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19796884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27
- 出版时间:2025-03-01
- 条形码:9787519796884 ; 978-7-5197-9688-4
内容简介
本书从法学视域观察并思考为何需要经济学、 哪些范围需要经济学、 如何与经济学实现良好的规范衔接, 从而将经济学置于法学语境中进行系统考察与反思。本书从“ 价值目标——规范结构——事实认定” 三个维度系统地考察经济学的功能范围及其限度, 将此前模糊不清的问题逐步聚焦, 从而实现交叉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化。 对反垄断法领域经济学裁判适用问题的研究, 有利于为一般理论研究提供更具前沿性的范例。 另外, 本书对经济学家在反垄断法中的角色定位及程序约束予以特别关注, 以解决经济学对于反垄断案件事实认定造成的挑战。 对于证据学一般理论的改进及经济学家参与庭审的制度重构具有一定开创性。
目录
导 言
一、问题提炼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
(一)国外研究进展
(二)国内研究进展
三、研究立场阐明
**章 经济学与反垄断法的历史流变
**节 反垄断法肇始时期经济学的缺位
一、*初立法的经济社会背景
(一)各行业的合并浪潮
(二)风起云涌的反垄断运动
(三)影响立法的社会思潮
二、立法时期经济学的平行发展
(一)经济学所处的历史阶段
(二)经济学发挥的潜在功能
三、早期司法的形式主义
(一)文义解释初步适用于案件裁决
(二)合理原则打开经济学“潘多拉魔盒”
第二节 经济学的引入及其颠覆性影响
一、哈佛学派对市场结构的特别关注
(一)结构主义的思想成型
(二)结构主义的实践影响
二、芝加哥学派对经济效率的极端推崇
(一)芝加哥学派的经济效率理论
(二)极端效率主义的域外影响
三、后芝加哥学派对经济效率的有限反思
(一)基于反思而诞生的后芝加哥学派
(二)后芝加哥学派反思的有限性
第三节 反垄断新思潮对经济学的超越
一、社会政治目标的制衡性引入
(一)民主目标的重新恢复
(二)公平目标的再度考量
二、对EBM模式的颠覆性反思
三、违法性标准的多维度扩张
(一)对错误成本分析框架的效果反思
(二)掠夺性定价的违法性标准扩张
(三)纵向合并的违法性标准扩张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经济学与反垄断法的冲突机理
**节 “效率一元论”与反垄断法之罅隙
一、削减反垄断法的现实基础
(一)“效率一元论”局限于经济学视角
(二)垄断问题的社会政治维度遭到忽视
二、遮蔽反垄断法的多元主体
三、消解反垄断法的学科自主性
(一)法律经济学否定法律体系的自主性
(二)经济分析进路否定反垄断法的自主性
第二节 结果导向与行为指引之相左
一、经济分析的结果导向性
(一)以经济分析结果认定案件事实
(二)以经济学理论指导案件裁判
二、规范分析的行为指引性
(一)法律规范的预期功能
(二)构成要件的定性功能
三、结果导向对行为预期性的冲击
(一)经济分析的“目的程式”特点
(二)经济分析的行为指引困境
第三节 经济学流派变动性与法律确定性之矛盾
一、反垄断经济学的流派差异
(一)产业组织理论三大流派的思想更替
(二)三大流派学术观点的差异比较
二、不同流派对反垄断实践的周期性影响
(一)哈佛学派时期的严格规制
(二)芝加哥学派时期的极端放松
(三)后芝加哥学派时期的中性矫正
三、理论分歧对垄断案件事实认定的不确定性影响
(一)垄断案件事实认定对经济学的依赖性
(二)自由与干预思想冲突对实践影响的不确定性
(三)法官可能难以对经济学内容进行实质性判断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经济效率在反垄断法中的功能限度
**节 经济效率在反垄断法中的正向功能
一、经济学的效率逻辑
(一)经济学以效率为终极目标
(二)经济学对垄断的效率评判
二、效率逻辑对反垄断法的支持功能
(一)提供了制度评价的效率标准
(二)丰富了反垄断法的价值体系
(三)佐证了反垄断实践的正当性
第二节 经济效率定位极端化的反思及匡正
一、反垄断法的极端效率化反思
(一)反垄断法并非效率促进法
(二)反垄断法亦非经济政策工具
二、多元价值冲突的平衡之道
(一)价值冲突属于“价值之争”
(二)“价值之争”的多种平衡方案
第三节 经济效率在反垄断法价值中的功能定位
一、经济效率功能定位的理论根基
(一)秩序自由主义的思想镜鉴
(二)法律多元价值的内在支撑
二、经济效率主要发挥工具性功能
(一)经济效率的工具性价值定位
(二)工具性价值定位的实践影响
三、经济效率的多元价值约束实现
