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也妮·葛朗台

欧也妮·葛朗台

1星价 ¥5.3 (3.5折)
2星价¥5.1 定价¥15.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753542378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2cm
  • 页数:204页
  • 出版时间:2006-01-01
  • 条形码:9787535423788 ; 978-7-5354-2378-8

本书特色

《世界文学名著典藏:欧也妮?葛朗台》(全译本)(精装)(世界文学名著典藏)是《高老头》的姐妹篇,巴尔扎克称它是《人间喜剧》中“*出色的画卷之一”。如果说,我们在《高老头》中所看到的是19世纪前半期法国巴黎社会的生活场景,那么,在《欧也妮?葛朗台》中,我们所看到的将是这一时期法国外省的风俗画面,也即王政复辟前后资本主义势力侵入外省时的种种变迁,其核心问题,像《高老头》一样,仍然是资本主义社会里金钱的罪恶及其“威力”。它深刻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罪恶的发家史,形象地告诉我们,资产阶级的每一个金钱充塞着“污秽和鲜血”。葛朗台一生的特写为我们提供了革命年代和帝国年代有重大影响的法国史一瞥。

内容简介

本书是描写家庭内部日常生活的,格朗台是吝啬鬼典型,他从一个普通的箍桶匠一跃而成为地方上的首富,因视钱如命而引发出家庭悲剧。

节选

《世界文学名著典藏:欧也妮?葛朗台》(全译本)(精装)(世界文学名著典藏)的情节发展是在一八一九年波旁复辟的*后几年期间展开。葛朗台在大革命早年曾精明地获得了一个繁茂的葡萄园和牧场,当教会的财产被清算后由中产阶级和富裕的农民全部便宜地买下时,他的妻子又给他带来了更多的地产。他又以放高利贷的形式借出金钱增加其资本。他辛苦劳作、精心侍弄他的田地和葡萄。在巴尔扎克眼中,他是个典型的农民,葛朗台除了拿侬——一个高大、粗野、极为强壮而对他始终言听计从的村妇外,谁也不相信。巴尔扎克通过葛朗台的讲话方式,对其他人的小心提防、冷漠和奸诈,他的农民的鞋子和服装以及强加于家人的修道院般的囚徒般的生活等而把他描绘得活灵活现。享有巨大财富的快乐,建立一种舒适的生活方式,这些目标不在那位贪婪的吝啬鬼的理解之内。而囤积财富,在买卖投机方面超过他的对手,这些对他来说就是一切。面对如此的偏执狂,读者对其残酷无情和自私自利的反应有一种恐怖感,然而在他的专横人格前也感到一种威慑力。葛朗台与拿破仑或任何作曲家、艺术家、作家或政治家相似,因为他们都被一种单一专注的念头所奴役而将所有常人的情感践踏在脚下。小说的**个重要场景是一八一九年欧也妮二十三岁生日,母亲为她安排了简单的宴席。葛朗台不肯正视女儿嫁人的婚事:她会通过婚姻逃开他的管制;他会不得不为她提供嫁妆或分享她妻子的部分财产。读者或许被小说家醉心于财产的积累和法律细节而感到光火,但这种不厌其烦的描述是为了通过对照继承法将葛朗台的为人而与欧也妮的感伤理想主义和天真慷慨形成鲜明映衬。由于对她的堂哥——她人生以来遇到的惟一的一位高雅的年轻人—一的爱慕,欧也妮在人生中**次做出略微有些不当的举动:她读着查理放在床上没写完的信。在信中他向一位他所爱的巴黎贵妇人保证,宣布他即将奔赴东印度,表明在父亲自杀后自己的清贫。当欧也妮恳求查理接受她积蓄不多的金币——她仅有的财产(当她还是小姑娘时她父亲在每年新年和生日时发给她的礼物)时,两个年轻人开始了担惊受怕的约会。查理出发去爪哇时,欧也妮答应等他回来。小说的下一个悲剧场面是当他逼迫女儿承认了她已不再有金币之后;葛朗台满腔怒火的爆发,接着欧也妮**次违逆她父亲。葛朗台以只提供面包和水把她关在屋子里作为报复。他的妻子不堪他的虐待日益憔悴而一命呜呼。当律师警告他,他的女儿在法律上是她母亲财产的继承人时,他确实变得温和了。葛朗台逼迫欧也妮放弃属于她的那份财产,但是在这次高明的表白他对金钱的狂热之情后,他在对那一堆金币投以*后的贪婪的、疯狂的一瞥后,突然猝死。他的死是文学作品中描写得*精彩的情节。欧也妮把钱分给了拿侬、教会和家人,除了等待那个从未给她写过片言只字的查理的归来,她对生活毫无兴趣。查理从东印度群岛归来,靠珠宝、外国的产品、奴隶贸易等发了财。在返回法国的船上,他为一位狡猾的贵妇人所左右,因为她答应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他若无其事地告知欧也妮他的决定。欧也妮的希望被击碎了,但是又一次屈服于残酷的命运,她付清了可能阻碍查理与贵族联姻的债务。她自己在神父的劝说下,进入了无爱的婚姻,嫁给了一位仅仅一直觊觎着她万贯家财的有经验的男人。这样一场“没有毒药、没有短剑、没有流血的资产阶级悲剧”结束了。但是巴尔扎克描写的这场悲剧比古希腊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的悲剧更残忍更贪婪。世俗之人卑劣地工于心计的谋划和心地纯洁、率真浪漫的女性的虚幻理想主义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巴尔扎克之笔终于如愿地征服了世界。

