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50644434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4-12-01
- 条形码:9787550644434 ; 978-7-5506-4443-4
内容简介
本书为清代文人官员楼汝同撰写的日记。楼汝同为晚清官员、文人,今存《惜分阴轩日记》稿本一部,藏于清华大学图书馆。《惜分阴轩日记》起于光绪十年(1884),止于宣统 三年(1911),记录了作者近三十年的仕宦和生活情况,极少有辍笔间断,共计约九十万字。日记内容为研究清末政治、科技、思想、民俗、日常生活等提供了珍贵的史料参考, 如河道、漕运等科技史,清末捐官的政策、途径、金额,以及中西思潮剧烈碰撞的时代背景下文人官员面对西学的心态等。
前言
《惜分阴轩日记》,清楼汝同撰。楼汝同(1858—?),字子乐,浙江杭州人。光绪十一年(1885)以附贡报捐管河通判入仕,至光绪二十七年(1901)累迁山东候补道员。《惜分阴轩日记》起于光绪十年(1884),止于宣统三年(1911),记录了作者近三十年的仕途和生活情况,其间鲜有辍笔中断,内容涉及河运、官场、气候、医疗、交通、教育、日常生活等诸多方面,共计百万余字。《惜分阴轩日记》仅以一部稿本存世,藏清华大学图书馆,属稀见文献,多年来几乎无人问津,2019年才影印出版,至今方整理点校完毕,尚未在相关研究中得到利用,文献价值有待发掘。兹就其中有关河政、捐纳、日常生活、医疗及气候等方面的史料价值略作说明。
一
目录
前言
点校说明
光绪十年(1884)甲申
光绪十一年(1885)乙酉
光绪十二年(1886)丙戌
光绪十三年(1887)丁亥
光绪十四年(1888)戊子
光绪十五年(1889)己丑
光绪十六年(1890)庚寅
光绪十七年(1891)辛卯
光绪十八年(1892)壬辰
光绪十九年(1893)癸巳
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
光绪二十一年(1895)乙未
光绪二十二年(1896)丙申
光绪二十三年(1897)丁酉
光绪二十四年(1898)戊戌
光绪二十五年(1899)己亥
光绪二十六年(1900)庚子
光绪二十七年(1901)辛丑
光绪二十八年(1902)壬寅
光绪二十九年(1903)癸卯
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
光绪三十一年(1905)乙巳
光绪三十二年(1906)丙午
光绪三十三年(1907)丁未
光绪三十四年(1908)戊申
宣统元年(1909)己酉
宣统二年(1910)庚戌
宣统三年(1911)辛亥
节选
光绪十年(1884)甲申
初二日(1月29日)阴。早间大雪。童子芗来拜年,晤谈片刻去。饭后,至清如房闲话。未刻,四弟来,相与掷状元筹以为乐。傍晚,四弟去。亥刻,雪更大,厚盈三寸,终夜未止。
初三日(1月30日)阴。雪止,早间甚冷,院中积雪寸余,犹未融。去冬三月无雪,今正初二即大沛雪泽,可称瑞雪焉。午后,清如来谭,傍晚甫去。晚间,循俗例祀祖。
初四日(1月31日)阴。雪又降。午后,又掷状元筹。未刻,王年伯来晤,并拜先人像,少顷即去。晚又掷状元筹。
初五日(2月1日)阴。早间,出门拜客,一永日仅晤童子芗及史仁朴二君,余均不见。傍晚,至旧宅,饭后归。
