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作宾与甲骨学研究续编
读者评分
1分

董作宾与甲骨学研究续编

1星价 ¥16.0 (3.8折)
2星价¥15.5 定价¥42.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1条)
aok***(三星用户)

拍马屁的作品

你们懂甲骨文吗

2012-08-12 17:34:56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0465522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03
  • 页数:305
  • 出版时间:2007-12-01
  • 条形码:9787500465522 ; 978-7-5004-6552-2

内容简介

本书为“甲骨学与殷商文化研究丛书、”之一,内容包括:试论殷历以“朔”为月首、网收三面与汤黜夏命、浅谈殷墟玉器特征及其所反映的殷商文化、殷商龙形玉纹饰的风格特征及其源流初探、试论殷墟墓葬陶器组合、计算机处理甲骨文研究综述等。

目录

序言
董作宾为甲骨学研究指出的方向及其实践
董作宾与中国古史年代学研究
董作宾与甲骨文的宣传普及工作
殷商学巨擘的文学情怀——董作宾先生记叙文体艺术性探微
殷王“祖甲”的新认识——读董作宾的《殷代的革命政治家》
卜辞“子某”之“子”为爵称说
论甲骨卜辞之“(永口)(永)王”
“般”考
试论殷历以“朔”为月首
论殷商时期的上帝崇拜和祖先崇拜
网收三面与汤黜夏命
殷墟花东卜辞的鬯及其反映的殷代社会
“河直甲居相”与“盘庚迁殷”原因浅析
殷商时期中国武术发展的基本特征
殷墟“三叠层文化”的发掘及其意义
浅谈殷墟玉器特征及其所反映的殷商文化
安阳博物馆馆藏青铜器锈蚀初步研究
试论青铜器的造型装饰艺术
殷商青铜礼器纹饰的意象形态
商周青铜器装饰纹饰特征的分析
殷商龙形玉纹饰的风格特征及其源流初探
青铜器辨伪研究
殷墟妇好墓和侯家庄m1083墓出土铜铙组合方式新探
试论殷墟墓葬陶器组合
甲骨文书法
我的父亲与甲骨文书法
甲骨文书法艺术
商周甲骨文书艺比较研究
刘顺甲骨文书法艺术论
计算机处理甲骨文研究综述
殷商文化研究论文目录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nbsp;   言
    “地傍殷墟、研究殷商文化”。(胡厚宣为《殷都学刊》题词)自2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来,安阳师范学院始终将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甲骨学与殷商
文化研究作为自己的重点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并不断取得成绩。1985年成
立殷商文化研究室,编辑出版《全国商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2年成立
殷商文化研究所,编辑出版《甲骨文与殷商文化研究》。2002年成立甲骨学
与殷商文化研究中心,编辑出版甲骨学与殷商文化研究丛书《董作宾与甲骨
学研究》。
    顾名思义,《全国商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集录了1984年秋安阳师范学
院与有关部门联合举办的“全国商史学术讨论会”的论文,论文的作者大部
分是全国各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而本院的作者仅一两人而已。
1992年的《甲骨文与殷商文化研究》则收录了《安阳师院学报》、中国殷商
文化学会会刊《殷都学刊》“殷商文化研究”专栏中的优秀论文,本院的作
者有所增加,但也不过几个人。2002年的甲骨学与殷商文化研究丛书《董
作宾与甲骨学研究》却大不相同,书中20多篇论文的作者全部都是安阳师
院的教师。该书尽管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有些论文的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提
高,但其内容丰富,从不同的学科和角度对殷商文化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
充分反映了安阳师院学坛正呈现出蒸蒸日上的良好局面。应当说十年迈出了
一大步,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自甲骨学与殷商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和《董作宾与甲骨学研究》出版以
来,又过去五六年了,几年来安阳师院的学术研究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其
中较为重要的就是安阳殷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以及甲骨学与殷商文化研究
中心通过河南省教育厅的验收,成为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
 地。安阳殷墟名列世界文化遗产,是一百年来几代从事甲骨学与殷商文化研
究的专家学者不懈努力的结晶,不仅进一步扩大了安阳和殷墟的影响与知名
度,更向世界展示了殷墟及甲骨文的珍贵历史价值,为甲骨学与殷商文化的
研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是上级领导对基层高
等院校的关心和支持,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文化学术研究事业的高度重
视。河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是河南省教育厅的研究机构,是学科
研究水平在河南省的*高代表。安阳师院甲骨学与殷商文化研究中心成为河
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是省教育厅对安阳师院的巨大信任和鞭
策鼓励,必将促进中心的建设更上一层楼。
    安阳师院甲骨学与殷商文化研究中心所取得的每一点成绩和进步,与中
国殷商文化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先秦史研究室和中国社会科学
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的长期一贯的支持和关心也是分不开的。中心被命
名为中国殷商文化学会甲骨学与殷商文化研究基地,《殷都学刊》成为中国
殷商文化学会荣誉会刊。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甲骨学与殷商文化研究丛书《董作宾与甲骨学研
