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比尔的眼泪:那些发明银行的人

包邮西比尔的眼泪:那些发明银行的人

1星价 ¥67.8 (7.6折)
2星价¥67.8 定价¥8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24148107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410
  • 出版时间:2025-03-01
  • 条形码:9787224148107 ; 978-7-224-14810-7

本书特色

意大利著名历史学家阿马迪奥芬涅洛代表作 语言细腻、生动,为我们勾勒出一副生动而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在这本书中您将能看到:

一宗发生在伦敦的谋杀案揭开了商业竞争的黑幕。在羊毛贸易中,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各方势力不择手段,尔虞我诈。

戏剧化且充满悲剧色彩的贵族夫人西比尔的破产事件。在法庭上,控辩双方如同利刃相交,言辞激烈,攻防无间。西比尔那无奈的神情和震撼的结局,不仅是个人命运的悲欢离合,更是贵族体系在经济洪流中难以抵御的崩溃象征。

十字军东征战火熊熊,教廷巧妙运筹于暗中。教皇、国王与金融家之间始终在权力的旷野上角力交锋,时而合作,时而斗争,在这场复杂的游戏中,借贷与信誉成为维系力量的关键。

遥远的土地上,一个影响跨越整个欧洲的大型市场——香槟集市逐渐形成。在这里商旅们的步伐,推动着商品、文化和信息的流通,更让银行作为现代经济支柱的形态初露端倪。

佛罗伦萨银行的崩溃,焚灭着基督教构建千年的信仰支柱,同时亦将所有债权人深深拖入泥潭。 然而,银行家们依旧在动荡中行进。他们巧妙地将资产在不同市场间调拨转移,如同精算般的对冲,为的是在每一片可能倒塌的废墟上,保留一线生息的可能。

在这恢宏的金融发展史中平民们、领主们、国王们、教皇们的命运彼此交织,每个人都怀揣着同一个梦想,那就是用财富创造财富。金融的故事从未过时。


内容简介

《西比尔的眼泪:那些发明银行的人》是一本透彻地揭示欧洲银行业演变历程的著作。这本书以贵族夫人西比尔破产的真实案件将读者引入那个激动人心的金融世界,逐步呈现银行业所经历的革命性变化。作者的笔触从香槟集市背后的交易网络,到十字军东征的金融支持;从伦敦法律纠葛中的权力较量,到英格兰黄金岁月的兴衰荣辱。作者通过细腻、生动而富有洞察力的叙述,描绘出一个个鲜活的历史瞬间,把历史的细节与宏观的发展紧密结合,深入剖析其背后深刻的社会和经济影响。这本书描写的不仅仅是一个个金融故事,更是人类社会变迁和文明进步的缩影,揭示出这张金融之网是如何织就的,如何成为西方现代文明的一根支柱,引发读者关于人性、市场规律、社会价值的深刻思考。

目录

目录

序 章 西比尔的眼泪 / 001

1一个故事 / 003

2房地产投机 / 008

3螺旋 / 012

**章 大爆炸 / 021

1香槟集市 / 023

2不断变小的世界 / 042

3黄金热潮 / 051

4计算、信息和理性 / 069

间奏章I 世界的第五元素 / 089

第二章 教廷的角色 / 095

1十字军东征的银行家 / 097

2命运 / 113

3无界之国 / 128

4教廷与银行 / 142

5回到新世界 / 153

间奏章II 一段很长的记忆 / 167

第三章 一座首都的成本 / 177

1蝴蝶效应 / 179

2小麦和银行家 / 191

3金融领主 / 203

4乔瓦尼的视角 / 212

间奏章III 海啸 / 223

第四章 布鲁图的领地 / 231

1伦敦的法律 / 233

2朗伯德街命案 / 240

3英格兰黄金 / 247

4里卡迪体系 / 258

5战争的代价 / 275

间奏章IV 资金挪移 / 295

后记 完美温度 / 307

1泡沫与破产 / 309

2银行家共和国 / 320

3落魄之人 / 332

注释 / 342

参考文献 / 362

人名表 / 375

地名表 / 390

鸣谢 / 402

展开全部

节选

1343年11月25日, 圣凯瑟琳节(santa Caterina)当天, 罗伯特国王去世已经将近一年。 现在的统治者是新登基的乔瓦娜(Giovanna)女王——一个刚满十六岁的少女。 这是一个困难的时代, 各种负面的预兆频频出现, 坊间也流传着各种关于凶兆的传言。 一位可能是来自卡普里岛(Capri)或是伊斯基亚岛(Ischia)的“虔诚主教”(同时也是一名星相学家

), 开始在街头巷尾四处散播关于城市末日即将来临的预言, 他预言那不勒斯将被大海吞噬摧毁。 有些人相信了他的说法, 他们手画十字, 然后举家从这座城市逃离。 另一方

面, 当然也有对其不屑一顾、 自顾自地像以往一样过日子的人。 在此前的几天里, 狂风暴雨频繁地发生在这座城市的上空。 很多人认为这也许就是那名主教所预言的灾难了。

然而不久之后, 一场前所未见的海啸侵袭了这座城市, 并摧毁了第勒尼安海海岸的大部分地区。 这场海啸的破坏性甚至还波及了希腊的海岸。海啸来袭时, 彼得拉克就在那不勒斯。 他幸存了下来。 灾难后的第二天, 在惊魂未定的情况下, 他马上写信给乔瓦尼·

科隆纳(Giovanni Colonna)。 让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记载这场灾难的。 他提到, 灾难的预言一开始是在妇女当中传播的:在灾难的前夜, 街道和广场上到处奔跑着惊恐的妇女, 她们在胸前紧抱着自己的孩子, 在教堂的门口哭泣央求着。彼得拉克对此印象深刻。 那是日落时分, 他刚刚从圣老楞佐修道院那里做客回来。他有种不祥的预感。 尽管这时天空依然晴朗,但他还是看向窗外, 想要捕捉一丝丝迹象:我觉得应该等月亮升起来后再来观察其颜色如何。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 今天应该是月盈的第七天。 因此我在窗前徘徊, 目光一直向西盼着月亮的出现。 终于在午夜之前, 我等到了月亮的出现。 她躲在附近的山后, 透过云雾显现出忧伤的表情。 随后我也就上床去睡觉了。彼得拉克刚睡着, 就听到了到处传来声响。 他感觉到房间的窗户和墙壁都在晃动。 他睡觉时有一直点着夜灯的习惯, 但灯在这时却突然熄灭了, 周围变得一片漆黑。 他迅速起身, 在黑暗中感受到

了死亡的威胁召唤。 人们纷纷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但他们唯一能看到的光亮就是窗外的闪电, 以及随后传来的巨大雷鸣。 修道士们纷纷开始祈祷并互相鼓励。 主教和修道士们一起点燃了火把——这是他们唯一的光源了。

作者简介

阿马迪奥·芬涅洛,意大利著名历史学家,著有《狮子座下》《穆斯林意大利史》等著作。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