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设计与应用

包邮字体设计与应用

¥25.8 (9.1折) ?
1星价 ¥25.8
2星价¥25.8 定价¥28.5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40223910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08
  • 出版时间:2007-09-01
  • 条形码:9787040223910 ; 978-7-04-022391-0

本书特色

“设计”既不是“科学”也不是“艺术”,“设计”是人类三种智慧系统,其组成的子系统或要素含有科学和艺术的成分,但又不等于说设计是一枚硬币,其一面是科学,另一面是艺术,就如同人类是为适应生存环境等外因系统从而进化形成的一个“新结构系统”,是重组生命结构的“创造”。

内容简介

如果说在过去的十余年中,平面设计领域在世界范围内发生了什么革命性的变化,那就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介入。这场革命给平面设计领域所带来的*重要的特征之一,便是全新的字体设计理念的确立。
  与此同时,这在设计教育理念上和实践上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什么是今天的字体设计?其时代性特征与意义何在?什么是符合今天中国的字体设计教学的方向?课程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其重点何在?所有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开始进入了字体设计教学时应该清楚的问题。
  本教材针对以上问题,从字体设计的基本概念及其时代性的演变与发展入手,到今天字体设计的范围、目的与方向,进行综合性的论述,并将建立在这些理念基础上的字体教学课程真实地展示给大家。

目录

**章 概述
 **节 什么是字体设计
 第二节 关于字体设计教学
 第三节 字体设计教学内容与方向
第二章 发现字体
 **节 发现与收集
 第二节 分析与归类
第三章 认识字体
 **节 电子计算机字库字体
 第二节 文字的个性与属性
第四章 文字创造与组合
 **节 文字的创造
 第二节 文字的排列组合
第五章 文字符号与文字集团
 **节 文字符号
 第二节 文字集团
 第三节 组合文字的简单应用
第六章 版式与图文编排
第七章 字体设计的综合应用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br />     两个体能相同的人角力移重。甲只拼蛮力,一小时未移动一吨公里,乙选用了
组合成的移重机械,掌握了驾驭技术,一小时移动一百吨公里。
    两个实力相当的企业角逐市场。甲只注重数量:多投入,多产出,多推销,多
让利,得势一时,难以持久。乙重视产品和技术的设计创新,更注重企业的全面创
新:资本营运市场化和专业化,降低营运成本与风险;开发人力资源,杜绝人力浪
费,用优秀人才加强营销和研发;让先进技术开路,以实用技术做基础,淘汰落后
技术;推动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组织沟通信息化、组织行为规范化、组织监督多
元化;实行生产、设计与营销换位,以市场和客户需求指引生产与设计。乙实现全
面创新之后,只付出超过甲十倍的努力,却获得超过甲百倍的收益。不久,甲无声
无息地退出了市场。
    以上甲乙之别,均属智慧及创新之别。人类文明如果仅靠体能和数量的发展是
走不到今天的,文明进步的史册上处处写满了智慧与创新,而设计正是智慧与创新
的交合。
    想前人之未想,敢为天下之不能为、不愿为和不敢为;用辛勤扫描历史,用周
密透视现实,用真诚发现需求;正视困难和问题,靠勇敢和智慧解决之;把不可能
变为可能,把可能变为完美,靠理想和激情来促成;将烦恼留给自己,让幸福滋润
社会,把真情与和谐赠予未来。这些描述直指设计,使人们更加尊重和关爱设计。
    设计为什么很宽?因为康德“设计”了批判哲学,爱因斯坦“设计”了相对
论,蔡元培“设计”了北京大学,张艺谋“设计”了他自己的电影。不可否认,
设计成就了他们的事业。如果没有目标、计划、预案、谋略与激情,他们将一事
无成。
    设计也应该很专。