(一)竞争价值对经济效率价值的引领与限定
(二)经济效率价值与其他价值类型的互动平衡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经济学知识在反垄断法中的功能限度
**节 经济学的知识供给功能
一、特有概念的型塑
(一)经济学术语连接规范结构
(二)经济学术语供给概念素材
二、模型工具的提供
(一)替代性模型工具
(二)市场集中度模型工具
(三)“成本—收益”偏离度模型工具
(四)企业博弈行为模型工具
三、认定标准的确立
(一)相关市场界定的经济学功能
(二)市场支配地位认定的经济学功能
(三)竞争效果评估的经济学功能
第二节 法律规范性对经济学知识的内在限定
一、经济学术语“转译”的规范性约束
(一)经济学术语“转译”的法教义学支撑
(二)经济学术语“转译”的法律目的考量
(三)经济学术语“转译”的类型化方法指引
二、构成要件对经济分析的导向性
(一)构成要件具有前置性
(二)构成要件具有靶向性
(三)构成要件具有独立性
三、定性分析相对定量分析的优先性
(一)定性分析更符合法律思维方式
(二)特定案件类型更适合定性分析
第三节 规范性语境下经济学知识的功能定位
一、经济学知识作为分析框架
(一)“社会科学框架”引入司法裁判
(二)经济学提供反垄断案件分析框架
二、经济学知识作为实质理由
(一)标准性规则的开放结构
(二)经济学知识的填补功能
三、经济学知识作为案件证据
(一)经济学知识的证明功能
(二)经济学家的案件参与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经济学家在反垄断裁判中的功能限度
**节 经济学家在反垄断裁判中的基本功能
一、经济学家作为专家证人
二、经济学家作为专家辅助人
第二节 经济学家参与案件的实践反思
一、专家证人制度之规范缺失
二、专家辅助人制度之适用错位
(一)民事诉讼领域的立场偏私性
(二)刑事诉讼领域的地位不对等性
三、鉴定人制度之设计偏差
第三节 经济学家参与案件的制度功能重构
一、重新界定“专家证人”的概念内涵
(一)基本前提:专家作证制度的统合趋势
(二)定位匡正:专家证人立场偏私性之防范
(三)内涵重赋:经济学家发挥证明功能的制度再造
二、经济学家意见的可采性标准完善
(一)事实范围规则
(二)可靠性规则
(三)关联性规则
三、经济学家中立性的制度保障
(一)经济学家的证人职责定位
(二)技术调查官制度的中立性镜鉴
(三)法官对经济证据的审查权
本章小结
结 语
参考文献
后 记
相关资料
序
时间过得很快,战威博士论文答辩已过去7年,那情景仿佛就在昨天。那是大学里一年一度论文答辩季的一个寻常日子,但这个日子对于战威来说,却有千钧之悲喜。他把博士学位论文敬献给他“目不识丁却并不失伟大的母亲”。他的后记感动了答辩组的所有老师。西南大学法学院的张新民教授说,这是他读到过的*真诚、*感人的博士学位论文后记。北京大学法学院的盛杰民教授,也是战威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的主席,他说,战威的后记,写出了他家庭的重负、求学的艰辛。他的论文,写得十分努力,虽然拙朴,但元气淋漓。
战威在后记里说,三年前,在他参加博士生考试的前夕,他的母亲身患绝症,但母亲嘱咐他以学业为重,专心备考。战威含泪告别了正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母亲,踏上前往重庆求学的旅程。战威妈妈*终没有看到儿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这一天。她带着欣慰,也带着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她完全不懂儿子读的书和研究的学问,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知道儿子考上了博士,有了出息,对儿子未来的人生选择更加宽心。
战威跟着我读博士以来,一直致力于竞争法领域的学习与思考,立志为竞争法的理论研究与制度建设有所贡献。竞争法被誉为“经济宪法”,其在法律体系中具有特殊地位,但同时极具争议和不确定性。它的不确定性源于人性对于竞争所持有的爱恨交织的心理状态。竞争,本是世间万物相生相克的自然现象,但在人类文明的进程里,被披上了一件“不道德的外衣”。正如美国法学家戴维·格伯尔所言,“竞争一直既是‘上帝’又是‘魔鬼’。它许诺并提供了财富与经济进步;它也改变了财富的分配,动摇人类共同体的根基,向道德规范发起了挑战”。达尔文的进化论给我们揭示了生物世界“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体现在社会经济领域,竞争与反竞争如影随形。竞争法试图通过规制反竞争行为保护合法竞争,然而,却又难以准确辨识其规制的对象到底是“上帝”还是“魔鬼”。竞争法的命运与自由主义的兴衰有着密切联系。但吊诡的是,保护自由的竞争法随古典自由主义的衰落而兴起,又随新自由主义的兴起而招致诟病。竞争法的目的是保护自由,手段却呈现出限制自由的外观。这目的与手段的二重变奏,恰是竞争法难以捉摸和令人着迷的地方。
