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育原理

包邮德育原理

¥10.4 (6.9折) ?
1星价 ¥10.4
2星价¥10.4 定价¥1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103981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
  • 页数:343 页
  • 出版时间:2000-05-01
  • 条形码:9787561039816 ; 978-7-5610-3981-6

内容简介

简介   《德育原理》是胡厚福编写的,由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章 绪论**节 德育原理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德育原理的研究对象二、德育原理的研究任务第二节 德育原理的历史发展一、德育原理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二、前苏联的德育理论和实践三、20世纪西方的道德教育思想第三节 德育原理的研究方法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德育原理研究的方法论基础二、德育原理研究的原则三、德育原理研究的常用方法思考题第二章 德育的概念**节 德育的定义一、德和育的语源略考二、德育的定义三、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的关系第二节 品德的定义一、社会意识、社会规范及其形式二、品德的定义三、品德与社会意识、社会规范的关系第三节 品德的结构和要素一、 品德的“三维结构说”和“层次结构说”述评二、关于品德结构的若干共同一致的认识和趋向思考题第三章 现代德育和我国德育现代化**节 德育的产生和历史发展一、德育的产生和原始社会的德育二、学校德育的产生和古代学校德育三、现代德育第二节 现代德育的基本特点一、德育目标的全面发展性二、德育功能的全面性三、德育结构的多样综合性和开放性四、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五、德育社会地位的主体独立性六、德育本性和存在形式的变革性第三节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德育的性质和特点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德育的性质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德育的特点第四节 我国古代德育的批判与继承一、我国古代德育批判继承的基本出发点和原则二、我国古代德育批判继承的主要内容三、我国新时期德育批判继承中的借鉴与创新思考题第四章 德育与品德发展的关系**节 品德发展的涵义和基本条件一、品德发展的涵义二、品德发展的基本条件第二节 德育与品德发展的内因及量变质变的关系一、品德发展的内因二、德育与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关系三、从德育到品德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关系第三节 德育要遵循人的品德发展年龄特征规律一、人的品德发展的年龄特征规律二、德育要遵循人的品德发展年龄特征规律第四节 德育与儿童品德发展年龄特征的关系一、儿童品德发展年龄特征的概念二、儿童品德发展的年龄特征三、德育与儿童品德发展年龄特征的关系思考题第五章 德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节 德育与社会生产、科学技术、商品经济的关系一、社会生产、科学技术、商品经济对德育的制约和影响二、德育对社会生产、科学技术和商品经济的影响作用第二节 德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一、政治经济制度对德育的制约作用二、德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第三节 德育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一、社会意识对德育的制约影响作用二、德育对社会意识的制约影响作用第四节 德育的相对独立性和继承性一、德育的相对独立性二、德育的继承性思考题第六章 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节 德育目标一、德育目标概述二、确定德育目标的依据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小学的德育目标第二节 德育内容一、德育内容的意义二、确定德育内容的依据三、我国新时期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第三节 我国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基本内容的安排一、中小学德育基本内容安排的原则二、学校德育基本内容序列化安排的必要性、可能性和模式三、中小学不同教育阶段德育内容的重点思考题第七章 德育过程**节 德育过程概述一、德育过程的概念二、学校德育过程的概念三、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区别与联系四、影响学校德育过程的客观外部条件第二节 德育过程的结构与矛盾一、德育过程的结构二、德育过程中的矛盾第三节 德育过程中学生品德的形成过程一、学生品德是在培养品德知、情、意、行的过程中形成的二、学生品德是在教育性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三、学生品德是在其品德内部矛盾斗争中形成的四、学生品德是在长期反复、不断提高的教育中形成的思考题第八章 德育原则**节 德育原则概述一、德育原则的概念二、德育原则与德育规律、德育科学规律的区别与联系三、德育原则是德育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第二节 德育基本原则第九章 德育方法第十章 德育组织形式第十一章 德育与学生集体的关系第十二章 品德修养第十三章 德育效果的检测与评定第十四章 学校、家庭和社会在结合德育网络第十五章 德育工作者第十六章 学校德育管理
展开全部

节选

《德育原理》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组成部分的自学考试,其职责就是在高等教育这个水平上倡导自学、鼓励自学、帮助自学、推动自学,为每一个自学者铺就成才之路。组织编写供读者学习的教材就是履行这个职责的重要环节。毫无疑问,这种教材应当适合自学,应当有利于学习者掌握、了解新知识、新信息,有利于学习者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实践能力、形成自学能力,也有利于学习者学以致用、解决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