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股市内幕信息及腐败:华尔街顶级证券分析师的忏悔

美国股市内幕信息及腐败:华尔街顶级证券分析师的忏悔

1星价 ¥19.6 (7.0折)
2星价¥19.6 定价¥2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4702522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暂无
  • 页数:305
  • 出版时间:2007-05-01
  • 条形码:9787544702522 ; 978-7-5447-0252-2

本书特色

哥伦比亚大学法学教授科菲说:在您相信任何投资建议之前,请先阅读本书!
  美国五星财经书!
  关于华尔街无处不在的内幕信息泄漏和*隐秘的内幕交易
  关于二战以来全球*大的公司欺诈案——世通公司案件的*详尽、*具权威的描述与分析
  关于有史以来*大的白领犯罪之王伯尼·埃伯斯和金口水分析师杰克·格鲁布曼
  关于那次历史性的“股市泡沫”与电信繁荣
  它还——
  关于新创业的科技公司、电信公司、网络公司如何纷纷在创业板块上市募股;关于美国各大投资银行在席卷欧洲、亚洲、美洲的国家电信私有化股份制改造的狂潮中,如何展开激烈的角逐以赢得大生意;关于华尔街上每年的跳槽浪潮像塞伦盖蒂大草原上的动物大迁徙,华尔街上令人担忧的奢华消费的趋向以及动辄上百万美元的年薪总额。
  莱因戈尔德这部引人入胜的传记带我们踏上令人兴奋的旅程,穿过华尔街那些幽暗的胡同,并且一路上不断提醒我们那句在金融世界里恒常的道理:Caveat Emptor. Buyer Beware!(货物出门概不退换,买主须自行当心!)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主持人 戴维·费伯
  每一支火箭都需要燃料,但丹·莱因戈尔德展示给我们的是辉煌而短暂的*近一次大牛市,其疾速飞升的推动力大部分是私欲的,有时是犯罪的热空气。这本书是对那些永远改变了华尔街和电信业景观的人和事的引人入胜的描写,也是富有启迪的思考。
——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前主席 迈克尔·K.鲍威尔
  这是丹·莱因戈尔德对自己证券分析师生活的内幕记述,时间是股市泡沫膨胀和破灭的2000年前后。这本书具备了畅销虚构类图书的所有元素:英雄和恶棍,贪婪,狂妄自大,愚蠢——以及激烈的利益冲突。但它不属于虚构类图书,讲的也不是关于已然过往的旧事,书中涉及的问题和冲突在今天仍然十分尖锐,甚至在*近的证券改革之后依然如此。在您相信任何投资指导之前,请先阅读本书!
——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阿道夫·贝利教席教授 约翰·C.科菲
  本书记叙的是一位入选“全明星阵容”的华尔街分析师的莎士比亚式的抗争,他努力要按道德规范来发挥自己的作用,但同时又承受着要遵守潜规则并提升自己银行客户股票价格的巨大压力。几十年之后,经济历史学家们想要完全弄清历史性的“股市泡沫”时,将会求助于这本《华尔街顶级证券分析师的忏悔》。
——美林银行美国股票分析部前联职主任 埃里克·赫梅尔

内容简介

丹·莱因戈尔德有14年都是华尔街的顶级分析师,是所罗门美邦银行的分析师杰克·格鲁布曼在火热的电信板块上的头号竞争对手。本书提供给您一个观剧的前排位子,以便观看美国金融史上*有戏剧性的,*终也是悲剧性的故事。作者详细介绍和分析了从未有人敢披露的华尔街无处不在的内幕信息泄漏和*隐秘的内幕交易,描述了亲身经历的那些已昭然于天下的公司欺诈案、白领犯罪,也揭示了华尔街上令人担忧的奢华消费的趋向。
  莱因戈尔德描写了那些交易的机密在公开之前如何提早数天被人在密谈和耳语中泄漏出来,回忆了当他获悉世通公司老板伯尼大量做假账的消息时的情景。他还震惊于自己无意中成了一系列充满明目张胆的色情内容的e-mail的促进因素,这些e-mail将会让华尔街震惊,会迫使格鲁布曼屈服,使得他的老板,花旗集团(Citigroup)的CEO桑迪·威尔提早退休。
  莱因戈尔德的故事有些残忍,有些喧腾,还有些简直荒谬可笑,但它们都是对华尔街的冷曝光:一个由贪婪和自私组成的丛林,是一个充满冲突和内幕消息的地方,华尔街宣誓要为“主街”服务,但却荒谬地与主街断绝了联系。作者还展示了政府调查人员虽然大张旗鼓地开展工作,但是从未深入道德和法律交叉区域的中心。他们完全忽视了华尔街上对内幕信息滥用的痼疾,它让广大投资者——甚至是久经世故的职业投资人——上当受骗。全书以作者提出一系列重要的政策改革建议结束,目的是净化投资业务环境。

