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惑中让我找到了目标和方向——读《新教师是这样炼成的——师范生教育实习与就业指导》有感
困惑中让我找到了目标和方向 ——读《新教师是这样炼成的——师范生教育实习与就业指导》有感 ——李阳 我是一个大学刚毕业的师范生,刚踏出校门的我面对社会的现实与残酷,初出茅庐的我似乎还是很迷茫,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去走今后的这漫长而艰辛的路。但是冷静下来想想还是要坚持自己最初的梦想——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但毕竟我刚刚毕业步入社会,自己好像是只无头苍蝇,找不到自己的方向,只知道要考上教师,却不知道该从哪下手复习。 正在这万分焦急的时候,我却得到了《新教师是这样炼成的——师范生教育实习与就业指导》这样一本书,看看目录,翻翻内容,这让我喜出望外,这不是我正是我迫切需要的一本书吗?有了这样一本书在实习就业方面可以让我锁定了目标,明确了方向,少走弯路。 《新教师是这样炼成的——师范大学生教育实习与就业指导》这本书是由徐世贵刘芳王晓旭刘哲撰写的,徐世贵是辽宁省特级教师,本溪满族自治县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沈阳师范大学,渤海大学兼职教授,徐老师是全国有名的教育专家,另外几位作者是渤海大学的教授,都是搞教师教育的专家。 本书共分为环境适应篇、素养基础篇、教学工作篇、班主任工作篇、专业成长篇、求职就业篇等6个板块18章内容。本书特点针对性强、实用性非常强 。书中无论是对实习生实习如何适应环境?怎样备课上课?怎样当好班主任工作?怎样写实习总结报告?怎样去报考申请教师资格?怎样备考复习?甚至考试命题?怎样去面试等等都有所分析说明?这本书的内容源于实践,指导实践,理论与实践结合得十分紧密,通俗易懂,并引入大量的实际案例,这些内容都是我们大学生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性、实用性很强。 在读这本书时,每一章节的内容都使我受益匪浅。但是其中有几个内容让我收获更大。 首先是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尽快适应环境:如实习生的为什么要重视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实习生工作之初怎样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实习生怎样与老教师和谐相处?实习生怎样和指导老师和谐相处?等等这里都很好的方法和建议,并有很多案例。让我知道了过去不知道的一些事情。 其次、师德信念使我感受颇深,师德,仅仅这两个字,但其中却包含了千斤的重量。“经师”易得,“人师”难求。通过本书的阅读让我不仅仅知道了师德的重要性,更主要懂得了,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在师德方面,不仅要爱岗敬业,还要热爱学生,不仅要为人师表,还要诲人不倦。因为一个人只有学高才能为师,只有身正才能为范。 再次、教师的基本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实习生能说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写一手熟练精美的三笔字,熟练地制作并操作课件,设计合理规范的板书,会写教案、会备课、会说课、课堂提问设计、课堂应变能力等,练好这些教学基本功,这是做教师最起码的要求。先做合格教师,再做受学生喜爱和欢迎的优秀教师,这也是优秀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那么实习生应怎样打好基本功的基础呢?本书结合优秀教师的实例给以了具体指导,看完以后,让我茅塞顿开,也对如何当好教师也有了信心。 如在实习生课堂常见问题及应变对策这节里作者写到:任何一个实习生的课堂教学总要经历一个从陌生到熟悉,从不熟练到熟练,从不胜任。胜任的适应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很可能遇到许多困难、挫折,乃至失败。这都是正常的。如实习生初登讲台可能会遇到大量的预想不到的事情,甚至在讲台上很尴尬,很难堪。情绪出了问题—高度紧张,大脑一片空白;语言出了问题—结结巴巴,语无伦次;节奏出了问题—你早已讲完,但课没上完;内容出了问题—你讲错了,不知如何处理;纪律出了问题—课堂一团遭,你不知所措;提问出了问题—启而不发,没人理睬;疑难出了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你不会,被挂在黑板上。实习生上课如果出现尴尬现象又该怎么办呢?本书提出了一些具体应变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十分实用。 第四、在求职就业篇也让我收获多多。据教育部统计,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一年比一年多,当前大学生就业竞争激烈,形势严峻。那么大学生怎样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取胜呢?我心里一点数也没有,而这本书对大学生就业的基本常规(经历这样几个步骤、基本程序)、搜集就业信息、掌握应聘复习方法考试出题范围题型和应聘面试技巧,都一一指导和引领。尤其这里介绍了沈阳师范大学2009年毕业生,从报考——复习——笔试——面试——录取的个人就业经历的案例。给我的启发很大。 一个人能走多远,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看他有什么人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看他与什么人为伴。相信在这本《新教师是怎样炼成的——师范大学生教育实习与就业指导》陪伴下,我会走的更远、更好、更稳。它使我将来有信心去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教师,并把这条路走的更远、更长。
