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别》读后感
该书是止庵在母亲故世三年后,经历涓滴沉淀,凝练而成的生死体悟。 [1]该书字里行间浸透了一位平凡母亲对生命的热爱,和止庵对母亲无限的缅怀。 《惜别》写母亲去世这件事带来的触动,不是放声悲歌,却是坐在沙滩上静静守望“退潮”。最为沉痛、强烈的感情,都经由一层理性的过滤纸而得以呈现,过滤掉了那些过于感性的成分,而代以有距离的“观望”。止庵曾将自己文章的这种写法称作“反抒情”抑或“抒情的阻遏”。但“反抒情”无疑也是抒情,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抒情。“抒情的阻遏”在《惜别》中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呈现。 一是抒情主体的变化。一般亲情散文中的“我”身份较为单一,《惜别》当中的“我”则可分为作为儿子的“我”、作为读者的“我”和作为作家的“我”三个层面。作为读者的“我”面对母亲的死想到的是读过的书、前人以及他人对死亡的思考。作为儿子的“我”由母亲之死忆及父亲之死,再联想起父母之生、“我”之生死;作为读者的“我”,以自己对悲伤的体味去印证前人所言,再让引言里的前人与他者,替“我”说话;作为作家的“我”,则试图就“失去母亲”“死亡”这两件事情同时说出自己的感受。 二是抒情语气的变换。由上,对应着作者三种不同的抒情语气:作为儿子的“我”,语气是“哀悯”的,“哀”是哀母亲之逝,是感性脆弱的;“悯”则是普遍的同情,是面对天下的母亲和孩子,也即该书名为“惜别”,实为“惜聚”,希望读者珍惜与亲人的相聚;作为读者的“我”语气则是冷静的,从所阅读过的经典中寻求观念的“遇合”,以探讨的语气仔细分析与阐述,但理性底下又潜藏着深厚的情感。止庵事实上是通过“母亲”之死,再一次触摸那些阅读记忆,也是因“母亲”的死,而让“引言”替自己说话,表达深沉的情思。 三是抒情节奏的调整。止庵在《谈抄书》一文中说过:引文是一种“客气”的文章态度,“此外还与节奏有关……一个人从头说到底,文章容易过紧过密,板结凝滞;适当穿插一点引文,也就和缓疏散开来了”。散文这种自叙性强的文体,无论如何都在说“我”,但如何言说“我”也该有技巧。亲情散文中过于绵密的情感容易导致文气不顺,因此,《惜别》引用了母亲的书信、日记,作者自己的日记等,使得《惜别》的行文始终贯穿着一种舒徐有致的优雅。像写到母亲临终的场景,如果只是就事写事,情感就会太过浓烈饱和,这时作者转到《庄子》中的“竭泽之鱼”、内山完造的《临终前的鲁迅先生》等,也是一种情感、文气上的疏导。其实类似的写法也见之于杨绛的《我们仨》中虚实结合的部分,只不过方式不同。 事实上,中国散文传统里的亲情名篇,几乎都擅以“极淡之笔”写“极至之情”。无论是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林觉民的《与妻书》,还是周作人的《若子的病》《若子的死》等名篇,都是“于无声处听惊雷”,写出了亲情的深挚厚重,而止庵的《惜别》无疑仍是对这一传统的延续。
品相不错!
《惜别》读后感
该书是止庵在母亲故世三年后,经历涓滴沉淀,凝练而成的生死体悟。 [1]该书字里行间浸透了一位平凡母亲对生命的热爱,和止庵对母亲无限的缅怀。 《惜别》写母亲去世这件事带来的触动,不是放声悲歌,却是坐在沙滩上静静守望“退潮”。最为沉痛、强烈的感情,都经由一层理性的过滤纸而得以呈现,过滤掉了那些过于感性的成分,而代以有距离的“观望”。止庵曾将自己文章的这种写法称作“反抒情”抑或“抒情的阻遏”。但“反抒情”无疑也是抒情,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抒情。“抒情的阻遏”在《惜别》中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呈现。 一是抒情主体的变化。一般亲情散文中的“我”身份较为单一,《惜别》当中的“我”则可分为作为儿子的“我”、作为读者的“我”和作为作家的“我”三个层面。作为读者的“我”面对母亲的死想到的是读过的书、前人以及他人对死亡的思考。作为儿子的“我”由母亲之死忆及父亲之死,再联想起父母之生、“我”之生死;作为读者的“我”,以自己对悲伤的体味去印证前人所言,再让引言里的前人与他者,替“我”说话;作为作家的“我”,则试图就“失去母亲”“死亡”这两件事情同时说出自己的感受。 二是抒情语气的变换。由上,对应着作者三种不同的抒情语气:作为儿子的“我”,语气是“哀悯”的,“哀”是哀母亲之逝,是感性脆弱的;“悯”则是普遍的同情,是面对天下的母亲和孩子,也即该书名为“惜别”,实为“惜聚”,希望读者珍惜与亲人的相聚;作为读者的“我”语气则是冷静的,从所阅读过的经典中寻求观念的“遇合”,以探讨的语气仔细分析与阐述,但理性底下又潜藏着深厚的情感。止庵事实上是通过“母亲”之死,再一次触摸那些阅读记忆,也是因“母亲”的死,而让“引言”替自己说话,表达深沉的情思。 三是抒情节奏的调整。止庵在《谈抄书》一文中说过:引文是一种“客气”的文章态度,“此外还与节奏有关……一个人从头说到底,文章容易过紧过密,板结凝滞;适当穿插一点引文,也就和缓疏散开来了”。散文这种自叙性强的文体,无论如何都在说“我”,但如何言说“我”也该有技巧。亲情散文中过于绵密的情感容易导致文气不顺,因此,《惜别》引用了母亲的书信、日记,作者自己的日记等,使得《惜别》的行文始终贯穿着一种舒徐有致的优雅。像写到母亲临终的场景,如果只是就事写事,情感就会太过浓烈饱和,这时作者转到《庄子》中的“竭泽之鱼”、内山完造的《临终前的鲁迅先生》等,也是一种情感、文气上的疏导。其实类似的写法也见之于杨绛的《我们仨》中虚实结合的部分,只不过方式不同。 事实上,中国散文传统里的亲情名篇,几乎都擅以“极淡之笔”写“极至之情”。无论是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林觉民的《与妻书》,还是周作人的《若子的病》《若子的死》等名篇,都是“于无声处听惊雷”,写出了亲情的深挚厚重,而止庵的《惜别》无疑仍是对这一传统的延续。
品相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