初六日(2月2日)阴。早间,雪甚大。黄绶卿表侄来拜年,晤。清如来谈,拟游山,因道路泞泥,恐致倾跌,不果。新正以来,闷坐寓斋,颇觉无聊。忆去岁此日,与大兄同处一室,尚不寂寞,今已远离,刻尚未接其抵汴安信,怅念俱深。午刻,四弟来,亦有游山之愿,因与清如三人鼓兴,呼舆前往。行至半山,但见四围皎洁,下视屋庐树木,一片皆白,景致殊佳。至四景园茶居,饮茶看雪,推窗远眺,豁人心目。复至城隍庙内楼上小坐,又至赵恭毅公、阮文达公二祠一游。比回寓,已黄昏矣。四弟晚饭后甫去。夜间,雪更大,厚盈四五寸。
初七日(2月3日)阴。大雪一永日,屋脊厚七八寸矣,庭院街衢如之。午前,修发。清如来谭,少顷即去。下午,雪更厚,约一尺二三寸。傍晚,登楼望雪,亦颇足观,黄昏时甫下楼。通宵雪未止。
初八日(2月4日)阴。立春祀祖。早间雪止,晴光仍未放也。午后,四弟有字来,邀余往吃羊肉火锅,乘舆往。街中积雪厚尺余,天寒未能融化,舆夫行走颇苦。晚饭后回寓。
初九日(2月5日)阴,寒甚。早间,蔡少卿之弟来贺岁,晤。饭后,作大兄书,即寄交鼎臣转交,时未得兄抵汴信,不知住处,故仍交鼎臣也。未刻,略放阳光,天公已有晴霁之意。连日冷风侵入,筋骨又作酸楚,殊苦之。下午,四弟来,傍晚去。
初十日(2月6日)晴,寒甚。延吴医诊脉,下午来开方,服药。余感风,嗽殊甚,终日吐痰盈器,亦苦矣哉。早间,稚夔夫人来拜年。下午,余作札邀稚夔十二晚间来饮,并邀夏松孙、厚庵两昆仲,叶作舟、浩吾两昆仲,主人则余兄弟也,即预饬厨子定做肴馔。
十一日(2月7日)晴。是日为先祖妣诞辰,循例祭祀。午间,子先至自余杭,衣冠来贺岁。清如来谈,出许文恪手札见示,余亦出沈文定致先人手札与观,名臣手迹,以获睹为快也。
光绪十年(1884)甲申
正月
正月初一日(1884年1月28日)阴,大雨。早间,出门至四弟处公同开单拜年,两人分拜,余专拜下城。巳刻,到姑母处,登堂。至福圣庵蔡家,亦下轿。未刻,回寓吃饭。申初,复出门。申正,到王夔石尚书年伯处,登堂,并晤稚夔。傍晚,复至老宅一转,遂回寓。晚饭后,清如来谈,亥子时方去。
初二日(1月29日)阴。早间大雪。童子芗来拜年,晤谈片刻去。饭后,至清如房闲话。未刻,四弟来,相与掷状元筹以为乐。傍晚,四弟去。亥刻,雪更大,厚盈三寸,终夜未止。
初三日(1月30日)阴。雪止,早间甚冷,院中积雪寸余,犹未融。去冬三月无雪,今正初二即大沛雪泽,可称瑞雪焉。午后,清如来谭,傍晚甫去。晚间,循俗例祀祖。
初四日(1月31日)阴。雪又降。午后,又掷状元筹。未刻,王年伯来晤,并拜先人像,少顷即去。晚又掷状元筹。
初五日(2月1日)阴。早间,出门拜客,一永日仅晤童子芗及史仁朴二君,余均不见。傍晚,至旧宅,饭后归。
初六日(2月2日)阴。早间,雪甚大。黄绶卿表侄来拜年,晤。清如来谈,拟游山,因道路泞泥,恐致倾跌,不果。新正以来,闷坐寓斋,颇觉无聊。忆去岁此日,与大兄同处一室,尚不寂寞,今已远离,刻尚未接其抵汴安信,怅念俱深。午刻,四弟来,亦有游山之愿,因与清如三人鼓兴,呼舆前往。行至半山,但见四围皎洁,下视屋庐树木,一片皆白,景致殊佳。至四景园茶居,饮茶看雪,推窗远眺,豁人心目。复至城隍庙内楼上小坐,又至赵恭毅公、阮文达公二祠一游。比回寓,已黄昏矣。四弟晚饭后甫去。夜间,雪更大,厚盈四五寸。
初七日(2月3日)阴。大雪一永日,屋脊厚七八寸矣,庭院街衢如之。午前,修发。清如来谭,少顷即去。下午,雪更厚,约一尺二三寸。傍晚,登楼望雪,亦颇足观,黄昏时甫下楼。通宵雪未止。
初八日(2月4日)阴。立春祀祖。早间雪止,晴光仍未放也。午后,四弟有字来,邀余往吃羊肉火锅,乘舆往。街中积雪厚尺余,天寒未能融化,舆夫行走颇苦。晚饭后回寓。