 房屋、道路、桥梁、水库、堤坝、机场、港口等建筑物,都是百年大计,动工
之前都必须有非常专业的建筑设计。
    机械、设备、工具、仪器、仪表、产品等制造物,既是百年大计,还是涉及社
会、经济与民生大计,制造之前也必须有非常专业和精到的制造设计。
    传播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几千年来,语言和文字是*重要的传播系统的设
计。在近代社会,印刷成为影响巨大的传播工具。当代被称为信息时代,其实也是
电视、电脑、互联网、卫星、移动电话等传播媒介的时代。当代传播之符号、声
像、语言、文字、媒介需要更高的科技和更高艺术的专业传播设计。
    流通也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社会需要流通,包括人员、物资、信息、资
金、文化、艺术、科技和能源的流通。这些流通构成城乡生态、国家生态和人类生
态。人体不通则痛、则病、则亡,城乡、国家和人际不通,也会出现困顿、混乱与
衰亡,这些也需要更宏观更综合的专业流通设计。
    以上便是设计业界和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四大类专业设计,也是我对无数专业设
计的*新概括。这些深刻影响着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专业设计,是人类物质文明
的基石,是人类社会普遍认同的客观历史事实。
    中国曾经是设计大国,这有中华文明五千年的辉煌作证。中国又是设计的发展
中国家,近现代设计落后,当代设计也落后,既落后于发达国家,还落后于一部分
发展中国家。
    中国近2D0年设计的落后与封建衰落和资本入侵有关,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动乱和民不聊生有关,还与近30年的计划经济时期忽视设计有关。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设计由封闭走向开放,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设计
不能完全依赖市场,因为急功近利和周期危机的市场,不会提供发展设计的战略和
规范设计的政策,更不会提供对国家和民族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原创设计。尽管我
们发展了28年,但我国的设计企业还很小很小,设计大师几近于零,大学教育条件
不足,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严重脱节,*终导致中国中高档设计人才严重缺乏,国
际高、中、低档设计市场均与中国无缘。
    面对巨大的差距,中国设计还有希望吗?有,而且大有希望!为什么呢?
    因为改革开放促使中国经济和社会持续高速发展了28年,今后还会持续高速发
展一个时期。中华民族要在这个时期实现伟大复兴,她呼唤中国设计同步复兴。当
前存在的种种困难与问题也将在复兴与发展中得到解决。我们可以设想:
    到2050年,中国也许会建成10座世界级的设计中心城市,20座亚洲级的设计中

心城市,30所国际知名的设计大学,1 00个国际知名的设计企业。到那时,中国设
计大师即是国际设计大师,中国设计名作即是国际设计名作,中国设计思潮即是国
际设计思潮。设计复兴由理想变成现实,创新型的民族、国家和社会三位一体,中
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则是国际的典范。
    去年夏天,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同志与我和柳冠中先生联系,希望我们共同主持
出版一套设计教育创新系列教材,争取列入“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我认为要
圆设计大国梦,就得背几句道德经: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
土。”编写基础教材是设计教育的基础,培育人才是设计产业的基础,壮大产业又
是设计复兴的基础。因此,做好这件事就是做好基础之基础的事。既是做小事亦是
做大事,既是办好事亦是办实事,所以我欣然从之,并努力合作。
    在构想中我们拟得了几个原则:
    1.四大类专业设计都需要造型基础。绘画、文字、构成、装饰、符号、图形、
工程制图、模型等,都是造型基础,都需要新教材,不可以厚此薄彼。
    2.四大类专业设计都需要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温故方能知新,知旧利于创
新,设计的通史与专史不可少。知表还要入里,举一必须反三,设计的通论与专论
要精品。
    3.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也是可以培养的,编写出好教材,让青年学子更集中更
有效地掌握创造史、创造学、方法论、求异思维、设计程序等。
    4.教材是教学工具。教材的编写必须有利于教师备课和上课,资料查询与电子
文件更不能少。教材的编写必须有利于学生温习和完成作业,作业题、作业范例、
参考书目与图例都应达到相当水平。
    5.作者必须是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设计教育专家,并已在所任课程中做到了内
容新、方法活、效果好,得到师生、学校与社会的一致好评,使教材的质量得到基
本保证。
    6.作者要从全国各地的院校推荐,撇开成见与偏见,给*优秀的教师以公平的
机会。
    7.大学不搞统编教材。世界不统、国家不统、地区不统、大学内部也不统。大
学应提倡指导性教材,因此,这套进入“十一五”国家级规划的教材仅供各学校选
用。如果受欢迎,还可做一些交流与师资培训,目的在促进,而不在千校一律。
    由于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以上原则得到了认同与落实。很多担
任了教学、行政、科研与社会职务的专家,都能以教师身份参加本系列教材的编