目录

序言
**章 投机
 “这是他们愚弄公众的那条街”
 从咨询到电信:微波通信公司
 我与杰克·格鲁布曼的**次口角
 “街上”的聪明人
 埃德来敲门了
 从登机道到阁楼
 “我们不对客户作出否定的或者引起争议的评论”
第二章 7天环游世界(或者少于7天)
 我正爬过墙
 “你是唯一的一个”
 “嗨!我是约翰·麦克”
 私有化的喧闹
 亚洲薄饼是危险品
 密西西比的疯狂
第三章 唤雨巫师,破坏者
 101诈骗案
 口气和提示
 杰克的花样
 午后幽会
 我的根本看法改变了:提高贝尔子公司的级别,
 降纸美国电报电话公司的级别
 投票评选的力量
 “仅仅想让事情变得有趣”
第四章 恫吓
 购并的狂热
 没有任何个人的因素?
 因特网盲
 窒息
 我对奎斯特公司研究的失误
 菲多喜欢世通
 无理性的繁荣
第五章 合并狂潮
 机密文件
 微波通讯/英国电信合并:吸血鬼
 杰克和伯尼:狼狈为奸
 杰克犯规:我越俎代庖
 我让美林公司坐失2500万
第六章 严重缺氧
 几十亿美元的误差:美国电报电话公司
 “他妈的,国际宽频网络基建及通信公司的大船你们不上”
 “他那张嘴巴是关不住的”
 证券交易委员会致命的错误
 “你们*好的朋友怎么都胳膊肘向外拐?”
 发表还是不发表?
第七章 风声·陷阱·傻瓜
 “是他们无能?”
 风声走漏,140亿转手
 陷阱
 在瑞士信贷**波士顿拿提成
 美林:我走了
 “听懂他们到底在说什么吗?”
 150万美元的错账
 傻瓜:杰克给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升级
 “我从来没有过像这样的谈话”
第八章 七零八落
 与狼为伍
 我在“顶峰”发布的信息
 谁想成为百万富翁?
 午夜前的两分钟
 危机四伏
 指导盈利数据下调的黑幕
 股市*熊的一周
第九章 股灾·伤害
 股灾
 演出还得照旧
 环球通讯的内幕
 乔·纳基奥怒发冲冠
 分析师是恶棍
 “百事通”杰克
 奎斯特与环球:孤注一掷的掉期交易
 清白了——那又能怎样?
 出局:奎斯特账目上的鬼把戏
 “你怎么知道这个的?”
第十章 杰克倒下了
 变脸
 世通有诈
 炼狱般的听证会
 “Level 3是什么意思?”
 性、谎言和录像带
 别了,华尔街
尾声:他们现在何处?
编后记 展望未来:一些政策建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丹·莱因戈尔德,做过微波通信公司(MCI)的财务主管。后来进入华尔街,从事投资价值分析14个年头,是资深的证券分析师,曾经供职于华尔街上几家著名的大型投资银行——摩根士坦利、美林、瑞士信贷**波士顿等。他在自己作为电信分析师的职业生涯中,大部分年头被权威的I.I.,即《机构投资人》,排在数一数二的位置。美国财经人士的必读刊物《巴伦周刊》曾对他做过专门介绍,《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与《商业周刊》常常引用他的分析报告,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及路易斯·鲁凯泽主持的财经节目《每周华尔街》也经常对他进行访谈。他在美国证券投资界以正直诚信,有远见与洞察力,独立思考,作风踏实,客观理性而著称。   就像《操盘手回忆》、《骗术扑克》和《贼巢》、《泥鸽靶》分别是关于20世纪20年代、80年代以及90年代美国金融市场的代表作品,《华尔街顶级证券分析师的忏悔》则是对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年的美国证券金融市场的权威呈现,而且是**次由分析师来揭示从未有人敢披露的*隐秘的东西。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