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7年以来中国喜剧电影研究
读者评分
4.8分

1977年以来中国喜剧电影研究

电影研究新思维书系丛书之一,这是喜剧电影与社会意识形态变迁之间的隐密而复杂的关系做出清晰梳理和细致分析的论著。

1星价 ¥10.2 (3.2折)
2星价¥9.9 定价¥32.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5条)
***(二星用户)

是作者对自己的论文的补充与完善,可读性还是比较强的,没有那么枯燥,也为我提供了电影观看清单 。

2021-06-14 21:13:33
0 0
ztw***(三星用户)

图书评论~

题材比较专业,喜欢中国喜剧电影的可以看看

2021-03-03 08:59:30
0 0
图文详情
  • ISBN:7106022470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26 页
  • 出版时间:2006-12-01
  • 条形码:9787106022471 ; 978-7-106-02247-1

本书特色

本书是“电影研究新思维书系”之一,该书从文化研究的角度,结合中国近三十年来的社会转型状况,对1977年以来中国喜剧电影与社会意识形态变迁之间的隐秘而复杂的关系进行梳理和分析,描述喜剧电影所呈现的文化图景,运用历史考古学方法,对喜剧电影在社会转型中所扮演的文化角色和发挥的意识形态建构作用进行探讨。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内容简介

喜剧是对于较坏的人的摹仿,然而,“坏”不是指一切恶怖言,而是指丑而言,其中种是滑稽。滑稽的事物是某种错误或丑陋,不致引起痛苦或伤害,比如滑稽面具,它又丑又怪,但不使人感到痛苦。从文化研究的角度,结合中国近三十年来的社会转型状况,对1977年以来中国喜剧电影与社会意识形态变迁之间的隐秘而复杂的关系进行梳理和分析,描述喜剧电影所呈现的文化图景,运用历史考古学方法,对喜剧电影在社会转型中所扮演的文化角色和发挥的意识形态建构作用进行探讨。21世纪,在“发展梦”与“富强梦”的感召下,中国喜剧性地进入了全球化进程,将民族自信重新确立,喜剧电影以中国式的“狂欢”与国际接轨、对话,并见证了社会与时代转型的历史回声。

目录

序导论一、序言二、喜剧及喜剧电影三、单一性、平面化:“十七年”时期喜剧电影状况**部分喜剧性的成长:由单一到复杂的80年代**章 融入:国家主义与个人主义一、国家、集体和个人二、现代化与知识三、农民、工人和知识分子第二章 荒诞:政治权力之身体表达一、意识形态、身体欲望和身体符号二、知识分子的“执着”和小丑三、“民族”等于“民俗”第三章 对垒: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一、启蒙与救亡二、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三、“二子”的介入第四章 更迭:崇高与媚俗一、崇高与媚俗二、从纯情到矫情三、性、语言和自我意识第二部分喜剧件的转型:90年代的背叛第五章 公共空间:情感、身体的认同一、想象现代性的方法:中国与西方二、90年代的都市与农村描绘第六章 深度模式消失:消费作为意识形态一、知识分子的迷茫:文化等于生产二、消费作为意识形态第七章 统一性消失:主旋律、精英和大众文化一、“文革”之后的文化革命二、多元并存的格局第八章 多元化的转变:从戴军帽到开奔驰一、精神追求之物质转变:“阮大伟”们的追求二、平民主义的追求第三部分喜剧性的得意:全球化中的中国新世纪第九章 新兴阶层:繁多与共存一、中产阶级之梦想--“大腕”式的笑二、打工者、下岗“底层”和农民们的美丽追求……结束语参考文献附录:中国喜剧电影简要目录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张冲,1973年出生于吉林省镇赉县。1994年吉林大学中文系毕业,1997年至2000年就读于吉林大学学院,获硕士学位。2003年至2006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2000年至今工作于北京电影学院。写有100余万字小说,发表若干理论文章。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