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现代建筑教育史(1920-1980)

中国现代建筑教育史(1920-1980)

1星价 ¥28.4 (7.9折)
2星价¥28.4 定价¥3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209213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56 页
  • 出版时间:2008-01-01
  • 条形码:9787112092130 ; 978-7-112-09213-0

本书特色

《中国现代建筑教育史(1920-1980)》是对中国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史研究的重要成果。但是,有关中国建筑教育史、建筑教育者、建筑教育思想、中国现代建筑思想等方面的研究领域仍非常广泛,要从事的深入研究还很多。希望作者能够继续致力于该领域的研究工作,以此为起点,坚持不懈,不断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

内容简介

近代中国建筑在西方国家的影响下,经历了“传统营建体系向现代建筑工业体系的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建筑院校教育体制作为新体系的一部分,伴随着现代建筑制度的建立而逐渐形成。中国院校建筑教育体制建立的1920年代,西方现代建筑运动已经开始风起云涌。在此背景下1920年代至1952年之间,现代建筑理念也通过各种途径,逐渐影响到中国的建筑界及建筑教育领域。虽然中国早期建筑教育体制的创立者大多具有西方学院式教育背景,这使得近代中国早期建筑教育一直具有深厚的学院式思想基础,但是随着西方现代建筑思想的兴起和传播,中国一些建筑院校在设计思想和教学模式等方面都逐步出现了向现代建筑理念的转变。1952年之后,极端意识形态控制下的教育理念,以及相关统一实施的教学模式对中国现代建筑教育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和阻碍。教学中的现代建筑思想一直处于受压制的状态,只是间或在局部区域和领域艰难地发展。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1970年代末期。本书论述了中国建筑院校教育体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阐明了其中现代建筑理念及其相应教学模式的实验探索历程,梳理了现代建筑教育在中国形成的脉络,并剖析了各种历史现象背后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深层原因。

目录

引言
**章 近代中国院校建筑教育制度产生背景
 **节 中国近代建筑业及建筑师职业的兴起
 第二节 中国建筑院校教育出现之前培养建筑师的途径
(一)在外国建筑机构中作学徒
(二)接受土木工学教育的工程人员逐步转向建筑设计领域
  第三节 中国院校建筑教育制度的形成
(一)中国近代大学教育体制的形成
(二)清政府颁布“新学制”中的院校建筑教育制度(癸卯学制)
(三)民国政府改制后的院校建筑教育制度(壬子癸丑学制)
 小结
第二章 西方各国建筑教育思想及体系综述
 **节 西方各国建筑教育体系
(一)法国的学院式建筑教育体系
(二)英国的传统建筑教育
(三)德国的传统建筑教育
(四)美国的院校建筑教育
(五)日本的建筑教育
 第二节 现代建筑运动的兴起及对各国建筑教育的影响
(一)德国包豪斯学校
(二)现代建筑运动影响下的法国
(三)现代建筑运动影响下的美国
(四)现代建筑运动影响下的日本
小结
第三章  中国现代建筑教育的开端——1952年前院校建筑教育
**节 学校建筑教育的序幕——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
(一)背景和概况
(二)注重技术与实用性的教学特点
(三)教学中的现代建筑思想及其学院式的基础模式
 第二节 四所综合大学建筑系的出现及其自由探索(1927~1930年代初)
(一)综合大学建筑系兴起的背景
(二)新成立各校建筑系概况
(三)各建筑院系在教学上的自由探索
(四)实用型学院式教学基础模式
(五)教学中的民族复古主义思想与现代建筑思想
 第三节 中央大学建筑系学院式教学思想的提升及其核心地位的形成
(一)中央大学学院式教学思想的提升
(二)中央大学建筑教学核心地位的形成
(三)建筑教学中的现代主义思想倾向
 第四节 中央大学影响下其他学校的教学探索
(一)学院式教学模式影响下的之江大学建筑系
(二)实用化与技术化的学院式教学方法——天津工商学院建筑系等
(三)现代主义教育思想的短期探索——重庆大学建筑系
(四)勷勤大学——中山大学建筑系对现代建筑教学思想的进一步探索
 第五节 现代建筑教育的兴起
(一)带有“包豪斯”教学特点的上海圣约翰大学建筑系。
(二)梁思成在清华大学的教学新尝试
 小结
第四章 现代建筑教育在挫折中发展(1952~1970年代末)
 **节 学习苏联浪潮下受冲击的现代建筑教育(1952~1957)
(一)全国高等院系调整。
(二)苏联学院式教学方法对中国的影响
(三)部分院校中现代建筑教育的受挫及局部发展
 第二节 1958年教育革命运动对现代建筑教育的影响
(一)“大跃进”及“教育革命”运动的爆发。
(二)结合实践的建筑教学及复古思潮的再度兴起
(三)现代建筑思想在师生实践中的体现
 第三节 1960年代初现代建筑教育的再发展
(一)1960年代初期院校教育制度的恢复和建筑界思想理论讨论的兴起
(二)建筑教育模式在1950年代初期基础上的再续。
(三)各院校建筑教学中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发展
(四)同济大学建筑系现代建筑教育模式的新实验
 ……
第五章 建筑教育的恢复和现代建筑教育的再探索(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
第六章 总结和启示
附录
 附录A 部分建筑院系课程设置及师资状况档案
 附录B 上海沪江大学建筑学科课程设置及学科章程
 附录C 上海圣约翰大学建筑系毕业生名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后记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