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回归恒等式:我国宏观经济均衡分析新范式

回归恒等式:我国宏观经济均衡分析新范式

1星价 ¥40.2 (4.1折)
2星价¥39.2 定价¥9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494978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
  • 页数:503 页
  • 出版时间:2009-03-01
  • 条形码:9787504949783 ; 978-7-5049-4978-3

本书特色

《回归恒等式:我国宏观经济均衡分析新范式》为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发行。

内容简介

中国真的“钱多”吗?怎样看待“钱多”?怎样解决“钱多”?这不仅关系到中国经济均衡,也关系到世界经济均衡,更关系到中国国民福利的得失。本书从我国国情出发,运用宏观经济恒等式原理,提出中国“钱多”只是一种贫困中的富裕假象,是国内投资与储蓄失衡的反映,中国不存在“钱多”问题,只存在如何用好钱的问题。是用来投资,还是用来消费;是借给别国使用,还是用来增加国内就业,这是一个问题。一个关系到中国经济和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和融入世界的大问题。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1.2.1 消费过低论
1.2.2 储蓄过多论
1.2.3 投资过多论
1.2.4 外部冲击论
1.2.5 投资不足论
1.2.6 对经济增长方式论及其他理论的总体评价
1.3 全书结构、研究方法与创新
1.3.1 全书结构
1.3.2 研究方法及原则
1.3.3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宏观经济均衡的基本条件
2.1 宏观经济均衡理论的历史演变
2.1.1 古典经济学的宏观经济均衡观点——没有投资一储蓄恒等式的宏观经济均衡
2.1.2 威克塞尔的宏观经济均衡观点——宏观经济内部失衡的调节机制
2.1.3 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均衡观点——投资一储蓄相等是实现宏观经济均衡的关键
2.1.4 米德的宏观经济均衡观点——宏观经济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冲突
2.1.5 亚历山大的国际收支吸收分析法——外部失衡调节与内部失衡调节相互依赖
2.1.6 蒙代尔-弗莱明的宏观经济均衡观点——汇率变动的完全支出转换效应
2.1.7 新开放宏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均衡理论——深入研究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转换效应
2.1.8 马克思的社会总产品实物补偿和价值补偿机制——投资-储蓄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均衡
2.2 封闭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恒等式
2.2.1 封闭经济条件下的家庭消费与储蓄
2.2.2 封闭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投资
2.2.3 封闭经济条件下的税收与政府支出
2.2.4 封闭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均衡
2.2.5 封闭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失衡的调节方向
2.3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恒等式
2.3.1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家庭消费与储蓄
2.3.2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投资
2.3.3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税收与政府支出
2.3.4 外贸与国际收支
2.3.5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均衡
2.3.6 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失衡的调节方向
2.4 宏观经济均衡的目标、失衡的原因及测度
2.4.1 宏观经济均衡的目标
2.4.2 引发投资一储蓄失衡或宏观经济内外失衡的原因及运作机制分析
2.4.3 宏观经济失衡的表现形式
2.4.4 宏观经济均衡的测度指标
2.4.5 中国宏观经济失衡的表现

第3章 消费与宏观经济均衡
3.1 消费和宏观经济均衡的关系
3.1.1 消费的定义
3.1.2 消费在宏观经济均衡中的作用
3.2 消费理论及消费的决定因素
3.2.1 主要消费函数理论
3.2.2 消费的决定因素
3.3 消费率的测度和国际比较
3.3.1 消费率的定义及测度
3.3.2 消费率的国际比较
3.4 我国消费率的历史变化
3.4.1 我国消费率的总体变动趋势
3.4.2 我国消费率的内部结构分析
3.4.3 消费率的比较分析结果
3.5 我国居民消费率低的原因分析
3.5.1 国民收入增长过程中居民消费倾向递减
3.5.2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居民收入份额下降
3.5.3 经济转型过程中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
3.5.4 制度变革过程中居民收支预期的不确定性增大
3.6 怎样看待和提高我国的消费率
3.6.1 关于我国消费率是否处于合理水平的争论
3.6.2 如何正确看待我国的低消费率
3.6.3 怎样提高我国的消费率

