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论
1星价
¥12.9
(4.3折)
2星价¥12.6
定价¥30.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10042464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83
- 出版时间:2009-08-01
- 条形码:9787210042464 ; 978-7-210-04246-4
内容简介
回首中国民主政治这60年来的发展之路,有着探索创立的艰辛、曲折,有着“十年动乱”严重挫折,也有着在经历了徘徊和停滞之后的不断继承、完善和发展。通过对中国政治民主化问题的研究和思考,本书回答了“为什么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怎样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两个根本问题,希望本书能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进一步深化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问题的研究和探讨。
目录
绪言
**章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前提
**节 理解民主:民主化的首要前提
一、民主的本质
二、民主的形式
三、民主“不是什么”
四、民主的泛化
第二节 遵循原则:民主化的基本前提
一、“民主”原则
二、国情原则
三、政党原则
四、法治原则
第三节 解放思想:民主化的必需前提
一、摆脱经济发展决定民主创建的教条认识
二、消除政治改革会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不当顾虑
三、纠正对西方文化与制度的认识偏见
四、改变轻视民主问题的现有态度
第二章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动力
**节 民主价值:民主化的内生力量
一、民主的个人价值
二、民主的社会价值
三、民主的中国价值
第二节 市场经济:民主化的催生力量
一、有助于民主主体的形成
二、有助于民主意识的成长
三、有助于民主原则的确立
四、有助于民主体制的创建
五、有助于民主基础的奠定
第三节 国家权力:民主化的发轫力量
一、国家权力的一般功能
二、社会发展对国家权力的倚赖
三、国家权力与政治民主化
第四节 社会精英:民主化的倡导力量
一、社会精英的作用
二、知识分子与民主发展
三、中国政治民主化对知识分子的倚赖
四、政治精英与民主创建
第三章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任务
**节 文化民主化
一、政治文化的作用
二、传统政治文化对政治民主化的掣肘
三、传统政治文化延存的原因分析
四、创建民主的政治文化
第二节 主体民主化
一、主体与政治民主化的关系
二、根深蒂固的传统政治心理
三、沦肌浃髓的传统国民性格
四、民主人:主体民主化的目标
第三节 体制民主化
一、我国的基本民主制度
二、制度设计的不足
三、体制民主化的基本内容
第四节 政党民主化
一、政党民主化的含义与功能
二、执政党内部生活的民主化:发展党内民主
三、执政党执政方式的法制化:依法治国
四、参政党参政议政的民主化、法制化
五、政党间政治关系的民主化:优化党际关系
第五节 生活民主化
一、生活民主化的含义
二、生活民主化的意义
三、生活民主化的表征
第四章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途径
**节 学校教育:民主化的首要途径
一、学校教育途径的必然性
二、学校教育的作用及其表现
三、学校教育的具体措施
四、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对民主化的作用
第二节 大众传媒:民主化的重要途
一、营造民主的文化氛围
二、重塑公民的政治行为
三、增加政治参与的机会
四、提供有力的舆论监督
五、督促公共决策的完善
六、维护法律制度的威严
第三节 民主实践:民主化的探索途径
一、引导社会团体逐步实现独立自主
二、逐步扩大直接选举范围
三、完善基层民主
第四节 政治改革:民主化的必由途径
一、健全和完善法律体系,树立法律权威
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全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四、改革政治体制
参考文献
后记
**章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前提
**节 理解民主:民主化的首要前提
一、民主的本质
二、民主的形式
三、民主“不是什么”
四、民主的泛化
第二节 遵循原则:民主化的基本前提
一、“民主”原则
二、国情原则
三、政党原则
四、法治原则
第三节 解放思想:民主化的必需前提
一、摆脱经济发展决定民主创建的教条认识
二、消除政治改革会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不当顾虑
三、纠正对西方文化与制度的认识偏见
