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学系列丛书:诗经楚辞汉东府选详解
这本书质量不错,可以买
早买的,读完了,给个好评!
也是凑单的
希望凑齐这一系列
稍小的小16开,有塑封,品相好。国学大使靳极苍著
大师活了99岁,2006年去世。本书是第二版,第一版是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8册《注释学系列丛书》之一。 作者创立“注释学”词语,包含两部分:注释的方法;注释的理论。注释的方法,包括三个内容:一是注释的目的,二是注释的原则,三是注释的方法。注释的理论也包括三个内容:一是什么叫注释,二是为什么注释,三是该怎样注释。 例子:《诗经,第一篇《关雎》,汉朝的今文学家都说这首诗是讽刺诗,鲁诗说: “毕公刺康王也……昔康王承文王之盛,一朝晏起……毕公喟然,深思古道……愿得周公配以窈窕……以刺时!”韩诗说:“《关雎》刺时也!”齐诗说:“贞鸟关雎,执一无尤。”今文家就毛诗说:《关雎》是美文王。美后妃,汉承周美文王后妃,在汉朝很容易被人接受,于是毛诗说统治《关雎》以至全《诗经》两千多年。《关雎》诗五章,章四句,句四字,何尝有康王字,毕公字。周公字,文王字,后妃字?又哪个词、语、句可讲作讽刺,不讲作赞美?诗的词、语、句中全没有的,竟用诗外的传说、臆说解诗,何能服人之心,塞人之口!可是汉时书籍特少,读书万难,只能听说法。能见书、能读出者少之又少,所以传说霸占了古书传授,到唐宋时可能书较多,但那是封建时代尊古崇圣,以此开科取士,考生们只能对古已有之的说法加以附会,不但不敢说己见,说了己见不但不能录取,或许还会受到违古非圣的罪责。非无言也,不敢言也。 什么叫注释?就是自两汉以来的所谓传、笺、注、疏、解、集解、集注、集释等名词的总代称(其实是性质同而具体实际却大大不同),二、为什么注释?注释为方便当前读者,三、该怎样注释?注释的原则该是从作品本身中找理解的根据。所有作品外的资料只能作二三等参考资料,绝不能以之为主。 注释的方法即“三体会”、“三解释”、“四分析”。三体会即体会作者、体会作品、体会语言形象。体会作者就是体会作者写作此作品时要表现的思想情感、目的、要求,体会到如作者自己现身说法的程度,体会作品就是要深入作品中成为作品中具现作者思想、目的、要求的亲自参加者,成为表现这些词、语、句的亲自参与者。体会形象,需知文学作品,是以形象进行思维的,文学作品主要是以形象语言写成的,所以注释文学作品必须要体会语言形象,使形象复活、再现,使读者能亲见亲闻亲感,有此三体会,还能不把作品注释、讲解得合于作者、合于作品、合于语言形象么?这是讲解作品、注释作品最为主要的,以下再辅以“三解释”、“四分析”。 “三解释”就是任何词语典事都可有:一、基本意义的解释,如“人”,讲作人类的人;“仙女”讲作睡梦中的女神仙等,二、使用意义的解释。如“人其人,火其书”文中的前一“人”字作动词用;如“神女”作妓女解。就是使用到具体处所的使用意义。三、特殊意义的解释。如“辗转反侧”在具体地方是个形象,形容不能入睡;再如“钟鼓乐之”是个形象,形容结婚了,其实“辗转反侧”四字哪有不入睡的解释? “钟鼓乐之”四字哪有结婚的意义?可是它们在构成形象语言后,就以所形成的形象为主,不以构成它们的词语典事的原义为主了!不明此,任何文学作品都不可能注释明白,因为文学作品就是主要用形象语言写成的呀!过去两千多年的注释者都是注释单词的意义的,不知所谓形象语言。所以注释时也只解构成语言的基本意义,把“钟鼓乐之”的“钟鼓”二字,把“辗转反侧”四字的基本意义注释得多么详细、多么有根有据,而不说是形容结婚,不说是形容睡不着,都解决不了问题。但从古如斯,又不能起地下人以告之,良可慨也。 四分析,主要是分析出作品的时、地、人、事,以突出主题思想,而这项在实践中发现还有另外一种作用,即分析出作品的时间来,就可依时间把每个人的作品依之加以序列,这意义非常重大,因为可依各作品的创作时间了解该作者当时的生活实际,这既可增强对作品的理解,更可依作品了解作者的生活,两相为用,使两者都可具体切实。这样一来,结合以上二者,就只要有作品。不管有无作者名姓都可作出详解来了。
富有苟美。
富有苟美,慢慢学习吧。
大师的注释学系列丛书
靳极苍先生一生著述颇多,其晚年致力于注释学,学术造诣很高。这套《注释学系列丛书》,主要以古典诗歌和古籍为主,代表了先生主要的学术特点,非常有看点。先生的主要治学思想是:分析出作品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突出主题思想,依据各作品的创作时间了解该作者当时的生活实际,使两者都可具体切实,只要有作品,不管有无作者名姓都可作出详解。本书分析透彻,解说非常细致,很适合精读。
把所注释作品的词语句段篇,彻底地、有根有据地讲得通通透透,让读者能够完全明白”
普及性读物
感觉一般。
注释学系列丛书:诗经楚辞汉东府选详解
注释学系列丛书:诗经楚辞汉东府选详解
注释学系列丛书:诗经楚辞汉东府选详解
这本书质量不错,可以买
早买的,读完了,给个好评!
