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113028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03
  • 页数:371
  • 出版时间:2008-08-01
  • 条形码:9787301130285 ; 978-7-301-13028-5

本书特色

21世纪全国高校民政类规划教材
民政概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现代家政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中国民政史
中国社会救助
民政信息系统
社会工作常用手语
社会工作心理
中国社会福利
残疾人社会工作
  社区建设与管理
民间组织管理
中国社会保险
  中国彩票工作
中国救灾工作概论
中国慈善工作概论

内容简介

《21世纪全国高校民政类规划教材——民政信息系统》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民政信息系统构建和应用等基本知识,并以目前较有影响力的民政信息软件为例介绍民政信息系统的操作步骤。全书共11章。《21世纪全国高校民政类规划教材——民政信息系统》由从事理论教学的教师与从事民政信息管理**线的专家合作,突出的特点就是实用,做到理论知识“够用”,运用知识重程序、重操作,着力培养操作民政软件、网络技术的动手能力。 《21世纪全国高校民政类规划教材——民政信息系统》既适合高等院校民政类、杜工类专业作为教材,也适合作为民政系统一线管理人员培训使用。

目录


**章 民政信息化建设概述
**节 信息化的概念
第二节 中国信息化的进程
第三节 民政信息化建设状况

第二章 网络基础设施
**节 电子政务网络的体系结构
第二节 电子政务的网络基础设施设计
一、统一的安全电子政务平台
二、公众服务业务网络
三、非涉密政务办公网络
四、涉密政务办公网络
五、网络安全结构设计
第三节 电子政务的网络安全
一、网络攻击
二、网络安全技术

第三章 统一的安全电子政务平台
**节 平台的概念与总体结构
第二节 统一的接入平台
第三节 统一的Web服务平台
第四节 统一的信息交换平台

第四章 网络管理与网络设置
**节 软件安装
一、在网络中标识计算机
二、安装拨号网络
三、设置拨号网络
四、进行拨号连接
第二节 民政软件的组成与应用

第五章 社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软件应用
**节 社区信息平台的特点与运行环境
一、系统介绍
二、系统运行环境
第二节 软件的安装与管理
一、需要安装的软件
二、数据库的安装
三、Web服务器的安装
四、系统安装配置
第三节 前台功能应用
一、普通内容管理
二、社区内容管理
三、前台维护
第四节 后台功能应用
一、后台整体界面介绍
二、数据字典管理
三、权限管理
四、代码管理
五、消息管理
六、系统参数维护

第六章 城市居民*低生活保障信息管理系统单机版应用
**节 安装与系统机构划分
一、简介
二、系统的安装
三、系统机构的划分
第二节 系统初始化
一、建立用户
二、登录
三、系统设置
四、调整参数设置
第三节 低保管理
一、对象登记
二、集体企业退休人员
三、资金管理
四、数据查询
五、复查

第七章 城市居民*低生活保障信息管理网络版应用
第八章 灾情信息管理软件运用
第九章 民间组织信息管理软件应用 
第十章 地名信息管理系统 
第十一章 行政区划界线信息管理软件应用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民政信息系统》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民政信息系统构建和应用等基本知识,并以目前较有影响力的民政信息软件为例介绍民政信息系统的操作步骤。全书共11章。《民政信息系统》由从事理论教学的教师与从事民政信息管理**线的专家合作,*突出的特点就是实用,做到理论知识“够用”,运用知识重程序、重操作,着力培养操作民政软件、网络技术的动手能力。
《民政信息系统》既适合高等院校民政类、杜工类专业作为教材,也适合作为民政系统一线管理人员培训使用。

相关资料

**节 电子政务网络的体系结构
网络基础设是整个电子政务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是提供信息与数据传输和交换的一整套基础设施体系。依据电子政务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对通信以及安全等方面的需要,我们可以将网络基础设施分为涉密政务办公内网、非涉密办公网络、政务外网和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等网络体系。可以使用逻辑隔离和物理隔离等技术与措施来确保各个不同网络之间的绝缘,确保网络的整体安全。目前,主要采用的安全网络技术有:防火墙、入侵检测、信息流加密和漏洞扫描等技术。
电子政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电子政务的总体框架必须按照分层的思想来加以设计和实现。这种分层的体系结构能较好地实现建设任务的分解,以便整个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任务能在明确接口定义的基础上,进行并发建设以缩短整体的建设周期。同时,在接口保持不变的前提下,这种分层的系统体系结构也能提供电子政务系统总体架构对各层基础技术发展的良好适应性,并较好地体现以数据获取和整合为核心、以信息安全为基础、面向决策支持、面向公众服务的电子政务定位。
如图2.1所示为电子政务系统的分层逻辑模型。整个逻辑结构按照功能可以自下而上划分为三个层次:基础设施层、统一的安全电子政务系统层、电子政务应用层。其中基础设施层包括网络基础设施层和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层。这个逻辑模型是对各级电子政务系统的抽象概括,既适用于具体政府部门的电子政务系统,也适用于整个国家电子政务系统框架,其中网络基础设施、信任和授权服务基础设施构成国家信息安全基础设备。
网络基础设施层是为电子政务系统提供政务信息及其他运行管理信息传输和交换的平台,是整个电子政务体系的*终信息承载者,是整个电子政务系统正常有效运行的基础和关键,位于整个分层体系结构的*低层。
构建网络基础设施的关键技术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整个网络基础设施可以根据电子政务应用的实际需要划分为Inemet、公众服务信息网、非涉密办公网络以及涉密办公网络。网络信任域是构建网络基础设施的关键技术之一。它在技术上针对互联网“对等的、无中心的、无管理的”组织设计思想,旨在构建一个可以管理的、有中心的网络基础设施。
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在网络基础设施所提供的信息传输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增加了面向电子政务应用的通用安全服务,为电子政务应用提供一个通用的、高性能安全和授权计算平台,即所谓的智能化信任和授权平台。智能化信任和授权基础设施层的引入使电子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