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03420009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18
- 出版时间:2008-01-01
- 条形码:9787503420009 ; 978-7-5034-2000-9
本书特色
叫花子成状元闻所未闻
状元交白卷信犹未信
相貌酷似皇帝,得为天子门生
同拜一儒为师,父子互称学友
考场一天三十六个馒头吃成“饽饽状元”
仿袭水浒七十二般地煞被指为“圣手书生’
少年榜首,拒谋叛全家遭惨戮
白发魁元,蒙沉冤监牢度余生
迂腐古怪,自设公堂杀恶人
放浪洒脱,访妓题诗赠美娘
政坛不倒翁的独传秘笈
天下**人的人生智慧
每个状元各有为官之法,结局大相径庭
成败利钝都在自身掌控,经验规律可循
精心提纯古人书中为人处世的诸般谋略
首次披露状元身上仿效即可的成功学问
节选
现代的人们一生都要经过不少次的各种考试,其中以升学考试和求职应
试*为普遍。由于考成**很不容易,人们甚至把每年各省高考的**名称
为是“高考状元”,认为他们学识过人,可堪造就,将来必有一番作为。那
么,古代真正的那些科考状元,是不是也都如此的出类拔萃呢?他们又是怎
样的一些人?是具有精绝学问的才智之士?还是只会死啃书本的书呆子?是
治国定邦的王佐之才?还是辅政安民的庸常之辈?他们的“智”有多少“转
换”成了政治上的“智”?他们的“才”又有多少换转回了经济上的“财”?
他们平日里如何为人处事?他们生活中又有哪些异趣怪闻?等等,这些都是
近年来古装电视剧中状元频频出现,人们既很感兴趣又非常想了解的。
现在的高考状元每年要出几十个,而过去的科考状元每三年才出一个,
从这个角度上说,他们可称是名副其实的天下**,无人能比。也正因为如
此,他们被看成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享受到当时顶级的殊荣:首先是朝廷
举行隆重的放榜宣名仪式,当新科状元亮相时,自“公卿以下,无不耸观,
虽至尊(皇帝)亦注视焉”。随后率领全体当科进士,出席皇帝御赐的“恩
荣宴”。辞别皇帝出宫回府时,乘坐佩戴红花的高头大马,全城人争相夹道围
观,如睹神仙。然后,姓名被镌刻上石碑,立于孔庙。从明代开始,朝廷又
拔出专款,在新科状元家乡修建状元坊,使他们既荣于当时又传之后世。那
种荣耀的程度,可以说是已经无以复加,正像宋代的一个文人所说:“状元登
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凯歌劳还,其荣亦不可及也”。
状元们既能获得如此殊荣,是不是也确实具有异于常人的学识才能呢?
纵观中国状元的整体,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历朝历代的皇帝和朝廷,是如
何选拔到这些杰出之才的呢?这主要应该归功于古代的科举选拔取士制度。
说起科举制度,过去人们曾有一种误解,认为这种选人制度脱离社会实际,
禁锢人的思想,无法选拔出真正的人才。其实,死钻经义、空疏呆板等这些
科举弊端,只是有了八股文以后的事,而在此之前则完全不是这样。事实上,
客观公正地说,宋代以前的科举考试,内容还是很宽泛的,唐代甚至还考数
学和法律等,既重知识,也看能力。这样的各种考试,就是在提倡素质教育
的今天也不会被取消。我们要站在历史的高度看待这个问题,认清只是八股
这种考试方法害误人才,而作为选才制度本身,其具有极强的科学性和先进
性,甚至就是在现在也不为过时,升学考试制度和用人考试制度就是从它衍
变而来。孙中山先生早年曾十分仰慕西方的文官考选制度,想引进中国,谁
知经过研究才发现,这种制度竟然是移植于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心灵受
到极大的震撼。其实不仅英国,整个西方也是在借鉴科举制形成近代文官制
度后,才大大促进了欧美资本主义文明。正因为如此,不少西方学者甚至认
为,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可以说是四大发明以外的“第五大发明”。那么,在
这种被外国人称为是“无可比拟的制度”下,经过逐级严格考选成为天下第
一的状元,自然不会是过去认为的平庸之才。古人讲千人为俊,万人为杰,
