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1137505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07
  • 出版时间:2009-11-01
  • 条形码:9787301137505 ; 978-7-301-13750-5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文化人类学关于巫学的理念、方法、论证中华原始审美意识起源与原始巫史文化传统的关系,进而由文化哲学进入,研究自先秦到现代各个时期中国美学史的发展轨迹,文化品格及其影响。所论尤为注重文脉的历史联系,富有独立见解。

目录

导言 文化人类学三路向:“神话”说、“图腾”说与“巫术”说
**章 巫史文化根性与原始审美意识
 **节 原巫文化
 第二节 史的文化
 第三节 原始审美意识何以发生
 第四节 卜辞原始审美意识探问
 第五节 龙文化与原始审美意识
第二章 先秦子学与“前美学”
 **节 “轴心时代”的“祛魅”
 第二节 郭店楚简《老子》的美学贡献
 第三节 通行本《老子》的美学贡献
 第四节 孔子仁学的美学意义
 第五节 楚简《性自命出》的审美意识
 第六节 孟子心性说与审美意识
 第七节 庄子哲学的美学精神
 第八节 《易传》思想的美学蕴涵
 第九节 荀子思想的美学蕴涵
 第十节 值得注意的美学范畴与命题
第三章 秦汉经学与“前美学”
 **节 黄老之学的美学理念
 第二节 “独尊儒术”的美学理念
 第三节 人文时间与人文初祖的美学意义
 第四节 谶纬神学与审美
 第五节 唯“物”而“疾虚妄”的审美
 第六节 美学范畴、命题俯瞰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玄、佛、儒的趋于融合如何促成美学建构
 **节 自然、名教之辨
 第二节 言、意之辨
 第三节 有、无之辨
 第四节 才、性之辨
 第五节 以“无”说“空”
 第六节 “唯务折衷”:《文心雕龙》美学的文化素质
 第七节 美学范畴、命题择要
第五章 隋唐佛学与美学
 **节 隋唐美学的人文品格
 第二节 法海本《坛经》的美学诉求
 第三节 审美“意境”说的佛学解析
 第四节 美学范畴、命题解读
第六章 宋明理学美学的完成
 **节 理学美学的文化前奏
 第二节 道德作为本体:审美如何可能
 第三节 道德本体与存养工夫
 第四节 良知:“为动去静是格物”
 第五节 人世、出世与弃世
 第六节 文、道之辨
 第七节 “闲和严静”的美学
 第八节 美学范畴、命题讨论
第七章 清代实学与中华古典美学的终结
 **节 “气”哲学的美学之思
 第二节 尚“实”的美学思考
 第三节 从古典走向现代
 第四节 值得重视的美学范畴与命题
第八章 20世纪中华美学的现代格局
 **节 守成主义
 第二节 自由主义
 第三节 激进主义
 第四节 美学范畴与命题问题简说
主要征引与参考书目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中国美学史新著》运用文化人类学关于巫学的理念、方法、论证中华原始审美意识起源与原始巫史文化传统的关系,进而由文化哲学进入,研究自先秦到现代各个时期中国美学史的发展轨迹,文化品格及其影响。所论尤为注重文脉的历史联系,富有独立见解。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