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7377430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5-03-01
  • 条形码:9787117377430 ; 978-7-117-37743-0

本书特色

本书系统介绍了猴痘的临床特征、流行病学趋势和变化、医疗照护策略、猴痘疫苗及相关药物展望、猴痘暴发形势下的公共卫生管理方案。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介绍了猴痘的临床特征、流行病学趋势和变化、医疗照护策略、猴痘疫苗及相关药物展望、猴痘暴发形势下的公共卫生管理方案。其中医疗照护策略为本书核心章节,重点介绍了猴痘患者的病情评估与诊断、患者管理与治疗、感染控制与隔离、症状管理与支持护理、并发症预防与处理,为医护人员提供有效照护策略。在疫苗及相关药物展望部分中,探讨了猴痘疫苗的研发进展、接种策略、抗病毒药物展望及相关科技创新。在公共卫生管理方案部分,建立应对爆发的指导方针和流程,明确卫生机构的职责和协作机制。重点讨论如何快速响应疫情,限制病毒的传播。除此之外,本书还详细探讨了管理与支持护理相关内容。猴痘可能引发剧烈疼痛和不适,因此有效的症状管理和支持护理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促进患者康复至关重要。本书言简意赅,对一线感染科医务工作者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

前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跨境传染病的传播风险日益加剧,猴痘作为一种曾局限在非洲部分地区的传染病,在近年内迅速引起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尤其是在2022 年后,猴痘疫情在多个国家暴发,促使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一变化给全球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对各国的医疗卫生工作者和疾控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应对这一公共卫生问题,急需一本能给猴痘防治相关工作者提供信息参考、查阅便利的有关猴痘防治的实用工作手册,《猴痘防治实用手册》便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本书内容全面,涵盖了猴痘病毒的基础科学、公共卫生防控、临床诊疗与照护。本书展现了猴痘疫情自首次发现以来的发展历程,并系统性地总结了国际组织对疫情的应对措施,提供了针对不同群体的宣传教育要点,以及住院患者照护过程中医院感染风险管理的评估工具。本书不仅为一线医务人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指南,同时也为公共卫生、疾病控制等领域的从业者提供了详细的防控策略和实施路径。

目录

**章 猴痘病毒学/ 1
**节 猴痘病毒概述/ 1
第二节 猴痘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1
第三节 猴痘病毒的理化特性/ 4
第四节 总结与展望/ 7
第二章 猴痘发病机制与病理变化/ 9
**节 病毒动力学/ 9
第二节 宿主反应与免疫逃逸/ 11
第三节 病理变化/ 16
第三章 猴痘流行病学/ 18
**节 猴痘流行的“前世今生” / 18
第二节 新近猴痘流行病学概况/ 19
第三节 猴痘流行病学特征/ 22
第四章 公共卫生应对和疫情管理/ 26
**节 疫情监测和报告/ 26
第二节 检疫与社区防控/ 29
第三节 猴痘病例及接触者追踪调查/ 35
第四节 宣传教育与公众参与/ 37
第五节 疫苗研发、接种策略与展望/ 44
第五章 医疗机构院感防控/ 52
**节 总则/ 52
第二节 标准预防/ 53
第三节 医护人员培训/ 55
第四节 患者院感管理/ 57
第五节 医疗废物及污水管理/ 61
第六节 猴痘医院感染暴发应急预案/ 62
第六章 猴痘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66
**节 临床表现/ 66
第二节 标本采集与实验室检查/ 74
第三节 猴痘诊断与鉴别诊断/ 78
第四节 猴痘治疗/ 80
第七章 猴痘患者照护管理/ 84
**节 照护管理概述/ 84
第二节 猴痘疾病照护相关预测 / 评估模型 / 84
第三节 皮肤和黏膜照护/ 97
第四节 症状管理/ 101
第五节 营养支持照护/ 107
第六节 心理健康照护/ 110
第七节 特殊人群照护/ 111
第八节 猴痘住院患者伦理与照护决策/ 119
参考文献/ 122
附录/ 134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艾滋病医学中心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二级教授;国家卫健委艾滋病医疗专家组成员、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艾滋病药物预防与阻断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HIV合并结核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会艾滋病学组委员、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关怀与治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