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组织行为学案例

包邮组织行为学案例

¥15.1 (4.3折) ?
1星价 ¥15.1
2星价¥14.7 定价¥35.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8073234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86
  • 出版时间:2008-01-01
  • 条形码:9787208073234 ; 978-7-208-07323-4

节选


    顾名思义,本系列图书均来自毅伟(Ivey)商学院的案例库。
很久以来,毅伟一直拥有世界上第二大的以决策为导向、以现场
研究为基础的企业案例库。毅伟商学院每年在研究中的案例就
超过了100万个。目前,毅伟收集的案例超过了2 000个,而在此
之前总共收集的案例数超过了6 000个。毅伟出版社(Ivey Pub—
lishing,WWW.wey.UWO.ca/cases)每年新增的案例大约有200
个,与此同时,每年剔除的案例也大约是这个数字。几乎每个毅
伟的案例都为合格导师配备了教学建议。该系列图书中的案例
均来自目前毅伟的案例库。
    本系列图书的出版,源自2002年9月与传奇出版社(Sage
Publications)资深编辑埃尔·布鲁克纳(Al Bruckner)的谈话。在
随后的几个月中,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我们对系列图书的结构和
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本系列图书中的每本书均由正文和案例组成。“一些”正文
是很重要的,它为我们介绍了某个特殊领域的基本情况,因而可
以对相关的案例进行深入解读。我们认为每本书的正文没有必
要长篇大论,因为许多教授喜欢以阅读或演讲的形式补充正文的
材料,这取决于他们以及学生的兴趣。
    本系列图书的编辑都是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他们每个人都
为此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向他们表示感谢。欢迎读者进行批
评指正。
——保罗·W.碧密斯(Paul W.Beamish)
总编辑

 序言一
    《组织行为学案例》的总目标在于帮助学生成为有效组织中的
有效领导。这本案例集既可作为一本独立的教材,也可作为标准组
织行为学教材的辅助读物。本案例集由32个不同领域的案例组
成,这些案例描述了值得案例中的决策者关注的复杂组织问题,它
们涉及极其广泛的组织环境——行业、组织规模以及参与的国家等。
我设计了一些作业题,以指导学生为课堂讨论作准备。这些案例旨在
培养学生了解和理解决策者在实际组织环境中所面临的挑战、困境和
限制。例如,你如何创建一种氛围,使人们发挥*大的潜能?你如何
得到别人的合作或参与?你如何实施变革,从而使组织在行业竞争中
改善自己的地位?你如何创建一个急需变革的平台?你如何消除变
革的阻力?如何提高团队的有效性?如何成为一个伟大的团队领导?
你如何进行指导来提高个人的有效性?总之,这32个案例为学生提
供了学习和实践各种技能的机会,包括决策技能、应用技能、计划技
能、指导技能以及口头沟通技能。这些案例都是实际发生的真实事
件,尽管有的事件中的决策者及他们工作的组织用了化名。
    本案例集分为四个模块。所有的模块及其案例都集中于组织
中人的行为,包括建立有效的组织、领导员工、团队管理及变革管
理。必须指出的是,每个决策者或领导者在处理案例中所描述的组
织问题时,还面临一些共同的问题。这些共同问题包括全球化、管
理多元化劳动力队伍、道德或伦理困境、激励和领导。这些问题及
其他话题贯穿于许多案例中,并不是在某一模块或案例中被强调。
例如,在建立有效组织和变革管理模块中,都有一些国际化的案例。
同样,在领导员工和变革管理模块中,许多案例中都面临和表现了
伦理问题或困境。大多数案例都有领导方面的启示。
    对每一模块都有一个简单的介绍,及对案例的简短描述。希望
读者读得开心
致谢
    感谢尼基·史密斯(Nicki Smith)和德芙卡玛·杜塔(DevkamaI
Dutta)在编辑本书时给予我的帮助。

