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剧学前沿
读者评分
5分

京剧学前沿

1星价 ¥22.3 (6.2折)
2星价¥22.3 定价¥36.0
商品评论(2条)
***(三星用户)

了解国粹京剧

关于京剧的前沿研究,成书时间比较久了

2020-08-25 22:29:53
0 0
ztw***(二星用户)

学术类书籍看着有点累,但还是能给人很多启发

2020-04-16 00:55:20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3934254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暂无
  • 页数:309
  • 出版时间:2007-11-01
  • 条形码:9787503934254 ; 978-7-5039-3425-4

内容简介

在北京这个阴雨绵绵的夏季编辑这部文集,就像在检视自己走过的一段人生和学术道路。
我从2004年接受中国戏曲学院的邀请,调入这所在国内独一无二的戏曲艺术大学担任特聘教授,主要任务就是从事京剧学研究并担任这一学科建设的带头人。对我而言,这是新的挑战,它促使我更深入和具体地思考与探讨京剧艺术创作和发展的规律。京剧固然是我此前对中国戏剧做整体研究时特别关注的剧种,但它毕竟只是中国戏曲数十个主要剧种之一,我关注京剧,是因为对戏曲整体的研究必然会涉及诸多与京剧相关的问题;但是现在,京剧成为我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当我从整体上研究和思考戏曲理论与现实问题时,我会给予京剧一个更突出的位置,更多地以京剧为研究和思考的核心内容。

京剧学的学科建设将是一个艰难且漫长的过程,我把多年来撰写发表的与京剧相关的文章编成这个集子,是想借此说明我个人在京剧学的研究道路上已经迈出了一小步。这些文章长短不一,多数是直接探讨京剧问题的,也有些虽非纯粹的京剧研究,但是都与京剧的历史、现状及未来有密切关系。一些文章在发表时就受到同行的关注,引起过一些讨论,并成为京剧研究领域内令人感兴趣的前沿话题。现在我以这种集中的方式,将我对京剧的认识与思考呈现给同行以及更多读者,期望能得到更多关注,听到更多批评。

我已经听到许多批评。多年来,我坚守传统价值的保守主义立场引发了京剧界和整个戏曲界的许多争论,而我之能够持续不断地得到的精神支持,就包括王元化先生有关京剧重要而精辟的著述。所以我特地托上海的翁思再先生拜请王元化先生为拙著题写书名,王先生欣然允诺,令我十分感动。我还要感谢中国戏曲学院给我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学术平台,让我有机会为京剧学的学科建设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或者还能对京剧的健康发展有所裨益。但京剧盛衰,所涉变数太多,远远不是我等书生所能左右,以学者之立场,只能“尽人事,听天命”;恰好我也到了“知天命”之年,“天命”既不可违,剩下能做的,就是恪尽“人事”。

目录

作为学科的“京剧学”
京剧崛起与中国文化传统的近代转型——以昆曲的文化角色为背景
戏剧命运与传统面面观
身体对文学的反抗——解读李玉声的16条短信
西学东渐背景下的中国戏剧教育
沧海桑田:20世纪中国戏剧版图巨变
政治化、民族化与20世纪中国戏剧——与董健先生商榷
影响当代中国戏曲编剧的理论与观念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戏剧
东方艺术的身份确认——梅兰芳1930年访美的文化阐释
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京剧
向“创新”泼瓢冷水——一个保守主义者的自言自语
论“推陈出新”
从《讲话》到“戏改”——20世纪中国戏剧发展历程的种视角
“百花齐放”与“推陈出新” ——20世纪50年代中国戏剧政策的重新评估
“戏改”与政府功能的再思考——答安葵先生
第三只眼看“戏改”
“反思十七年”与中国戏剧的当代发展
“先生”们的改革
文人与艺人:谁有权改革京剧?
现代戏的陷阱
“样板戏现象”平议
渴望传统的中国当代戏剧
冷眼旁观京剧节
传薪翻是读书人
“音配像”与京剧的发展空间
李瑞环和“京剧音配像”的文化贡献
本源、本体、本色——2006年戏剧理论的三个关键词
“百日集训”与戏曲演员的培养
主流美学与上海京剧院的成就
《廉吏于成龙》的启示
传统与市场是京剧重振的两翼
为*好的京剧做*好的推广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傅谨,1956年生,文学博士。现任中国戏曲学院教授、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高等院校艺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兼职教授,教育部文科重点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1991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文艺学(美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先后在浙江省艺术研究所、杭州大学(浙江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2004年应聘为北京市特聘教授,调中国戏曲学院。
  主要从事中国戏剧理论与批评、现当代戏剧与美学研究。目前正主持2006年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国家艺术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中国当代戏剧史”研究、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21世纪初北京戏剧研究”。担任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京剧学研究”带头人,主持《京剧学通论》编撰研究,主持“十一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京剧历史文献汇编》编撰。
  多年来,共出版专著与文集《老戏的前世今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二十世纪中国戏剧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新中国戏剧史》(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草根的力量——台州戏班的田野调查与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等10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文艺研究》、《二十一世纪》等海内外重要学术杂志发表300多篇学术论文、学术随笔和艺术评论。其中三十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报刊复印资料》转载,在中国当代戏剧理论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曾获第二届文化部文化艺术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北京市第九届文艺评论奖一等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二等奖,中国曹禺戏剧奖•评论奖优秀奖,田汉戏剧奖评论一等奖等学术奖项;多次获得“中国图书奖”,并获“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