四、改变轻视民主问题的现有态度
第二章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动力
**节 民主价值:民主化的内生力量
一、民主的个人价值
二、民主的社会价值
三、民主的中国价值
第二节 市场经济:民主化的催生力量
一、有助于民主主体的形成
二、有助于民主意识的成长
三、有助于民主原则的确立
四、有助于民主体制的创建
五、有助于民主基础的奠定
第三节 国家权力:民主化的发轫力量
一、国家权力的一般功能
二、社会发展对国家权力的倚赖
三、国家权力与政治民主化
第四节 社会精英:民主化的倡导力量
一、社会精英的作用
二、知识分子与民主发展
三、中国政治民主化对知识分子的倚赖
四、政治精英与民主创建
第三章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任务
**节 文化民主化
一、政治文化的作用
二、传统政治文化对政治民主化的掣肘
三、传统政治文化延存的原因分析
四、创建民主的政治文化
第二节 主体民主化
一、主体与政治民主化的关系
二、根深蒂固的传统政治心理
三、沦肌浃髓的传统国民性格
四、民主人:主体民主化的目标
第三节 体制民主化
一、我国的基本民主制度
二、制度设计的不足
三、体制民主化的基本内容
第四节 政党民主化
一、政党民主化的含义与功能
二、执政党内部生活的民主化:发展党内民主
三、执政党执政方式的法制化:依法治国
四、参政党参政议政的民主化、法制化
五、政党间政治关系的民主化:优化党际关系
第五节 生活民主化
一、生活民主化的含义
二、生活民主化的意义
三、生活民主化的表征
第四章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途径
**节 学校教育:民主化的首要途径
一、学校教育途径的必然性
二、学校教育的作用及其表现
三、学校教育的具体措施
四、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对民主化的作用
第二节 大众传媒:民主化的重要途
一、营造民主的文化氛围
二、重塑公民的政治行为
三、增加政治参与的机会
四、提供有力的舆论监督
五、督促公共决策的完善
六、维护法律制度的威严
第三节 民主实践:民主化的探索途径
一、引导社会团体逐步实现独立自主
二、逐步扩大直接选举范围
三、完善基层民主
第四节 政治改革:民主化的必由途径
一、健全和完善法律体系,树立法律权威
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全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四、改革政治体制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论》内容简介:回首中国民主政治这60年来的发展之路,有着探索创立的艰辛、曲折,有着“十年动乱”严重挫折,也有着在经历了徘徊和停滞之后的不断继承、完善和发展。通过对中国政治民主化问题的研究和思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论》回答了“为什么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怎样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两个根本问题,希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论》能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进一步深化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问题的研究和探讨。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毛泽东选集(全四册)普及本
¥64.8¥81.0 -
贸易与理性
¥21.7¥69.0 -
(精)反对选举(八品-九品)
¥23.0¥49.0 -
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
¥11.5¥35.0 -
毛泽东选集(1-4)
¥80.0¥97.5 -
战争的艺术
¥20.7¥58.0 -
秘密访问-中美关系破冰亲历
¥12.8¥28.0 -
中华民国外交史(1911-1921)
¥18.4¥58.0 -
毛泽东选集(普及本)(全四册)
¥53.8¥81.0 -
日本远东战争罪行丛书被折断的花朵:八个荷兰慰安妇的伤痛回忆
¥22.8¥68.0 -
龙与鹰-中美政治的文化比较
¥10.1¥28.0 -
朱镕基讲话实录-第四卷
¥14.2¥49.0 -
新自由主义的危机
¥25.5¥72.0 -
朱镕基讲话实录-第一卷
¥17.2¥49.0 -
朱镕基讲话实录-第二卷
¥16.7¥49.0 -
北魏政治史
¥29.8¥80.0 -
朱镕基讲话实录-第三卷
¥16.7¥49.0 -
北魏政治史(六)
¥20.8¥55.0 -
北魏政治史(一)
¥13.6¥35.0 -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
¥12.7¥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