究续编》,就是*近几年安阳师院甲骨学与殷商文化研究中心所取得科研成
果的一部分。与《董作宾与甲骨学研究》相比,无论是在数量和质量,都有
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都跃上了一个更新的台阶。
    前不久,我见到《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安阳师
范学院甲骨学与殷商文化研究中心“十一五”建设规划》,感到这是一个切实可
行的规划。希望中心的全体人员为实现这个规划加紧努力,力争在不太长的时
间内使甲骨学与殷商文化研究中心成为全省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
和咨询服务基地,显示出较为突出的甲骨学与殷商文化的学科特色和科研优势,
在整体科研水平和学科发展上早日达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
究基地的要求,为甲骨学与殷商文化研究做出更大贡献。
    愿董作宾先生开创的学术事业后继有人,学术之树常青!
    郭新和骆平安
    2007年3月15日
 殷商龙形玉纹饰的风格特征
    及其源流初探
    贾  炜
    一藏礼于玉
    “玉”,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中始终占有独特的地位,千百年来人们
怀着特殊的情感敬玉、爱玉、赏玉、藏玉,并赋予它纯洁、美丽、尊严和
坚毅的文化特性。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  “玉,石之美兼五德
者”。他所说的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缌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
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
技,洁之方也。。反映出中国古代“藏礼于玉”的理念,在其“石之美”的
物质特性表象下给予了它更为丰富、神圣的文化内涵。辉煌灿烂的中国
“玉文化”承载着诸多华夏文明进程的标志和信息,成为中国文化史中不
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玉器诞生于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已有七八千年的历
史。从出土玉器考证,在距今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长江流
域)中,出土有二十余件用粗玉、萤石制成的器物,器形都是作为装饰佩
带用的璜、块、珠、管等;在距今7000多年前的裴李岗文化(黄河流域)
中,也曾出土有绿松石饰件等;之后的辽河流域红山文化、黄河流域龙山
 文化、太湖流域良渚文化也均发现不少玉器。从现有资料看,距今
6000—4000年间是中国玉器发展的**个高峰期。在这期间,“玉和巫之
间发生了紧密的联系,玉被赋予某种神秘的力量,在宗教礼仪中具有重要
的用途,常常作为巫师手中的法器或祭祀的礼器,或者作为随葬品埋于墓
中”①,巫礼的超自然的力量往往依靠行为或器物来达到目的,玉的通神
的功能使得其在宗教礼仪活动中显出重要地位。这一观点我们可以通过红
山文化牛河梁女神庙积石冢、喀左东山嘴,良渚文化浙江余杭反山、瑶
山,大汶口文化安徽含山凌家滩、江苏新沂花厅等墓葬的玉器中得到有力
的佐证。
    商代是中国玉器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河南殷墟出土玉器1200余件,
仅1976年在安阳发掘的妇好墓中就出土了755件玉器。在夏代玉文化的承
上启下的基础上,商人对前代的用玉观念总结、继承和发展。商周时期祭祀
自然神用玉理念中有苍璧礼天、黄琮礼地、青圭礼东方、赤璋礼南方、白琥
礼西方、玄璜礼北方等六器,为后世历代帝王所承袭。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
的“玉龙”身上,我们可以明确地感知到用玉已成为社会等级名分制度的重
要物质标志,已被赋予了“明贵贱,辨等列”的特殊的时代意义,“玉”已
被视为“器以藏礼”的所谓名物礼器。
    二殷商玉龙的典型器物
    殷商玉龙,多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文化遗址,以“妇好”墓中出土的玉
龙*为典型。
    1.蟠龙,直径5.8厘米,妇好墓出土。该器物以浮雕形式,表现张口
露齿,体态卷曲的蟠龙形象,表面装饰以云纹为主(图1)。
    2.蟠龙,直径7厘米,妇好墓出土。浮雕。龙体首尾相接,尾尖内卷,
眼珠微凸,闭口,眉长而细,双钩线刻,背腹部有菱形和三角形鳞纹(图
2)。
    3.龙形块,直径7.8厘米,妇好墓出土。中孔圆满,口张露齿,表面
饰以双钩云纹,龙脊雕成扉棱形(图3)。
    4.龙形璜,上:长10.2厘米,下:长11厘米,妇好墓出土。浮雕形
式,体态均细长微卷,造型舒张流畅,纹饰清晰,刻线以双钩为主,尾部有
一钻孔(图4)。
    5.龙纹刀,长33.5厘米,妇好墓出土。翘首直柄,刀背上雕出齿形凸
棱,两侧饰龙纹;龙头朝向柄部,龙身修长并饰有菱形纹和三角纹;刀身后
端穿孑L,便于与柄连缚。刻纹精细,极少见(图5)。
    6.玉鸟龙,高11.3厘米,妇好墓出土。横排三部分组成,左饰勾状云
纹,右刻纹画面似怪鸟负龙升天,构思别致精巧,龙身饰一眼型,龙有角
(图6)。
    7.玉龙,长8.1厘米,妇好墓出土。圆雕,巨首,身体盘曲,造型优
美,体态浑宏,张口露齿,饰以双钩方格纹,琢雕精细,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图7)。
    8.龙纽石盖,高3厘米,妇好墓出土。原料为大理岩,盖里略内凹,
中刻“十”字形阴线,上下侧各雕夔纹一对,头相对,颇别致(图8)。
    三殷商玉龙纹饰的特点
    商代玉龙,造型夸张、型制多样,运用表现和再现、象征和装饰相结
合的手法,与青铜器装饰艺术紧密相连,体现当时特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中
的独特艺术表现形态,它与甲骨文字中“龙”的字形相照应(图9),反
映出商人的观念中龙纹已固定为一种较为统一和标准的意象符号。商代龙
形玉的形制的变化丰富,依其造型形态和纹饰特征可以划分为早、中、晚
三个时期。
    1_商代早期的龙形玉大多以薄而扁平的片状体形态出现,扁圆柱或圆
柱不多,刻琢手法淳厚简朴;一般为素面,没有纹饰或两侧饰以简单线刻凹
形纹鳞纹、云纹,图案简单;龙眼无眼眶,以浮雕圆眼为主,兼有阴刻菱形
方眼或椭圆眼,耳多圆弧或叶状,较简;尾部较头部削薄而平直,多被磨制
成刃形,有锋,既有很强装饰性,又具有实用价值。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