他们是名副其实的俊杰。
科举制度起始自隋代,终止于清代末年,先后经历了1300余年。其间,
包括李自成的大顺朝、张献忠的大西朝以及太平天国等,共产生过640多名
状元.进士十万有余。在整个科举时代,中国的文官队伍主要就是由他们所
组成。他们是这段历史舞台上的主角,掌控着国家机器,操纵着当时官场,
举凡政治的治乱,国运的兴衰,无不与他们息息相关。从某个角度上可以说,
这些科举考试的优胜者,是科举时期1300余年历史的主要书写者,而他们之
中的佼佼者——状元,更是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书记述了明清两朝状元的各种生平趣事,基本展现了古代状元的真实
风貌。从内容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夺魁也就是考取状元时发生的离奇趣
事,另一类是状元们在做官和为人处世方面各种有趣的事。明清两朝状元的
趣事相对较多,涉及的范围也比较广,从本书您可以看到这些状元中,有的
是因籍贯而夺魁,有的是走后门才成了状元;有的中状元前曾是要饭的花子,
有的成状元后竟然考试交了白卷,等等情形,新奇谐趣,人所未闻,从不同
的侧面反映了当时科场的万花筒。本书在强调可读性的同时,注重尽量做到
“古为今用”,文中状元们在从政和做人方面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对今天的人
们仍有很强的启发和借鉴意义,让您在读后能够掩卷沉思,生发无限的感慨,
从中悟出不少为人处世的道理来。
本书精编了60余位明清状元的趣事,一人一文,所选故事类型不同,但
大都概括了状元们的一生。所述除传说单标注外,都有史实依据。在叙述上
注重与演义手法相结合,通俗而扼要,有趣而耐读,让您看后确实觉得解渴。
另外,又深入浅出的介绍了一些与科举有关的知识,以及有趣的各类小故事
等,让您在轻松中获得一些相关知识。本书集传奇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收
藏性于一体,既可以作为消闲书读,也可以作为历史来读,具有一定的收藏
价值。阅读本书不敢说大有可观,但确实可以让您做到开卷有益。
进士考试分会试和殿试。清代殿试有个相沿已久的惯例,就是考试结束
时,由朝廷委派的收卷官在保和殿左门外收卷,考生们在京做官的亲友,可
以穿上朝服进入皇宫,在收卷官案头请求观赏该考生的试卷,这种做法名叫
“接场”。
光绪九年(1883年)癸未科的会试考完以后,北京大兴县考生陈冕以其
精妙绝伦的书法名动朝廷。虽然他因为一个小失误没能考取上会元,但是他
精熟贯通的学问仍然让那些考官宿儒们深深地折服,朝中大部分官员都传看
了他的试卷,大家都认为他是少有的奇才,特别是清皇室出身的国子监祭酒
盛意园先生,平生爱才若渴,更是对陈冕欣赏至极,认为本科状元非他莫属,
将来也一定会成为国家不可多得的栋梁之才。
殿试这天,盛祭酒下午早早就来到皇宫,以陈冕师长的身份来替他接场,
打算好好欣赏一下他的殿试卷。陈冕答完题交卷以后,盛祭酒马上向收卷官
借出,仔细地阅读起来。就见陈冕的对策文章写得议论风发,旁征博引,见
解独到,文字顺达,极其精彩和完美。盛祭酒读了以后,十分地叹赏,他以
前曾借阅研读过不少状元的殿试卷,觉得这份与之相比有过之无不及,更加
认定本科的状元是非陈冕而莫有所属了。
在看第二遍时,盛祭酒忽然发现卷面有一处小失误,不由惊吓出了一身
的冷汗。原来陈冕的对策卷上有一处是“诏”字起头,按规定这个字前面必
须再加一个字,仅一个字单抬头是不符合格式要求的,而有这个失误别说成
状元,就是二甲也进入不了。盛祭酒当时十分地着急,马上把这个情况告诉
了正在身边的陈冕的岳丈廖寿恒,廖寿恒听了也是大惊失色,赶紧叫人去找
陈冕,可是陈冕早已经出宫不知去向,一时根本找不着。两个人面面相觑,
都有些不知所措,后来经过紧急磋商,决定由盛祭酒出面,向收卷官说明情
况,求其通融,在单抬头处补添上一个字。幸亏了盛祭酒德高望重,此举又
是出于爱才之心,收卷官不好拒绝,在想了一想之后就破例同意了。当盛祭
酒激动地拿着笔在“诏”字前面添上了一个“特”字时,不仅他在暗中松了
一口气,陈冕的岳丈廖寿恒的心里更是才开始踏实和放心下来,他出于感激
之情,向着盛祭酒深深地鞠了一个躬。