序
时间过得很快,战威博士论文答辩已过去7年,那情景仿佛就在昨天。那是大学里一年一度论文答辩季的一个寻常日子,但这个日子对于战威来说,却有千钧之悲喜。他把博士学位论文敬献给他“目不识丁却并不失伟大的母亲”。他的后记感动了答辩组的所有老师。西南大学法学院的张新民教授说,这是他读到过的*真诚、*感人的博士学位论文后记。北京大学法学院的盛杰民教授,也是战威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的主席,他说,战威的后记,写出了他家庭的重负、求学的艰辛。他的论文,写得十分努力,虽然拙朴,但元气淋漓。
战威在后记里说,三年前,在他参加博士生考试的前夕,他的母亲身患绝症,但母亲嘱咐他以学业为重,专心备考。战威含泪告别了正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母亲,踏上前往重庆求学的旅程。战威妈妈*终没有看到儿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这一天。她带着欣慰,也带着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她完全不懂儿子读的书和研究的学问,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知道儿子考上了博士,有了出息,对儿子未来的人生选择更加宽心。
战威跟着我读博士以来,一直致力于竞争法领域的学习与思考,立志为竞争法的理论研究与制度建设有所贡献。竞争法被誉为“经济宪法”,其在法律体系中具有特殊地位,但同时极具争议和不确定性。它的不确定性源于人性对于竞争所持有的爱恨交织的心理状态。竞争,本是世间万物相生相克的自然现象,但在人类文明的进程里,被披上了一件“不道德的外衣”。正如美国法学家戴维·格伯尔所言,“竞争一直既是‘上帝’又是‘魔鬼’。它许诺并提供了财富与经济进步;它也改变了财富的分配,动摇人类共同体的根基,向道德规范发起了挑战”。达尔文的进化论给我们揭示了生物世界“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体现在社会经济领域,竞争与反竞争如影随形。竞争法试图通过规制反竞争行为保护合法竞争,然而,却又难以准确辨识其规制的对象到底是“上帝”还是“魔鬼”。竞争法的命运与自由主义的兴衰有着密切联系。但吊诡的是,保护自由的竞争法随古典自由主义的衰落而兴起,又随新自由主义的兴起而招致诟病。竞争法的目的是保护自由,手段却呈现出限制自由的外观。这目的与手段的二重变奏,恰是竞争法难以捉摸和令人着迷的地方。
在与战威的共同学习与交流中,我们曾反复讨论过经济分析在竞争法领域尤其是在反垄断立法和执法中的困扰。自20世纪70年代,美国芝加哥学派明确反对自《谢尔曼法》以来的结构主义规制方法,再次重申经济自由主义的核心地位,主张以行为规制而非结构制裁的方法解决自由经济中出现的垄断问题。于是,法律经济分析开始成为衡量一切规范价值的王者,并直接影响和塑造了美国反托拉斯法的结构和内容。经济分析的实用性和便利性使效率成为评判垄断行为正当与否的唯一标准。法律经济学的极端主义者甚至主张用经济效率取代经济公平。正如美国法学家波斯纳在其《反托拉斯法》第二版(2001年)序言中所说,“这本书的**版(1976年),是1/4个世纪以前出版的,当时带一个副标题‘一个经济学的视角’,暗示还存在其他视角。这种暗示在**版序言中说得很清楚,我声称,这本书的目的是阐释反托拉斯法的经济学方法并为其进行辩护。但在其后的几年,其他各种视角已经基本上销声匿迹,于是,在这次新版上我删掉了原来的副标题,以体现这种变化”。波斯纳如此“武断”的结论,对法律公平价值提出了严峻挑战。除了经济学上的效率价值,反垄断法真的没有别的视角了吗?如果经济效率成为反垄断法唯一的价值目标,那么,经济公平是否还有存在的意义?这些问题很宏观,也很本源,它直接关涉反垄断法的价值立场,直接关涉反垄断法存在的必要性。
