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开放的形式,按系列陆续推出。既回眸历史,总结过去,也放眼长远,瞻望未来。希望学界同仁惠赐大作,使这道学术长城能蜿蜒万里。王国维先生有云:“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历经数千年的中国文学,各种文体、流派、理论、思潮层出不穷,异彩纷呈,它们既是文学史的组成部分,又有各自相对独立的生发、演进、成熟、衰微的过程
严先生是治词大家
这本书介绍详细,体例严谨。可惜近代词缺货很久了。
这本书盯了很久了
终于在价格最低的时候收入囊中了
清词文学史
中国断代专题文学史之一,丛书的编写质量比较有保障。个人最喜欢的还是讲唐代小说和志怪的。
物美价廉。
质量上乘,13.4元折后用券购入,绝对超值。主要看所选的词作了。
清词史,挺不错的
这本书是“中国断代专题文学史丛刊”系列中的一本,论述详细,征引宏富,是了解清词历史的一本不错的书。
文学史或文体史
本书以词风流变为主脉,以词派消长和各时期重大词创作活动及群体实践为骨干,从而经纬以大家、名家创作成就的论评。评估则以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两个方面探觅其“因”和“变”的沿革流向为重点。凡“史”都不应该也不可能跳脱历史时代的顺序,时势人心则总是直接间接地影响或支配着文学风气的演变,清词风气与时势人心这二者之间的感应同样契合如符。但词的历史毕竟不是社会政治史,所以词史不可能全同于历史书的分期。特别是如嘉庆、道光时期的词风的流变,套用“近代史”的习惯分期法会显得不切实际。 考虑到文学史或文体史不宜于考证辨析,所以本书中有相当一批词人的生卒行年,虽系笔者爬梳史料所得,然一般一不作考辨性展开,拟另著专稿辑述。
qingcishi
凡“史”都不应该也不可能跳脱历史时代的顺序,时势人心则总是直接间接地影响或支配着文学风气的演变,清词风气与时势人心这二者之间的感应同样契合如符。但词的历史毕竟不是社会政治史,所以词史不可能全同于历史书的分期。特别是如嘉庆、道光时期的词风的流变,套用“近代史”的习惯分期法会显得不切实际。
研究清代文学的必备参考书
四年前已购到严先生的《清诗史》,此次购到《清词史》,很高兴。书的纸张、印刷都是上等的,大32开,18.75个印张,折上折后才16元左右,很划算。内容全面,很有特色,是喜欢研究清代文学的必备参考书。
清词研究大家,作文学史料参考
文学史书已经买了不少,作史料参考。2011年1版1印,近全新,15.8元。
采取开放的形式,按系列陆续推出。既回眸历史,总结过去,也放眼长远,瞻望未来。希望学界同仁惠赐大作,使这道学术长城能蜿蜒万里。王国维先生有云:“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历经数千年的中国文学,各种文体、流派、理论、思潮层出不穷,异彩纷呈,它们既是文学史的组成部分,又有各自相对独立的生发、演进、成熟、衰微的过程
严先生是治词大家
这本书介绍详细,体例严谨。可惜近代词缺货很久了。
这本书盯了很久了
终于在价格最低的时候收入囊中了
清词文学史
中国断代专题文学史之一,丛书的编写质量比较有保障。个人最喜欢的还是讲唐代小说和志怪的。
物美价廉。
质量上乘,13.4元折后用券购入,绝对超值。主要看所选的词作了。
清词史,挺不错的
这本书是“中国断代专题文学史丛刊”系列中的一本,论述详细,征引宏富,是了解清词历史的一本不错的书。
文学史或文体史
本书以词风流变为主脉,以词派消长和各时期重大词创作活动及群体实践为骨干,从而经纬以大家、名家创作成就的论评。评估则以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两个方面探觅其“因”和“变”的沿革流向为重点。凡“史”都不应该也不可能跳脱历史时代的顺序,时势人心则总是直接间接地影响或支配着文学风气的演变,清词风气与时势人心这二者之间的感应同样契合如符。但词的历史毕竟不是社会政治史,所以词史不可能全同于历史书的分期。特别是如嘉庆、道光时期的词风的流变,套用“近代史”的习惯分期法会显得不切实际。 考虑到文学史或文体史不宜于考证辨析,所以本书中有相当一批词人的生卒行年,虽系笔者爬梳史料所得,然一般一不作考辨性展开,拟另著专稿辑述。
qingcishi
凡“史”都不应该也不可能跳脱历史时代的顺序,时势人心则总是直接间接地影响或支配着文学风气的演变,清词风气与时势人心这二者之间的感应同样契合如符。但词的历史毕竟不是社会政治史,所以词史不可能全同于历史书的分期。特别是如嘉庆、道光时期的词风的流变,套用“近代史”的习惯分期法会显得不切实际。
研究清代文学的必备参考书
四年前已购到严先生的《清诗史》,此次购到《清词史》,很高兴。书的纸张、印刷都是上等的,大32开,18.75个印张,折上折后才16元左右,很划算。内容全面,很有特色,是喜欢研究清代文学的必备参考书。
清词研究大家,作文学史料参考
文学史书已经买了不少,作史料参考。2011年1版1印,近全新,15.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