一周以后殿试榜公布,陈冕果然力挫群英,以文章和书法兼绝夺得了状
元。此时陈冕早已经知道了盛祭酒对自己的极大帮助,心里对他感激至极。
传胪唱名以后,陈冕当即头一个就赶到盛祭酒府上去专门拜谢,并且一再称
他是“搭救”自己的“恩伯”。
盛祭酒见了也非常地高兴,当场
就收下了陈冕这个状元学生。
后来盛祭酒接场的事被传扬
了出去,光绪皇帝得知后,为了
避免以后再发生类似情况,被人
议论取士不公允,就命再举行殿
试改为在考场内收卷,并且不再
允许任何人进人到皇宫观卷。自
此以后,接场这个相沿已久的惯
例也就不复存在了。
陈冕进入仕途,被分在翰林
院掌修国史,不想时隔不长他的
父亲病重,只得请假离职回去伺
候。他的父亲也是朝廷官员,这
时正在山东任职,而且其病症也
正是因在当地为官所引发,*后
竟然导致病重身亡。原来,山东
地近黄河,自古以来水患频仍,当时的光绪皇帝就说过“山东涝千年”的话。
在陈冕成魁几个月后,黄河再次发生水患,而且规模相当大,全省灾民达40
多万人。面对突来的严重灾难,陈冕的父亲奋力组织抗洪救险,由于长时间
在一线指挥,后来因劳累过度成疾,并且引发了旧有的数种病症,待陈冕千
里迢迢从京师赶来,已经卧床病危了。在父亲因公殉职后,陈冕当即向朝廷
续下假留在灾区,代替父亲继续指挥抗洪。直到两个月后大水被基本控制住,
他才在当地把父亲安葬(这是第二次依古礼安葬,**次只是草草掩埋),然
后心情沉痛地返回京城。
不想第二年黄河再次发水,陈冕心里非常焦急,他因为职责关系不能亲
自组织抗灾,于是就想方设法、竭尽所能地去帮助和救济那些灾民。陈冕捐
出了自家的大部分资财,用来购买粮食和各种食物,托人运往灾区,计口发
放给穷困灾民;另外又拿出不少银两,在灾区水漫不到高阜之处,搭盖了上
千间简易房屋,用来安顿已经夜无归处的流民。虽然以陈冕个人之力并不能
救助很多灾民,但是这种雪里送炭的义举让所有灾民都大受感动,人们都把
他视为是“善人”,在感念其难得的古道热肠的同时,都衷心地祈望老天能保
佑他以后诸事都顺遂如意。
然而,或许是应了“好人不长寿”那句老话,尽管陈冕时常扶贫济困,
平素里也以诚挚待人,在当时被公认为是*“积善“之人,可是老天却仿佛
故意与他过不去,不仅冥冥中不报偿护佑,甚至不让他在人世能寿尽天年,
以致使其刚进入中年就一病而亡。原来,第二次水灾以后,陈冕继续在翰林
院供职,由于尽责勤勉,业绩突出,很受朝廷赏识。当时对状元的使用有这
样的规定,在人仕之初都先进翰林院担任修撰,其意在利用他们的优秀学识
编修国史,同时借以培养锻炼其为政能力与水平,待做出一定成绩,积累了
相应经验,再予以升任另委他职。就在陈冕已经被外放过一次乡试主考官,
朝廷正准备提拔重用时,不想他的母亲却又突然生病去世了,这使他不得不
再次回乡去料理丧事。父母亲的相继离世,让身为孝子的他极为悲痛,特别
是母亲,由于自小在身边长大,感情极深,以致在办完丧事后不仅哀痛未减,
反而越加愁苦思念,搞得寝食俱废,不多时就支撑不住病倒在床。一直过了
作者简介
p> 作者简介
陈胜河,1961年出生,北京人。
出生在自然灾害时期,长成在文革动
乱之时,可说生长都不逢时。工作后自问
学识过浅,考上大学学习中文和新闻。自
幼酷爱文史,20余年来,发表各类作品数
十万字,在报刊开过专栏,发表过连载,
-
汪曾祺小说集:鸡鸭名家(精装)
¥14.4¥45.0 -
若非此时,何时?
¥8.8¥42.0 -
杀死一只知更鸟
¥38.4¥48.0 -
萨宁
¥17.7¥59.0 -
月亮与六便士
¥9.9¥38.0 -
去吧.摩西-企鹅经典
¥28.1¥39.0 -
高能预警
¥14.4¥48.0 -
生死场
¥7.6¥36.0 -
舞姬
¥16.8¥43.0 -
坟墓的闯入者-企鹅经典
¥11.7¥39.0 -
鼠疫
¥11.6¥38.8 -
山海经
¥17.0¥68.0 -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茨威格短篇小说集
¥13.8¥46.0 -
悉达多
¥10.6¥28.0 -
茵梦湖
¥14.7¥49.0 -
找麻烦是我的职业
¥15.9¥37.0 -
128号房间
¥14.9¥49.8 -
罗生门
¥9.0¥36.0 -
窄门
¥23.1¥28.0 -
夜的女采摘员
¥18.7¥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