英特尔在中国
    唐娜·埃弗特(Donna Everatt)在凯瑟琳·斯劳特(Kathleen Slaughter)教授和钱晓军(Xiaojun
Qian)教授指导下撰写
  Copyright 1 999,Ivey Management Service
  Version:(B)2002—11-07
  1999年10月,查尔斯·唐(Charles
Tang),英特尔在中国北京分公司的新任
营销计划部经理,和他部门里的客户经理
李勇(Yong u,音译——译者注)一起出席
一个充满情绪波动的会议。李勇的直接
主管陈晴(Qing Chen,音译——译者注)
也参加了这个会议。因为唐决定终止李
勇的前主管指派给李勇的一个项目,所以
唐召集大家开这个会,讨论一下李勇对这
个决定的感受。尽管唐用来支持他决策
的考虑听上去合乎商业逻辑,但是李勇的
抵制让唐开始思考是否需要考虑一些情
有可原的因素。唐还想知道李勇这次事
件的爆发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还是标志着
在他接手的新部门中存在着更深层次的
组织或者沟通上的问题。
英特尔
    20世纪60年代中期,英特尔公司制
造了世界上**台微处理器,点燃了科技
工业的革命。英特尔是一个经典的成功
案例——这些年以来,英特尔的公司战
略,即“推动新的科学技术,服务于全球市
场,提高消费者对英特尔品牌的偏好,同
时使我们的股东得到可观的经济回报”是
非常恰当的。1996年底,因为奔腾处理
器良好的销售业绩,英特尔连续第七年创
下销售和收益记录,收益额高达200亿美
元,达到了里程碑似的高度。1997年创
造了另一项年度收益记录(增长率达
20%),净收入几乎达到70亿美元,比
1996年增长了35%。然而,1998年**
季度个人计算机的销售却比预期的要差,
导致了收益和利润的减少。英特尔公司
的创始人和神秘的领导人——安迪·格
鲁夫博士(Dr.Andy Grove)指出,1998年
**季度的结果是“令人失望的”,他认为
“个人计算机产业发展过快,供过于求
了”。1998年**季度60亿美元的收益
额,比1997年同期下降了7个百分点,人
均净收入和利润下降了36%。公司普遍
预期,1998年第二季度的收益额将持平,
到现时为止的表现符合这个预期。
    英特尔的全球使命无非就是要成为
“世界范围新计算机产业内卓越的基础硬
件供应者”,因此,英特尔公司战略的一个
主要方面是他们承诺所创造的微处理器
即使是下一个千年的软件都能相容。同
时,英特尔遵循着鼓励发展软件工程师的
  战略,使他们设计的软件在性能方面能不
断超越,以保证使用者能从英特尔公司所
开发的*先进的硬件中得到好处。为了
巩固奔腾的品牌知名度,英特尔以能刺激
英特尔产品需求的计划重点关注新兴市
场。英特尔的品牌运作得非常成功,被认
为是世界十大品牌之一。事实上,1997
年,英特尔的收益有一半以上(56%)来自
海外,英特尔公司三分之一的收益来自亚
太地区和日本。1999年,英特尔公司把
中国列为*重要的一个独立市场。
英特尔中国
    英特尔中国公司早在1985年就在中
国成立了办事处,然而直到1993年,英特
尔公司才感觉是全面进入中国市场的时
候了,于是成立了2家全资外资企业。第
一家,即英特尔架构开发有限公司(Intel
 Architecture Development Co.,Ltd,简称
IADL)负责英特尔公司产品在中国地区的
销售、营销以及开发和服务。英特尔架构
开发有限公司的250名员工分布在中国
各地的13个办事处;其中,上海办事处有
100名员工,北京有80名,是员工*多的
两个办事处。第二家,即英特尔(中国)技
术有限公司,是英特尔的装配和设备测试
工厂。
    英特尔架构开发有限公司雇用了80
  多名工程师,与当地以及跨国软件销售商
  一同工作,为中国的个人计算机用户开发
  新的消费者和企业应用软件。英特尔架
  构开发有限公司的章程是“通过为当地的
  软件开发者提供技术和市场支持来促进
  技术在中国的采用”。推动手段中包括一
个开发者支持计划,这个计划包括研讨
会、竞赛、培训以及为中国软件工程师召
开的会议和~笔价值150多万人民币的
