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评论(8条)
青青青***(三星用户)

装帧完整,印刷清晰,冲牟先生买的,有时代的痕迹

2024-09-09 16:13:59
0 0
***(三星用户)

好书,不好读,要有耐心

2024-08-22 10:23:02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6313962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05
  • 出版时间:2010-01-01
  • 条形码:9787546313962 ; 978-7-5463-1396-2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吉林出版集团出版

牟宗三的哲学成就代表了中国传统哲学在现代发展的新水平,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他被英国剑桥哲学词典誉之为“当代新儒家他那一代中*富原创性与影响力的哲学家”

藉佛家(《大乘起信论》)“一心开二门”作为中西双方共同的哲学间架,对中西哲学之种种问题,提出层层之比对与深入透辟之疏解

牟先生治西方哲学史的简明读本,读者将感受到东西方智慧的碰撞与融合,体验到哲学思考的无穷魅力

牟宗三先生,被认为是当代新儒家的领军人物之一。他师承于熊十力先生,熊先生称之为北大哲学系“唯一可造之人”。牟先生与唐君毅先生、徐复观先生并肩而立,号称熊氏的三大弟子。

《中西哲学之会通十四讲》隶属于《牟宗三文集》。这是一部通盘考虑中西哲学会通的书。如所周知,中国儒道佛三教都讲生命的学间,和西方知性文化中的知识之学有所不同。中西哲学对“感触界”(现象界)与“智思界”(本体界)之或重或轻,或消极或积极,正是中西哲学会通的关键所在。牟先生借取佛教“一心开二门”(真如门相当于康德之智思界,生灭门相当于康德之感触界),而指出中西哲学皆是开二门。但二门孰重孰轻,或是否已充分开出来,则彼此有所不同。顺此而涉及的中西哲学之种种问题,牟先生都已作了层层之比对和深人之疏解。

内容简介

牟宗三先生,被认为是当代新儒家的领军人物之一。他师承于熊十力先生,熊先生称之为北大哲学系“唯一可造之人”。牟先生与唐君毅先生、徐复观先生并肩而立,号称熊氏的三大弟子。
这套《牟宗三文集》编者遴选了牟宗三先生*重要的著作,包括《中国哲学的特质》《道德的理想主义》《中国哲学十九讲》等,共计十三种。本册为《中西哲学之会通十四讲》。

目录

小序
**讲 中西哲学会通的可能性:哲学真理之普遍性与特殊性
第二讲 中国哲学底传统:中国哲学所关心的是“生命”,而西方哲学所关心的其重点在“自然”
第三讲 西方哲学底传统:柏拉图传统,莱布尼兹一罗素传统以及康德传统:从莱布尼兹一罗素传统说起——莱布尼兹思想之下委与上提
第四讲 康德的“经验的实在论”与“超越的观念论”此对反于“经验的观念论”与“超越的实在论”;由经验的实在论融摄知识范围内一切
实在论的思想,由超越的观念论融摄一切关于智思界者的思想
第五讲 康德的“经验意义的二元论”与罗素的“中立一元论”:超越意义的二元论不能成立
第六讲 经验的实在论开感触界,超越的观念论开智思界:中西哲学对此两界之或轻或重,或消极或积极
第七讲 一心开二门:中国哲学对于智思界是积极的,对于感触界是消极的(就成立知识言);西
方哲学则反是
第八讲 只康德的经验的实在论与超越的观念论所开的两界可以与中国哲学会通:进一步讲经 验的实在论如何使主观的表象涉及对象而可以客观化
第九讲 使主观表象客观化的是发自知性主体之形式,犹若“立于礼”
第十讲 未决定的对象与决定了的对象
第十一讲 范畴之发现:知性之逻辑的性格与存有论的性格
第十二讲 范畴之形而上的推证与超越的推证
第十三讲 “知性为自然立法”之意义:此是否主观主义?
第十四讲 现象与物自身之超越的区分:感触直觉与智的直觉之对比以及直觉的知性与辨解的知性之对比:中国哲学肯定人可以有智的直觉
展开全部

节选











作者简介

牟宗三(1909-1995) 字离中,山东栖霞人。中国现代学者、哲学家、哲学史家,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被称为当代新儒学的集大成者。主要著作有《心体与性体》、《道德的理想主义》、《历史哲学》、《佛性与般若》、《才性与玄理》、《圆善论》等28部;弓有《康德的道德哲学》、《康德<纯粹理性之批判>》(译注)、《康德判断力之批判》等3部译作。其哲学成就代表了中国传统哲学在现代发展的新水平,其影响力具有世界水平。英国剑桥哲学词典誉之为“当代新儒家他那一代中*富原创性与影响力的哲学家”。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