔勾销了。随后写上了几个字:内心的安宁。


“这是神赐予他心爱子民的一份特殊的礼物。”他说,“神确实把才能和美貌赐予了许多人。而财富到底要多少才能算多呢?名声其实又有什么可贵的呢?但是,内心的安宁却是他赞许的奖赏,这是神仁爱的体现。神把内心的安宁赐予凡人的时候是很小心的,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无福享受,而其他人则穷尽一生都在等待这份礼物的从天而降,却等到头发都白了,也看不到半点影子。”


他似乎从我紧锁的眉头中看到了疑虑,继续道:“这并不是我的创见,”他解释说,“我只不过是把《圣经》的赞美诗马可·奥勒留a 和道家老子的看法用简单易懂的道理说出来罢了。‘神啊,宇宙的主宰者,’每一位圣哲都曾感叹道,‘把凡夫俗子梦寐以求的东西全部堆积在愚人的脚边吧。但求您将平和的甘露洒在我的头上。请您赐予我一份心灵的礼物,让我永远拥有宁静的心灵。’”


当时我根本想不到、也不愿意相信这位犹太教拉比导师竟然拥有如此大智大慧。但是,我在后来二十五年的个人经历和职业观察中,逐渐意识到他的说法确实有如神谕。我终于明白,内心的安宁正是神本身所特有的品质。每当人们深刻思虑自己的人生后,都希望将其视为人生旅途终的目的地;我终于知道,尘世间的一切财富即使全部堆积起来,也不一定能够营造对等,甚至更多的心灵宁静;我也发现,即使某些人身无分文、体弱多病,却依然可以感受到他们平静如水的心胸。这个发现的过程非常痛苦,但我终承认,内心的安宁能将草棚茅舍变为玉阁华堂,而如果缺少了它,即便外表如宫殿般华丽,实质上也会形同牢狱。


……

作者简介

约书亚·罗斯·李普曼( Loth Liebman,1907—1948),美国著名犹太教拉比、传道士、超级畅销书作家。
李普曼博士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汉密尔顿,19岁时毕业于辛辛那提大学,后取得希伯来联合学院的博士学位。从1939年开始,他长期担任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犹太教圣殿的拉比。同时,他也是全美知名的广播电台布道师与演讲者。他在全美广播公司、美国广播公司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所做的定期演讲,拥有数百万的听众;在新英格兰六个州所做的星期天布道广播,听众也达上百万之多。
作为全美为知名的心灵导师之一,李普曼的代表作《通往内心安宁之路》于1946年出版以后,很快独占《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名长达58个星期,且连续3年处于畅销书排行榜前列,是美国有史以来畅销的图书之一,影响了无数读者的一生。
本书出版不到两年,李普曼即神秘辞世,死因至今未解。当时,本书仍然稳据各大畅销书排行榜前列,并保持了很长一段时间,创造了出版业的畅销奇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