第4章 储蓄与宏观经济均衡
4.1 储蓄的定义及其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4.1.1 储蓄的定义
4.1.2 储蓄在宏观经济均衡中的作用
4.1.3 储蓄促进经济增长的实证
4.2 储蓄理论及其决定因素
4.2.1 主要储蓄理论
4.2.2 储蓄的决定因素
4.3 储蓄率的测度和国际比较
4.3.1 储蓄率的测度
4.3.2 储蓄率的国际比较
4.4 我国储蓄率的变化及高储蓄的原因分析
4.4.1 我国储蓄率的总体变化趋势
4.4.2 我国分部门储蓄率的变化趋势
4.4.3 我国储蓄率的比较分析结果
4.5 我国高储蓄的原因分析
4.5.1 我国居民储蓄率较高的原因分析
4.5.2 我国政府储蓄率较高的原因分析
4.5.3 我国企业储蓄较高的原因分析
4.6 怎样看待高储蓄
4.6.1 储蓄率的提高是经济增长的客观规律,几乎所有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变的过程中都经历过高储蓄阶段
4.6.2 储蓄率的提高是经济阶段演进的规律,目前我国的高储蓄是一种正常合理现象
4.6.3 储蓄是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资源,储蓄率的高低决定了经济发展的快慢
4.6.4 高储蓄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当前我国保持经济高增长的必要保障
4.6.5 当前我国经济仍处于发展中阶段,高储蓄对我国的现代化和城市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5章 国际收支与宏观经济均衡
5.1 国际收支与宏观经济均衡的理论分析
5.1.1 国际收支的定义和本质
5.1.2 宏观恒等式与国际收支平衡
5.2 汇率与国际收支
5.2.1 汇率的定义
5.2.2 决定汇率的主要因素和作用机制
5.2.3 汇率制度的历史演进及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
5.2.4 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5.3 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际收支变化
5.3.1 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际收支理论
5.3.2 国际收支模式的国际比较
5.3.3 国际收支管理的国际经验
5.4 我国国际收支的历史演变与“双顺差”
5.4.1 我国国际收支的历史演变
5.4.2 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原因分析
5.4.3 国际收支“双顺差”引发的问题
5.5 我国国际收支失衡造成国民福利损失的测算
5.5.1 储备资产贬值造成国民财富直接损失
展开全部

节选

《回归恒等式:我国宏观经济均衡分析新范式》讲述了:中国真的“钱多”吗?怎样看待“钱多”?怎样解决“钱多”?这不仅关系到中国经济均衡,也关系到世界经济均衡,更关系到中国国民福利的得失。《回归恒等式:我国宏观经济均衡分析新范式》从我国国情出发,运用宏观经济恒等式原理,提出中国“钱多”只是一种贫困中的富裕假象,是国内投资与储蓄失衡的反映,中国不存在“钱多”问题,只存在如何用好钱的问题。是用来投资,还是用来消费;是借给别国使用,还是用来增加国内就业,这是一个问题,一个关系到中国经济和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和融入世界的大问题。

作者简介

徐诺金,男,汉族,1964年出生,1993年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研究生部博士毕业,师从丁鹄教授,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00年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做访问学者,获伊利诺伊大学进修文凭,后在西南财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师从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曾康霖教授。1996年获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称号,2002年被评为研究员。
1987年起先后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工作,1999年起,历任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办公室主任,中国人民银行梧州市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梧州市中心支局局长,中国人民银行东莞市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东莞市中心支局局长,2003年起任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
近年来出版的主要学术著作有《货币供求》、《21世纪经济学》、《经济波动与通货膨胀的结构性分析》、《货币的未来》、《21世纪金融大趋势》(10本)、《银行营销经典》(4本)、《美国银行业危机处置》、《制度变迁中的金融理论及政策主张》、《金融生态论》等10余本;先后在《金融研究》、《经济研究》等国内著名刊物发表各种专业论文1 00余篇,完成专业研究课题10余个;撰写有关专题研究报告20余份,累计学术成果超过500万字。有关著作和论文先后多次获得省部级社科优秀成果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