相关资料

书摘  在外省的某些城镇,有些房屋看上去会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如同那些*阴森的修道院,*荒凉的旷野,*悲惨的废墟。在那些房子里,也许既有修道院的沉寂,旷野的荒凉,同时又有废墟中白骨成堆的惨景。如果不是随陌生人的脚步突然看到从窗台探出一张目光暗淡、冷漠、僧侣似的死板的面孔,外地人还会以为那是早都无人居住的空屋。索莫城的这条街道高低不平,它直通城市高处的城堡,在这条街的尽头就有一栋似有凄凉惨景的住宅。如今很少有人来这条街了,多处地段阴森黑暗,夏季热浪滚滚,冬天寒气逼人,然而它也有不少引人注目之处。这条街的碎石路面总是那么洁净、干燥,在行人脚下发出清脆的响声。狭窄的街道蜿蜒曲折,城墙脚下的房屋安谧幽静。这儿是旧城的一角。这些住宅虽已历经三百年风风雨雨,其木质梁柱仍结实坚固。它那各具风格的建筑结构也受到考古学家及艺术大师们的关注。由屋前走过的人们,无不举目欣赏那顶端雕有奇形怪状动物头像的大木梁。大多数房屋的底层都由这种黑色浮雕的粗大木柱木梁托起,横木架上覆盖有石板,那随时可能倒塌的高墙上留下一道道蓝色线条。木筋墙的屋顶,因年代久远而歪歪斜斜,屋面的盖板也因日晒雨淋而腐烂、变形。窗台已磨损变黑,精细雕刻几乎看不到了,仿佛再也承受不起那位可怜女工放在上面的棕色石竹或玫瑰花盆。在不远处,便是镶有巨形钉头饰的大门,我们才华横溢的祖宗留在上面的异形文字含义莫测。时而有新教徒署名的盟誓,时而有旧教徒对亨利四世的铁杆诅咒。个别有产者还在上面刻上了他们钟形的贵族徽章,以显示其祖先曾任地方总督的光荣。这儿几乎是一部完整的法兰西史。在这栋经艺术大师粉饰过的摇摇欲坠的房屋旁有一栋贵族官邸,虽已经历过1789年以来历次震荡全法国的革命运动的破坏,但用石头建造的半圆拱门框上还可见到其贵族徽章的痕迹。这条街临街房屋底层并非是些大小铺面,那些爱好中世纪艺术风格的朋友们见到的是我们天生单纯的祖先留下的缝纫工场。这些又深又暗的低屋矮房既无装饰的门面,又无橱柜和玻璃门窗。这儿的大门分上下两截,门上粗制滥造地包着铁皮,上部向内敞开,下部装有弹簧门铃,不停地来回开、关。空气、日光只能从大门的上方或门框、地板和平窗台的矮墙之间的缝隙进到这洞穴般潮湿的室内。窗台上架有结实的百叶挡板,早上卸去,夜晚安上,并用带栓的铁条固定。矮墙供批发商陈列货物样品,这儿的一切货真价实,毫无江湖骗术。全是按经营的性质,陈列得满满的:两

作者简介

奥诺瑞?德?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