早买的,读完了,给个好评!
也是凑单的
也是凑单的
希望凑齐这一系列
希望凑齐这一系列
稍小的小16开,有塑封,品相好。国学大使靳极苍著
大师活了99岁,2006年去世。本书是第二版,第一版是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8册《注释学系列丛书》之一。 作者创立“注释学”词语,包含两部分:注释的方法;注释的理论。注释的方法,包括三个内容:一是注释的目的,二是注释的原则,三是注释的方法。注释的理论也包括三个内容:一是什么叫注释,二是为什么注释,三是该怎样注释。 例子:《诗经,第一篇《关雎》,汉朝的今文学家都说这首诗是讽刺诗,鲁诗说: “毕公刺康王也……昔康王承文王之盛,一朝晏起……毕公喟然,深思古道……愿得周公配以窈窕……以刺时!”韩诗说:“《关雎》刺时也!”齐诗说:“贞鸟关雎,执一无尤。”今文家就毛诗说:《关雎》是美文王。美后妃,汉承周美文王后妃,在汉朝很容易被人接受,于是毛诗说统治《关雎》以至全《诗经》两千多年。《关雎》诗五章,章四句,句四字,何尝有康王字,毕公字。周公字,文王字,后妃字?又哪个词、语、句可讲作讽刺,不讲作赞美?诗的词、语、句中全没有的,竟用诗外的传说、臆说解诗,何能服人之心,塞人之口!可是汉时书籍特少,读书万难,只能听说法。能见书、能读出者少之又少,所以传说霸占了古书传授,到唐宋时可能书较多,但那是封建时代尊古崇圣,以此开科取士,考生们只能对古已有之的说法加以附会,不但不敢说己见,说了己见不但不能录取,或许还会受到违古非圣的罪责。非无言也,不敢言也。 什么叫注释?就是自两汉以来的所谓传、笺、注、疏、解、集解、集注、集释等名词的总代称(其实是性质同而具体实际却大大不同),二、为什么注释?注释为方便当前读者,三、该怎样注释?注释的原则该是从作品本身中找理解的根据。所有作品外的资料只能作二三等参考资料,绝不能以之为主。 注释的方法即“三体会”、“三解释”、“四分析”。三体会即体会作者、体会作品、体会语言形象。体会作者就是体会作者写作此作品时要表现的思想情感、目的、要求,体会到如作者自己现身说法的程度,体会作品就是要深入作品中成为作品中具现作者思想、目的、要求的亲自参加者,成为表现这些词、语、句的亲自参与者。体会形象,需知文学作品,是以形象进行思维的,文学作品主要是以形象语言写成的,所以注释文学作品必须要体会语言形象,使形象复活、再现,使读者能亲见亲闻亲感,有此三体会,还能不把作品注释、讲解得合于作者、合于作品、合于语言形象么?这是讲解作品、注释作品最为主要的,以下再辅以“三解释”、“四分析”。 “三解释”就是任何词语典事都可有:一、基本意义的解释,如“人”,讲作人类的人;“仙女”讲作睡梦中的女神仙等,二、使用意义的解释。如“人其人,火其书”文中的前一“人”字作动词用;如“神女”作妓女解。就是使用到具体处所的使用意义。三、特殊意义的解释。如“辗转反侧”在具体地方是个形象,形容不能入睡;再如“钟鼓乐之”是个形象,形容结婚了,其实“辗转反侧”四字哪有不入睡的解释? “钟鼓乐之”四字哪有结婚的意义?可是它们在构成形象语言后,就以所形成的形象为主,不以构成它们的词语典事的原义为主了!不明此,任何文学作品都不可能注释明白,因为文学作品就是主要用形象语言写成的呀!过去两千多年的注释者都是注释单词的意义的,不知所谓形象语言。所以注释时也只解构成语言的基本意义,把“钟鼓乐之”的“钟鼓”二字,把“辗转反侧”四字的基本意义注释得多么详细、多么有根有据,而不说是形容结婚,不说是形容睡不着,都解决不了问题。但从古如斯,又不能起地下人以告之,良可慨也。 四分析,主要是分析出作品的时、地、人、事,以突出主题思想,而这项在实践中发现还有另外一种作用,即分析出作品的时间来,就可依时间把每个人的作品依之加以序列,这意义非常重大,因为可依各作品的创作时间了解该作者当时的生活实际,这既可增强对作品的理解,更可依作品了解作者的生活,两相为用,使两者都可具体切实。这样一来,结合以上二者,就只要有作品。不管有无作者名姓都可作出详解来了。
富有苟美。
富有苟美,慢慢学习吧。
大师的注释学系列丛书
靳极苍先生一生著述颇多,其晚年致力于注释学,学术造诣很高。这套《注释学系列丛书》,主要以古典诗歌和古籍为主,代表了先生主要的学术特点,非常有看点。先生的主要治学思想是:分析出作品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突出主题思想,依据各作品的创作时间了解该作者当时的生活实际,使两者都可具体切实,只要有作品,不管有无作者名姓都可作出详解。本书分析透彻,解说非常细致,很适合精读。
把所注释作品的词语句段篇,彻底地、有根有据地讲得通通透透,让读者能够完全明白”
把所注释作品的词语句段篇,彻底地、有根有据地讲得通通透透,让读者能够完全明白”
普及性读物
感觉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