当战威就其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征询我的意见时,我自然将这些宏大的问题抛给了他;一开始,战威没有信心,我也没有。题目的选定和开题报告的写作就遇到了不少困难。*后,我们把论文题目定为“反垄断法中经济分析运用问题研究”。写作过程对于战威更是一次严峻挑战。其间,我听过他倾诉“山重水复”的苦累,也分享过他“柳暗花明”的喜悦。战威选取了“价值目标—规范结构—事实认定”三个维度,确立了“历史考察—结合基础—异质冲突—分析框架选择及优化—实践运用”的逻辑进路,对经济分析与反垄断法的关系进行了非常清晰的梳理,证成了经济分析在反垄断法中的运用及其限度。论文*后的完成超出了我们的预期,评阅和答辩均得到一致好评。论文在战威毕业当年被评为“西南政法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8年,又获评“重庆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019年,战威以博士学位论文为基础,向牛津大学法学院申请访问学者,访学研究的主题“经济分析在反垄断法中运用的功能界定研究”得到了牛津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主任阿里尔(Ariel Ezrachi)教授的首肯,并愿意担任其访学期间的合作导师。在为期一年(2023年8月—2024年8月)的访学时间里,战威不仅对自己的访学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同时参加了阿里尔教授举办的系列学术会议,极大地拓展了自己的知识范围和理论视野。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部著作《反垄断法中经济学的功能限度》,延续了战威博士学位论文的核心观点和思维结构;但与其博士学位论文相比,这部著作的视野更加开阔,结构更加精致,文字更加洗练,资料也更加前沿和丰富。他自始至终将经济学置于法学语境进行系统考察与反思,始终警惕“效率至上原则”对反垄断法的统治和碾压,从而为反垄断法留守着一方公平价值的空间和余地。
现代性的各种文明与制度,使我们的生活世界与理论研究越来越复杂。我们如何以普通人的心智和眼光,去看待反垄断法对生活世界的意义?我们该用什么样的价值立场,去讲述反垄断法与我们生活世界的关系?这些问题是既有研究成果所忽视或力有不逮之处。希望战威未来的学术研究一直注视着普通人的常识和期许。
2024年初冬时节渝州嘉陵江天
作者简介
朱战威
河南省驻马店市人,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硕士生导师,法学博士、博士后,牛津大学访问学者。
主要研究领域为反垄断法。在《现代法学》《江苏社会科学》《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北方法学》等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一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博士后面上资助项目、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博士培育项目、重庆市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
荣获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年会“青年优秀论文”一等奖、二等奖等荣誉。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我独钟意命运角落的人
¥42.3¥168.0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25.0¥39.0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经常作案的朋友都知道
¥42.3¥168.0 -
生死场
¥16.4¥36.0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大宋宰相王安石
¥18.6¥55.0 -
东京梦华录
¥26.7¥46.0 -
我的哲学之师叔本华
¥19.5¥39.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24.4¥49.8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见字如面
¥23.4¥49.8 -
1984-插图珍藏版
¥9.9¥29.8 -
人类酷刑简史
¥33.0¥59.0 -
一个人生活
¥21.2¥45.0 -
梅子熟时栀子香
¥27.4¥49.8 -
悉达多
¥13.0¥28.0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0.7¥29.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3.4¥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