写,不少精彩的书稿已经完成,教育部也批准了本套教材列入“十一五”国家级规
划教材。我在写本序时,心情十分愉快。
    在写序过程中我想起了两件事。一件是大约50年前,正在读大学的我们买到了
雷圭元先生的《图案》,我们非常激动,感念一直延续至今。如果50年后的专家权
威们感念本套教材及其作者,将是幸甚之事!另一件是这套教材不过是设计教学的
一部分,绝不等于建筑设计的大厦,要圆设计大国之梦,实现中国设计复兴,还要
几代人自律自强、努力不懈,因为还有太多的工作等着我们。
    是为序。
    2006年6月于绿茵岛

前言
    记得在1 997--1998年间在法国任教时,曾经在巴黎为《装饰》杂志撰写过一篇
题目为《平面设计的新动向——字体效应》的文章,转眼一晃十年!
    当时,电子计算机在平面设计界的介入犹如一场旋风,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平
面设计师的工作方式,而且为这个领域注入了一股新的生机。记得在对一些重要的
设计师进行专访时,对于我所提出“您认为这几年平面设计界所发生的*为重要
的事件或者变化是什么?”的问题时,几乎所有的回答都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介
入”。而所有人都有这样一种共识,那就是“这种介入给平面设计所带来的*重要
的特征之一,便是全新的字体设计理念的确立。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对字体的视觉
功能的*大值的利用,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手段与趋势”。十年前,这种在时代境
域中体现在平面设计领域的令人振奋的“字体效应”,以及由此产生的全新的字体
设计理念,的确是一种值得各方关注的动向。应该说,直至今天,这股旋风还在
继续,而且波及的领域越来越广。当时撰写那篇文章的动机,便是希望在**时
间将此信息传递给国内的同行们,这是出于一种职业的本能,也是自己应尽的一
份责任。
    显而易见,一个看似属于技术性的革新与变化,带给平面设计界的却是一种新
的设计理念与方法。也许,这就是一个时代能够带给我们的新的动力与机遇。不仅
如此,这也在设计教育理念上和实践上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从法国回国任教的
五年经历中,看到国内的平面设计水准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与可喜的成绩。但也发
,现,从一种带有当代理念的字体设计教育的角度来说,在现行教学的方向与方法上
还有待商榷与研究。一方面,在21世纪的今天,字体设计课程的主要目的、重点何
在?需要首先解决哪些问题?用什么样的方法?另一方面,反映在设计教学中,盲
目“西化”的现象过于严重,以至影响了作为设计本源的功能需求,忽视了更加重

要的对本土的中文字体的教学与研究。所有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值得思考的问
题。因此,如何能够根据有限的课时,找到一条既具有时代意义,又能够适应于中
国的实际设计需求的当代字体设计教学之路,传授给学生与这个时代的发展步骤息
息相关的理念以及切实有效的工作能力与方法,成了自己这几年关注的重点之一。
我想,  “时代”与“中国”应该是我们对这门课程进行“设计”的两把尺子与准
则,我把这称做“数字时代的中国式字体设计教学”。
    寻求一条能够尽可能地符合于时代的需求,符合于国情的需求,符合于实际应
用的需求的字体设计教学之路,是编写本教材所追求的目标。
    本教材是建立在上述的理念的基础上,通过对以往的字体设计课程与教育方法
的反思与梳理后所进行的教学改革与探索。课程立足于引导学生对字体基础知识的
各方面因素与应用法则进行由浅入深的有针对性的学习。教学宗旨则是希望能够在
课程中真正做到立足于实用,立足于实践,立足于体现时代精神。希望使学生在学
习字体基础的过程中,实实在在地去思考和体会字体基础与未来设计应用的关系,
以达到在学习方法的同时,掌握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从而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
本教材在编写的结构上,采用“再现”的方式,来展示整个课程在设计上的立意、
要求、目的、课程的操作规范与程序以及课程的教学成果,力图使教材更加具有真
实性、可参考性与可操作性。

 



作者简介

王雪青,教授,专业方向:平面设计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现任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曾在法国埃克斯高等美术学院(Aixen - Provence)任教12年。2002年初回国以来,一直在教学前沿从事平面设计与设计基础教学的研究与探索。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