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80209859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46
  • 出版时间:2009-03-01
  • 条形码:9787802098596 ; 978-7-80209-859-6

内容简介

本书选取制度变迁研究作为切入点,采用系统分析、制度分析、动态均衡分析和优化分析等方法,遵循规范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原则,对循环经济政策的相关因素与政策体系进行了综合研究,对循环经济政策的动态均衡过程及其与制度体系的协同演化特征做了具体论述,建立了循环经济政策的动态均衡模型,并对均衡的实现条件做了探讨。同时对循环经济政策的激励问题进行了阐述,建立了循环经济政策下政府与企业的动态与静态非合作博弈模型,对激励合约下政府监督成本*优化问题做了研究。*后结合研究提出循环经济政策绩效的概念,提出循环经济政策的优化途径与模型,并重点针对渐进式的制度改革与完善问题进行了研究。在阐述制度与政策体系的相互关系方面,本书论述了制度对于政策运行的基础性作用。对制度变迁的重要形式——渐进式的制度变迁作了重点分析,得出了渐进式制度变迁是制度演化普遍形式的结论。在对循环经济的技术特征、运行机理、原则导向与制度基础进行一般论述的基础上,对循环经济政策的确立目标、工具与手段选择、监控与评价体系进行了综合论述,提出了循环经济政策的基于不同层面运行目标、制度化构建目标以及政策工具手段选择的综合框架体系。

目录

**章 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其研究现状
 **节 循环经济的提出及其政策与制度体系
 第二节 主要研究的问题及其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循环经济研究现状
 第四节 本书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二章 制度体系下的政策运行与制度变迁理论
 **节 制度体系下的政策运行
 第二节 制度变迁理论
 第三节 关于渐进式制度变迁的分析
第三章 循环经济政策体系综合研究
 **节 循环经济的运行机理与制度基础
 第二节 循环经济政策体系的构建
 第三节 循环经济政策的动态均衡分析
 第四节 循环经济政策与制度体系的协同演化
第四章 循环经济政策激励机制研究
 **节 激励与循环经济政策激励形式
 第二节 循环经济政策下政府与企业的博弈分析
 第三节 循环经济政策的激励与监督模型
第五章 循环经济政策优化与渐进式制度改革
 **节 循环经济政策绩效与政策优化
 第二节 发达国家与我国的循环经济政策体系
 第三节 我国的循环经济政策实施问题与相关制度的改进
第六章 黑龙江煤炭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政策与制度研究
 **节 煤炭型城市循环经济政策实施背景与原则
 第二节 煤炭型城市循环经济的经济政策及绩效评价
 第三节 煤炭型城市构建循环经济的制度化框架
第七章 农村循环经济政策、制度建议及案例
 **节 我国农村污染的典型表现
 第二节 我国农村构建循环经济的现实问题与对策建议
 第三节 循环经济应用模式举例
参考文献
附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展开全部

节选

**章 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其研究现状
  **节 循环经济的提出及其政策与制度体系
 一、循环经济产生的背景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运行态势良好,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格局。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每年以不低于9%的速度在增长。2006年和2007年,我国的GDP分别为209 000多亿元和246 000多亿元,比上年的增长率分别为10.4%和11.4%。但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却伴随着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突出表现为资源耗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方面,而且这一问题随着经济的急速增长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有人将中国的经济增长特点归结为两高一低:即高增长、高耗费和低效率。2006年,中国的GDP约占世界经济总量的5.5%,但却消耗了标准煤24.6亿t,占世界的15%左右;钢铁3.88亿t,占世界的30%;水泥12.4 t,占世界的54%。一方面,中国长期形成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使有限的资源开始变得稀缺,如不尽快转变发展方式,持续的经济增长将难以为继;另一方面,资源利用效率低下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使百姓的生存质量遭受严重影响,这显然与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思想相背离。党中央审时度势,及时而又明确地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方针,以缓解我国在经济高速增长条件下资源与环境代价过大的问题。所谓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循环经济有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