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
汉魏洛阳故城
- ISBN:978750102161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05
- 出版时间:2009-04-01
- 条形码:9787501021611 ; 978-7-5010-2161-1
本书特色
20世纪是中国文物与考古界开始科学探索的时代。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翻开这套书,重温那些重大发现不断、研究成功迭出的激动人心的岁月,也许就能看到奋斗的足迹,也许就能触动智慧的火花,也许就可以在学术前沿开始一轮新的接力……
内容简介
《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是一套学科发展史和学术研究史丛书。其内容包括对20世纪考古与文物工作概况的综合阐述;对一些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和古代区域文化研究情况的叙述;对文物考古的专题研究;对重要的文物考古发现、发掘及研究的个例纪实。
本书以时代为序,详细论述了汉魏洛阳城的发展、变迁,对其各个历史时期的形制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较为全面的总结了20世纪相关重要发现和学术成果,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翔实的资料。书中配彩图7幅,插图34幅。
目录
一 汉魏洛阳城的地理环境
(一)洛阳盆地地理概貌
(二)古洛河河道不同于今洛河
(三)城址区域古地貌管窥
二 汉魏洛阳城的历史沿革
(一)有关文献记载
(二)西周一北魏历代城址的发现
1.60年代的大规模考古勘探
2.现存诸城垣解剖
3.北魏洛阳外郭城考察
4.金墉城诸城垣试掘
(三)与城址沿革相关问题的初步探讨.
1.关于西周城选址
2.关于“秦时已有南、北宫”
3.关于汉至晋代洛阳城大城形制
4.关于北魏修建外郭城
三 汉魏洛阳帝都的城市概貌
(一)东汉洛阳城城市布局
1.城门、道路及城内交通状况
2.宫殿区研究
3.城内外宫殿区以外的建筑
(二)魏晋洛阳城城市布局
(三)北魏洛阳城城市布局
1.宫城
2.内城
3.外郭城
四 汉魏洛阳城各类建筑遗址的发掘与研究
五 手工业和商市遗址
六 汉魏洛阳的水道网络及漕运
七 与东汉营建洛阳、东晋收复洛阳相关的墓葬
八 汉魏洛阳城遗址考察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节选
一 汉魏洛阳城的地理环境
说到汉魏洛阳城的地理环境,人们自然会联想起西汉初年发生在洛阳的一场关于定都洛阳还是长安的争论。
《汉书•高帝纪》记载,在汉高祖刘邦称帝之初,尚未正式建都,直到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始“西都洛阳”。但不久,“戍卒娄敬求见,说上日:‘陛下取天下与周异而都洛阳,不便,不如入关,据秦之固。’上以问张良,良因劝上。是日车驾西都长安”。娄敬因有此议而建大功,被封为奉春君,赐姓刘氏。对此事,同书《张良传》也有具体记述。原来,在娄敬建议定都关中时,刘邦左右大臣皆山东人,多持反对意见。他们劝刘邦定都洛阳,理由是:“洛阳东有成皋,西有崤黾,背河乡雒,其固亦恃。”刘邦犹豫不决,于是征求张良的意见。张以为:“洛阳虽有此固,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夫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固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刘敬说是也。”张良这一番切合时宜的至理宏论,帮助刘邦*终坚定了西都关中的决心。
……
作者简介
段鹏琦,一九三八年出生于河南偃师。一九六三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同年九月分配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退休前任汉唐研究室副主任。研究领域为汉唐考古,主要从事田野考古工作。一九八二年至一九九三年任汉魏洛阳城考古队队长,主持该古城遗址的考察工作。在此期间,还参加了其他遗址的发掘。发表了一系列考古发掘报告、简报和论文。
-
人类酷刑简史
¥23.6¥59.0 -
中国岁时节令辞典
¥31.8¥75.0 -
安史之乱
¥27.9¥68.0 -
从三十项发明阅读世界史
¥12.5¥39.0 -
大明日落:崇祯王朝的人与事(八品)
¥7.0¥26.0 -
消寒图:珍重待春风
¥23.6¥58.0 -
中国近代史
¥12.7¥39.8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4.7¥49.0 -
万历十五年
¥20.6¥25.0 -
中国通史
¥23.0¥45.0 -
明朝那些事儿:第陆部日暮西山
¥8.9¥29.8 -
发明里的中国(平装)/九说中国
¥8.0¥25.0 -
日本历史
¥15.8¥48.0 -
西北史地丛书:冯承钧西北史地论集
¥24.0¥68.0 -
明朝那些事儿大结局 第七部
¥10.1¥29.8 -
中国历史速记图表
¥9.9¥38.0 -
显微镜下的大明
¥39.0¥52.0 -
小字白劳-李零自序集
¥22.1¥65.0 -
西北史地丛书(第三辑):辛卯侍行记
¥24.0¥68.0 -
名师讲堂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
¥26.5¥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