困惑中让我找到了目标和方向——读《新教师是这样炼成的——师范生教育实习与就业指导》有感
困惑中让我找到了目标和方向 ——读《新教师是这样炼成的——师范生教育实习与就业指导》有感 ——李阳 我是一个大学刚毕业的师范生,刚踏出校门的我面对社会的现实与残酷,初出茅庐的我似乎还是很迷茫,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去走今后的这漫长而艰辛的路。但是冷静下来想想还是要坚持自己最初的梦想——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但毕竟我刚刚毕业步入社会,自己好像是只无头苍蝇,找不到自己的方向,只知道要考上教师,却不知道该从哪下手复习。 正在这万分焦急的时候,我却得到了《新教师是这样炼成的——师范生教育实习与就业指导》这样一本书,看看目录,翻翻内容,这让我喜出望外,这不是我正是我迫切需要的一本书吗?有了这样一本书在实习就业方面可以让我锁定了目标,明确了方向,少走弯路。 《新教师是这样炼成的——师范大学生教育实习与就业指导》这本书是由徐世贵刘芳王晓旭刘哲撰写的,徐世贵是辽宁省特级教师,本溪满族自治县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沈阳师范大学,渤海大学兼职教授,徐老师是全国有名的教育专家,另外几位作者是渤海大学的教授,都是搞教师教育的专家。 本书共分为环境适应篇、素养基础篇、教学工作篇、班主任工作篇、专业成长篇、求职就业篇等6个板块18章内容。本书特点针对性强、实用性非常强 。书中无论是对实习生实习如何适应环境?怎样备课上课?怎样当好班主任工作?怎样写实习总结报告?怎样去报考申请教师资格?怎样备考复习?甚至考试命题?怎样去面试等等都有所分析说明?这本书的内容源于实践,指导实践,理论与实践结合得十分紧密,通俗易懂,并引入大量的实际案例,这些内容都是我们大学生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性、实用性很强。 在读这本书时,每一章节的内容都使我受益匪浅。但是其中有几个内容让我收获更大。 首先是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尽快适应环境:如实习生的为什么要重视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实习生工作之初怎样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实习生怎样与老教师和谐相处?实习生怎样和指导老师和谐相处?等等这里都很好的方法和建议,并有很多案例。让我知道了过去不知道的一些事情。 其次、师德信念使我感受颇深,师德,仅仅这两个字,但其中却包含了千斤的重量。“经师”易得,“人师”难求。通过本书的阅读让我不仅仅知道了师德的重要性,更主要懂得了,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在师德方面,不仅要爱岗敬业,还要热爱学生,不仅要为人师表,还要诲人不倦。因为一个人只有学高才能为师,只有身正才能为范。 再次、教师的基本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实习生能说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写一手熟练精美的三笔字,熟练地制作并操作课件,设计合理规范的板书,会写教案、会备课、会说课、课堂提问设计、课堂应变能力等,练好这些教学基本功,这是做教师最起码的要求。先做合格教师,再做受学生喜爱和欢迎的优秀教师,这也是优秀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那么实习生应怎样打好基本功的基础呢?本书结合优秀教师的实例给以了具体指导,看完以后,让我茅塞顿开,也对如何当好教师也有了信心。 如在实习生课堂常见问题及应变对策这节里作者写到:任何一个实习生的课堂教学总要经历一个从陌生到熟悉,从不熟练到熟练,从不胜任。胜任的适应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很可能遇到许多困难、挫折,乃至失败。这都是正常的。如实习生初登讲台可能会遇到大量的预想不到的事情,甚至在讲台上很尴尬,很难堪。情绪出了问题—高度紧张,大脑一片空白;语言出了问题—结结巴巴,语无伦次;节奏出了问题—你早已讲完,但课没上完;内容出了问题—你讲错了,不知如何处理;纪律出了问题—课堂一团遭,你不知所措;提问出了问题—启而不发,没人理睬;疑难出了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你不会,被挂在黑板上。实习生上课如果出现尴尬现象又该怎么办呢?本书提出了一些具体应变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十分实用。 第四、在求职就业篇也让我收获多多。据教育部统计,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一年比一年多,当前大学生就业竞争激烈,形势严峻。那么大学生怎样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取胜呢?我心里一点数也没有,而这本书对大学生就业的基本常规(经历这样几个步骤、基本程序)、搜集就业信息、掌握应聘复习方法考试出题范围题型和应聘面试技巧,都一一指导和引领。尤其这里介绍了沈阳师范大学2009年毕业生,从报考——复习——笔试——面试——录取的个人就业经历的案例。给我的启发很大。 一个人能走多远,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看他有什么人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看他与什么人为伴。相信在这本《新教师是怎样炼成的——师范大学生教育实习与就业指导》陪伴下,我会走的更远、更好、更稳。它使我将来有信心去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教师,并把这条路走的更远、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