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好看的,哈哈,苏曼殊还想刺杀康有为来着~~~
对我个人的阅读兴趣来说,这本书不是很好。搞专史研究的说不定会有借鉴。 前篇革命史谭,陆丹林著,考订民国早期的人物志,历史进展。详写孙中山的革命历程。也发现为什么他只能被后人称为革命的先行者,盖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孙文同志本人的思想和行为使然。 与国外的联系紧密,不能提出反帝的口号。 宣传工作一直在做,但仅在东南一隅和国外华人圈甚有影响,只能是一个革命的鼓动家。 没有自己的军队,虽然晚期开办党派武装人才培养先河,但是一直没有带兵经验。 更多的是宗教救世的观点,不能成为一派别之领袖,而只能是世人之偶像。 这些使得他只能在当时的中国成为一个合格的先行者,个人更觉得他的影响在明智初开的中国能显示出其革命精神。 丁士源的笔记一篇,还未阅读完成。但越来越觉得清朝的很多制度和人事的出发点不能代表广大的中国人的意愿,打得都是满族人的小算盘。不能算一个大气的朝代。
有价值的史料
非常有价值的史料
挺好看的,哈哈,苏曼殊还想刺杀康有为来着~~~
对我个人的阅读兴趣来说,这本书不是很好。搞专史研究的说不定会有借鉴。 前篇革命史谭,陆丹林著,考订民国早期的人物志,历史进展。详写孙中山的革命历程。也发现为什么他只能被后人称为革命的先行者,盖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孙文同志本人的思想和行为使然。 与国外的联系紧密,不能提出反帝的口号。 宣传工作一直在做,但仅在东南一隅和国外华人圈甚有影响,只能是一个革命的鼓动家。 没有自己的军队,虽然晚期开办党派武装人才培养先河,但是一直没有带兵经验。 更多的是宗教救世的观点,不能成为一派别之领袖,而只能是世人之偶像。 这些使得他只能在当时的中国成为一个合格的先行者,个人更觉得他的影响在明智初开的中国能显示出其革命精神。 丁士源的笔记一篇,还未阅读完成。但越来越觉得清朝的很多制度和人事的出发点不能代表广大的中国人的意愿,打得都是满族人的小算盘。不能算一个大气的朝代。
有价值的史料
非常有价值的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