奔腾Ⅱ处理器开发系统的捐赠以协助中
国软件开发者把他们的先进软件带到当
地和国际市场上去。
    英特尔架构开发有限公司的运行对
英特尔的成长至关重要,因为高层管理层
意识到即使不考虑他们的研发开支,如果
没有软件应用程序可以利用*新的硬件
发展,使用者也不能从创新中得到任何好
处。因而,依照唐的说法,英特尔在中国
的角色应该是扮演一个中介人,带来所有
技术以帮助中国的个人计算机使用者了
解计算机从而广泛地帮助他们。唐解释
道,英特尔是从“完全解决问题的立场”来
看待技术的。
    当我们着手开发新的芯片的时候,我
们已经看到了它将支持什么样的应用软
件以及它将为使用者提供何种解决方案。
因此,当这种芯片准备进入市场时,平台
和解决方案都已准备妥当,所以它是协调
的。通过这个方法,我们共同前进,每一
个人都取得了胜利。
    到1999年,英特尔涉及了“中国IT
产业几乎所有的业务”,并在全国范围内
积极营销标有英特尔商标的产品。尽管
中国的计算机市场仍处在初期发展阶段,
但它的发展速度却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
倍,按这个势头平稳发展下去的话,中国
在20世纪末会成为世界第二大计算机市
场。由于庞大的人口数量和快速的经济
增长,中国的潜力对于那些跨国公司很有
吸引力。作为全球领导者,英特尔具备良
好的条件去利用这个机会。查尔斯·唐
是提升英特尔在中国地位的*重要的人
员之一。
查尔斯·唐
    唐自从八年前离开之后就没有回过
中国,在这段时期他的故乡发生了翻天覆
地的变化。北京经历了一个飞速发展时
期,到处是闪亮的现代化大楼以及许许多
多的外国公司,这一切无不震撼着唐。尽
管他看到了北京的变化,但北京生活的真
实面,比如说拥挤的街道、集市中散发出
的刺激性气味、堵塞的交通、闷热的空气、
糟糕的空气质量却足以使一些外国人对
北京望而却步,唐因为以前经历过这些而
占有了优势。唐评论道,他认识一些其他
回到大陆的中国同胞,尽管几个月过去
了,他们仍然对于在中国的生活感觉不舒
适。事实上在美国或者欧洲居住过的人
几乎很难适应中国的生活方式。尽管唐
*初感觉自己“像个游客”,但当他花了一
个周末的时间闲逛了北京的街道市场,走
过北京市中心的大街小巷之后,他确信自
己的决定没有错,便不再往回看了。
    为了巩固英特尔在大陆的业务,唐是
1993年*早从其他英特尔办事处调派来
中国的三个职员之一。唐在很多领域有
着丰富的经验,包括被指派到上海2年,帮
助建立英特尔架构实验室。那期间,唐制
定了英特尔的软件开发者支持计划——英
特尔中国战略的一个部分。唐的部门里
的客户经理对于支持计划扮演着重要角
色。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和发展与有
声望的中国软件开发者和软件销售商的
关系。到1999年,唐直接向英特尔中国
的总裁汇报工作,监管至关重要的领域,
好比跟政府的关系、行业和社区计划,包
括为支持中国许多一流大学的研究和教
学活动提供赞助,还提供机器设备,并且
原则上每年都会更新。
    唐的发展计划范围涵盖了草根阶级,
例如赞助中国高中生去美国参加全球科
技博览会,以及进行战略投资机遇的研
究。唐同时还是英特尔公司顾问委员会
的领导,该委员会成员由那些来自中国fT
行业和学术界*杰出的,具有影响力的人
组成。委员会的职责是“与贸易协会以及
行业领头者合作影响区域内的发展计划,
通过局部地转移英特尔所掌握的经验和
专家促进当地行业的发展,充当行业计划
的先头部队。”
李勇
    李勇是四个客户经理之一,他们除了
主要职责之外每个人还有个人自己的项
目。根据唐的观点,一个客户经理所必要
的技能包括作为英特尔的代表与英特尔
正在发展联系的软件公司高级经理和老
板建立关系。这涉及有效地传达英特尔
的lT战略,“不是从技术观点出发而是从
战略前景”,原则上确保每天都能让全部
的顾客满意。客户经理职责的另一个重
要的战略组成是始终能找出提高他们的
客户与英特尔架构开发有限公司之间共
有兴趣的可能性的能力——这是英特尔
在中国的战略的关键部分。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