初九日(2月5日)阴,寒甚。早间,蔡少卿之弟来贺岁,晤。饭后,作大兄书,即寄交鼎臣转交,时未得兄抵汴信,不知住处,故仍交鼎臣也。未刻,略放阳光,天公已有晴霁之意。连日冷风侵入,筋骨又作酸楚,殊苦之。下午,四弟来,傍晚去。
初十日(2月6日)晴,寒甚。延吴医诊脉,下午来开方,服药。余感风,嗽殊甚,终日吐痰盈器,亦苦矣哉。早间,稚夔夫人来拜年。下午,余作札邀稚夔十二晚间来饮,并邀夏松孙、厚庵两昆仲,叶作舟、浩吾两昆仲,主人则余兄弟也,即预饬厨子定做肴馔。
十一日(2月7日)晴。是日为先祖妣诞辰,循例祭祀。午间,子先至自余杭,衣冠来贺岁。清如来谈,出许文恪手札见示,余亦出沈文定致先人手札与观,名臣手迹,以获睹为快也。
十二日(2月8日)晴,天寒殊甚。午前,叶作舟作札告辞,浩吾亦因病不到,余以汪同伯补其缺。饭后,四弟来,复作字坚邀作舟。申刻,稚夔到,厚庵、同伯、作舟亦旋至,松孙*后来。席间皆熟人,畅谭畅饮,惜厨子做菜不佳耳。二鼓各散,四弟仍留,复偕余及清如三人话至夜分始去。
作者简介
楼汝同(1859—?),浙江仁和人。光绪十一年(1885)以贡生报捐管河通判入仕,累升山东道员,有文名。
付佳,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现任职清华大学图书馆科技史 暨古文献研究所,已在《文学遗产》《人文杂志》《中国学术》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都轶伦,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现任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已在《文学评论》 《文学遗产》《文献》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
中国近代史
¥15.5¥39.8 -
书架上的近代中国:一个人的阅读史
¥15.7¥49.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5.7¥49.0 -
汉朝其实很有趣
¥12.5¥38.0 -
人类酷刑简史
¥21.1¥59.0 -
安史之乱
¥24.1¥68.0 -
正说明朝十六帝
¥17.9¥49.8 -
天人合一:中国古代科技简史
¥9.0¥25.0 -
1688年的全球史
¥28.3¥78.0 -
发明里的中国(平装)
¥10.3¥25.0 -
中国历史常识
¥16.9¥49.8 -
生命之种:从亚里士多德到达.芬奇.从鲨鱼牙齿到青蛙短裤.宝宝到底从哪里来
¥16.6¥52.0 -
无泪而泣 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的特别工作队
¥24.1¥68.0 -
宋朝文人的朋友圈
¥21.1¥59.0 -
从三十项发明阅读世界史
¥12.7¥39.0 -
公主之死: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法律史
¥28.4¥49.8 -
大家小书-笔祸史谈丛
¥7.3¥18.0 -
万历十五年
¥14.8¥25.0 -
历史的沸点-两晋十六国的二十张面孔-第二卷
¥16.8¥48.0 -
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精装插图版)
¥39.2¥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